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备受社会关注的余华英涉嫌拐卖儿童案,在贵州省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重审一审开庭。
公诉机关指控,余华英除此前已查明的犯罪事实外,另涉多起新的拐卖儿童案件,其拐卖的儿童人数从11名增至17名。
庭审过程中,余华英的犯罪细节被逐一揭露,令人震惊的是,她贩卖的第一个孩子竟是自己的亲生儿子。
拐卖儿童的罪行令人发指,但现实生活中,孩子走失的风险同样不容忽视。外出时,一个不经意的瞬间,孩子就会离开视线。孩子走丢了,有多难熬,你知道吗?知乎上有类似的问答,看看妈妈们的回答吧。
知乎问答截图
儿童安全警钟长鸣!与其孩子走丢后,呼天抢地、捶胸顿足,不如从小就培养他的空间概念,教他自己认路!
我们的大脑天生自带「导航」功能?
很多妈妈说自己不认路,是「路痴」,担心教不好孩子。其实,科学家们已经发现,我们人类的大脑中是自带「导航细胞」的,贡献比较突出的主要有以下三种。
1. 位置细胞(place cells):给你提供「位置信息」,帮你绘制「空间地图」。
1971 年,伦敦大学学院认知神经科学教授 John O’Keefe 发现,当大鼠处于某个特定位置时,某些神经元会处于活跃状态,当大鼠离开该位置时这些神经元会趋于沉默。这些神经元就是神奇的位置细胞。
后来,研究进一步发现,海马体中包含的各个位置细胞与空间位置一一对应,它们构成了一个「空间地图」,这个地图在空间定位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John O’Keefe & Lynn Nadel,1979)。
2. 头部朝向细胞(head direction cell):像指南针一样,告诉你前进的方向。
头部朝向细胞仅仅与头部所面向的方向有关,而与身体的具体位置无关。这类细胞会通过前庭系统,调动身体的平衡,综合眼睛、关节和内耳的信息,来实现自身的功能(James Ranck et al.1980)。
3. 网格细胞(grid cell):类似航海中使用的经纬仪,能帮你确定自己在坐标系中的精确坐标。
能定位,能感知方向,遇到「三岔路口」「五岔路口」,很多人还是不知道怎么走,怎么办?
后来,神经心理学家 Moser 夫妇发现,我们的大脑中还有第三种「导航细胞」——网格细胞。网格细胞能使人类的大脑产生与「经纬仪」类似的建立空间坐标系的机制。这些发现使这对挪威夫妇与他们的前导师,也就是发现位置细胞的 John O’Keefe 教授,共同获得了 2014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也就是说,在以上三种细胞的通力合作下,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大脑中都有一个内置的活体 GPS!
吃不吃惊?惊不惊讶?
所以,那些经常嚷嚷一出门就没了东南西北的妈妈们,也别再以「路痴」为由破罐子破摔了。跟着老公,你可以偷偷懒,一脸萌萌哒,说自己不认路;单独带着孩子外出,你可就要瞬间启动这个内置的活体 GPS了!
不过,科学家又说了,人的位置细胞和网格细胞也存在天生差异。什么意思?有,不代表好用。经常不用,当然更不好用。所以,孩子认路的能力还是要从小培养!
如何训练出「自带导航」的娃?
我们常说的方向感,其实涉及方向识别、空间知觉、坐标系转换等一系列能力,这些能力会受基因的影响,但更与后天环境和训练密不可分。
调查显示,穿梭于迷宫般的伦敦街道的出租车司机拥有更为发达的海马体,所以,只要出门多让孩子留意路线,多有意识地激活三类导航细胞,总有一天,即便没有 GPS,你也不用担心孩子走丢了。
怎么训练呢?这里有三个建议。
2 岁之前,很多孩子只知道在他面前的是什么。到了 2 岁,孩子的嘴里开始蹦出各种表示空间位置的名词,诸如「在那里」「在里面」「在空中」「在……上」「在……旁边」「离开」「回家」等。
跟随孩子对空间概念的掌握,你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强化和训练他的空间认知。
比如,跟孩子谈谈,当爸爸不在家时,爸爸在哪里。「爸爸去上班了。」「爸爸上班的地方,在我们小区外面的那座大楼里。」
尝试给出涉及不同方向的简单指令。例如,先将玩具放在椅子上,再放到椅子下面,然后再放到玩具箱。
提出问题,促使孩子考虑位置。比如,「鸟儿住在哪里?」「飞机飞向哪里?」「门在哪里?」
需要提醒的是,不要指望孩子每次都给出正确答案,更不能把它变成一项测验。只要在日常会话中,多有意识地提类似的问题就可以啦。
多看,多用地图,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空间想象能力。不要觉得空间想象能力不重要,反正现在有 GPS。美国认知心理学家 Nora S. Newcombe 说了,空间想象力能给孩子的想象力装上一双明亮的「眼睛」。重视对孩子的后天培养和训练还是很重要的。
当然,有妈妈觉得小孩子看不懂地图。其实,有关地图使用能力的发展性研究早就发现,大约从 3 岁开始,儿童就能掌握地图中的简单空间关系(Huttenlocher, Newcomber, & Vasilyeva,1999; Vasilyeva & Bowers,2006)。
另外,培养孩子的空间想象力,除了能增强他的方位感,对孩子的数学、地理、绘画、创造、设计等方面的能力提升也很有帮助。
儿童使用地图确定位置与朝向的能力也比人们想象的要早得多。研究发现,大约从 4 岁起,儿童即开始使用地图表征自我位置,到 5 岁时则表现出对自我朝向的表征能力(卢静,胡清芬,2015)。
为了训练孩子的位置与朝向能力,空闲的时候,你可以在家里跟他玩各种「藏宝」游戏。比如,把小玩具藏在沙发垫下面,然后让孩子去找。
找到之后,拿出你拍的家居照片或「家居图」,问问孩子他是从哪里找到的。熟练之后,试着让孩子从他站立的位置开始,绘制出他的「寻宝地图」。
对于大一点的孩子,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还可以把活动范围扩大到小区、公园等。
Dr. 魏说,他就常跟六岁女儿玩这类游戏,「给她一张地图,拿上指南针,带她去公园『寻宝』。过程中她可以把地图和实际场景做比对、做匹配,把平面跟立体结合起来。她会看到各种标志物,内部坐标系来回映射。」
此外,你还可以让孩子多玩玩魔方玩具、迷宫游戏。人的潜能是很大的,激发孩子的导航细胞,训练出有强大方向感的孩子,值得期待!
最后,提醒大家,做两手准备。一边立足长远,培养空间感、方向感,教孩子认路;一边教孩子应急的补救措施——当务之急是,教孩子记下爸爸妈妈的手机号!平时在家可以让孩子拿妈妈的电话,按数字,拨打爸爸的电话。也可以通过电话玩具,不断强化孩子记忆。孩子背古诗都没问题,记数字也很快哦。最要紧的是,记住爸妈的号码,不仅能帮走丢的孩子找到家,关键时刻甚至还能救命~
除了防患于未然,平时多和孩子模拟紧急情况,灌输相应的措施。万一孩子丢了,父母能做什么呢?
▶ 正确做法:
一旦家长发现孩子不见了,请第一时间配合警方找回孩子。
请记住,孩子走失请立即报警,不需要等待 24 小时!
❶ 家长自己寻找孩子时,采用「十人四追法」。
东南西北 4 个方向各有一人,2 公里以内,沿大路寻找;
4 个人前往附近火车站寻找,防止孩子被带往其他城市;
1 人报警;1 人留在原地等候。
❷ 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团圆系统」。
在今天,靠这个系统,孩子走失的找回率可达 98%!
「团圆」系统的适用范围不仅仅包括被拐卖,哪怕是离家出走,迷路,溺水,甚至是贪玩不见,都可以向团圆系统报案。
团圆系统会将儿童失踪信息,自动推送给失踪地周边的相关人群,让更多人参与到寻找孩子的行动中。
这个系统无法下载和登录,只有公安系统负责打拐的民警,才能登录并发布相关信息,以保证所有信息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所以再强调一遍,用团圆系统找孩子,就一句话:报警,第一时间报警!不用等24小时!
最后的最后,再次提醒宝爸宝妈,外出游玩,请照看好随身物品,还有最贵重的——您的孩子,不要离开家长的视线!
余华英案牵动无数人心,希望法律能严惩拐卖,也希望被拐儿童早日回家!觉得有用,就请转发给更多的人看到吧~你的举手之劳,可能就会帮一个迷路的孩子,找到回家的路~❖
小 爱 说
亲子互动游戏,提升孩子能力的同时,还能促进亲子关系的发展。你还想了解哪些方面的亲子游戏?欢迎留言给我们~
更多精彩文章请戳:
分享
收藏
点赞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