拒绝软暴力!6个案例教你正确地对孩子「温柔而坚定」

文摘   2024-10-29 08:08   北京  

爱贝睿编辑推荐

「温柔而坚定」这种说法,大概已经深深植入了妈妈们的心里。可是,实际上执行时,却会一不小心就变成了软暴力。我们温和地坚持自己的观点,跟孩子拼体力和耐力,直到孩子放弃他的想法……怎样做才是真正的「温柔而坚定」呢?陈忻老师这次用大量的实例来教你。

说到执行规则,现在最主流的说法是「温柔而坚定」。不过,所谓温柔,不仅是字面上的语气、表情温和,而是从孩子的感受出发,用爱、理解来赢得孩子的合作;所谓坚定,不是寸土不让,而是守住底线,底线之外不能越界,底线之内可以灵活。

执行规则,完全可以避免火药味

执行规则,首先是要在良好的亲子关系基础上。良好的亲子关系,并不意味着对孩子百依百顺;而是尊重孩子,尊重他们的想法和感受,鼓励他们表达;同时用同理心,也就是能够感同身受去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不要以成人的角度,站在孩子的对立面去「纠正」他们。

案例1:去别人家,随便碰别人的东西— 满足孩子的好奇心

我们带孩子参加别人家的聚会,有些人家里没有孩子,所以有很多易碎的装饰品。我怕孩子把东西打碎,也怕东西碎了伤到孩子。但孩子都有好奇心,想一探究竟。
这个时候我既要尊重孩子的好奇心,但是又要对他的行为有所限制并保护他的安全。那么我会说:「这个东西我们家没有,你很想看,我们去看一下。不过,看过了我们就去玩小朋友的玩具,好不好?」和孩子一起去看一看,摸一摸装饰品,注意力度和角度,不能损坏东西,然后让孩子说说他对这个东西的感觉,比如,滑滑的或者凉冰冰的。最后,按照约定,看过了就去玩孩子该玩的东西。在良好的亲子关系保证下,孩子已经满足了好奇心,往往这个时候他会开心地去玩别的了。
如果一开始家长只是简单地告诉孩子不能摸,而孩子又很好奇想摸,然后父母在制止的过程中孩子哭闹,父母自然觉得孩子不听话。按照这样的思路发展下去,父母便和孩子对立起来,也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
通过这个例子,大家要看到,在执行规则的时候,并不是永远都充满了火药味,而是贯穿着爱和理解,贯穿着对孩子的适当引导和满足。

坚持底线,方式灵活

很多父母常常希望制定一条规则,然后立竿见影,孩子能够立刻遵守规则。可实际上,孩子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自控能力都欠成熟,需要一定的时间。

案例2:每天刷牙后不愿用牙线—用游戏的方式

牙医建议,孩子刷了牙以后父母要给他们用牙线。我们可以比较两种做法。
  • 第一种做法,父母一开始就要求孩子:刷了牙以后必须用牙线,这是规则。不管孩子喜欢不喜欢,坚决执行,因为「这是为了你好!」
  • 第二种做法,从孩子的感受和特点出发,通过游戏的办法建立习惯。
我们家用过第二种做法,我理解孩子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养成习惯。他们一开始不喜欢用牙线,于是我们每天晚上玩「去看牙医」的游戏,我扮牙医,他们扮看牙医的病人,让我给他们用牙线。玩了好几个月,孩子的习惯养成了,后来慢慢就不需要玩游戏了,他们自己在刷牙之后会要求:「妈妈,该用牙线了。」

案例3:不想坐安全座椅?——给孩子一定的选择

在美国,小孩子坐车必须坐在儿童汽车座椅里。这是基本的安全原则,不管孩子乐意不乐意,一定要做。孩子不乐意坐,父母可以强行把他绑好,那孩子可能会哭一阵,搞的大家都心情不好。
我们不妨换一种做法,给孩子一些选择。「现在我们要开车了,请到汽车座椅坐好。你想妈妈给你绑安全带?还是爸爸给你绑?」 或者「你可以选择,让妈妈先绑上面的安全带?还是先绑下面的安全带?」。等稍微大一些,还可以让他们自己绑。能够自己绑安全带是孩子们引以为豪的事。有时候给孩子一些选择,让他们觉得自己的意愿能够被父母倾听并满足,他就愿意遵守规则。
底线要坚持,这个底线是用牙线,是坐车必须坐汽车座椅;但是,坚持的方式是可以多样的,是死板地、粗暴地坚持,还是灵活地、用游戏的方式坚持?其中体现了我们做父母的「艺术」。

不是让孩子盲目地顺从,而是让孩子认同规则

我们希望孩子有良好的行为规范,但我们的目的不是培养顺从的孩子。如果孩子一味顺从,而内心并不认可规则,一旦不顺从时,就会变得很叛逆。我们的重点是如何用具体、直观的办法以及让孩子理解、接受的语言去解释规则,并激发他们自己去思考,「为什么我要这么做」,让孩子在思考中认同和执行规则。

案例4:抢玩具——在具体的事情当中,通过具体的行为来解释规则

遇到孩子抢玩具时,如果我们说:「要友爱地和别人一起玩!不能抢玩具!」孩子可能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做。
换一种具体的说法:「如果你想玩别人的玩具,你可以有礼貌地问别人,我可不可以玩你的玩具。然后要等别人给你;或者用你的玩具和别人交换,看别人愿不愿意。」这样的建议就很具体地教孩子应该怎么说话,怎么做,孩子也容易理解和执行。

案例5:爱吃零食——用直观的方式让孩子理解规则

很多父母不想孩子吃过多的零食,是不是只要从一开始就规定一天只能吃两块饼干、两颗糖,这样就解决问题了?
要解决这个问题, 得绕道而行。我向孩子介绍健康饮食的概念,给他看健康饮食的金字塔图,让他直观地看到,一天当中,人体需要多少米饭、面包、肉类、蔬菜和水果等。饼干、糖 果在金字塔最顶上,只需一点点。有了这样的概念和图表,跟孩子讲道理就比较容易:「糖果在金字塔尖上,只能吃一点哦。」孩子想起这个图,就比较能接受。
孩子习惯于具体思维,他们逻辑思维能力不强,这是他们的特点,对孩子说「好好玩」,「好好吃饭」,孩子没办法执行,对孩子说「照我说的做」,「听妈妈的话」只会让孩子糊里糊涂地顺从。

偶尔让步也无防,让孩子感受爱与界限

规则定好了,是不是从今往后,天天严格按照这个规则执行呢?这里往往有两个极端。
  • 一个是父母架不住孩子的要求或者哭闹,无限让步,从而让孩子掌握了控制权,孩子从中学到的是:我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只要我哭闹。
  • 另一个是父母非常严格,一年365天都必须这么做,父母完全掌握了控制权,孩子从中学到的是:不管怎么样,我都对自己的生活没有决定权,我对自己的生活不需要负责。
最理想的是,父母灵活执行规则,根据情况,尊重孩子的感受,给孩子一定的选择。在给孩子选择的时候,父母对当前的情况做出说明并对他提出可行的要求。

案例6:喝可乐——尊重孩子的感受

在一次婚宴上,有个叔叔逗小男孩跟他「干杯」,顺手递给孩子一罐可乐。妈妈赶快阻拦,说可乐没营养,喝杏仁露吧!孩子坚持要喝,被妈妈一把夺走。孩子不干。妈妈面无表情地说不能由小孩乱来,啪地把杏仁露打开,倒一杯放到孩子面前说:「听话,喝这个」。这样做,是不是严格执行规则?
我们姑且不论这个叔叔的做法是否合适,只讨论妈妈应该如何应对。这个妈妈就是属于365天,不分场合、时间严格执行规则的父母,孩子都没有机会陈述自己的意见。这样容易造成,在没有妈妈监督时,孩子可能会尽情地喝个够。
当然也有父母担心:我今天破了这个例,孩子会不会上瘾?以后他会不会不再遵守规则?我的体会是,如果尊重孩子的想法,给他一定的决定权,并且对他有适当的要求,这些顾虑都没有必要。
首先是前期工作,这个妈妈有没有一贯坚持给孩子介绍健康饮食的概念?如果这个孩子像我家的孩子,经常受到妈妈有关食物金字塔的「洗脑」,当妈妈问他「你想喝点吗」时,也许孩子自己会说:可乐不是健康食品,我不喝。问题就解决了。
如果孩子答:我想喝,那么,妈妈尊重他的想法,但要讲清楚:「可乐不是健康的食品,里面有很多糖分,糖分在金字塔最顶端,我们的身体只需要一点点糖分就可以了。我们本来不能喝,不过今天是很特别的日子,阿姨结婚,我们能喝一点点。妈妈给你倒一点,你喝几口,好吗?」孩子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妈妈也尊重他的想法,并说明了理由和要求。孩子往往能够接受这样的要求。

小结

倾听孩子的想法,理解他的感受,并且偶尔满足他的一些小要求,孩子能感受到妈妈的爱和界限,当他的一些要求不被满足时也能通情达理。如果我们365天严格执行规则,从不例外,丝毫不理会孩子的想法,那么孩子可能会觉得,妈妈总是不满足我的要求,这样他的情绪和父母是对立的,即使遵守了规则也不能内化规则,也容易叛逆。
执行规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父母去整合一些方法和技巧,把一些技巧融会贯通起来,要做到,不容易。
但从一开始,我们就告诉孩子,我们不是你的对立面,我们和你在一起, 理解你,帮助你,引导你,逐步让你能够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能够为自己的生活负责。只有这样,规则才有意义。

情商高的孩子,不仅懂得社交规则,更知道如何更好地团队合作。社交合作能力,是让孩子赢在未来的软技能。
如何在玩中锻炼孩子的合作能力?百分大脑重磅新品《银河采矿队》是小朋友和专业游戏设计师联手打造的作品,它的创意灵感竟然来自一位五年级的小学生!都说小朋友最懂小朋友的快乐,这款孩子们抢着玩的真实版“采矿”桌游,真的比电子游戏还上头~
孩子们将在游戏中化身宇宙探险家,驾驶飞船穿梭银河,完成各种探险任务。每个玩家都有不同的分工:矿工、爆破专家、维修师等,大家必须紧密合作才能成功!孩子们在玩中不知不觉中提升社交能力。
如果你也想让孩子在游戏中锻炼沟通、合作这些未来重要的软实力,那一定不要错过这款《银河采矿队》

🔥Dr魏和孩子试玩把关🔥
银河采矿队,玩出合作力
扫码图片,速速抢购

银河采矿队,玩出合作力



爱贝睿科学早教
0-6岁儿童早期教育专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