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姜女哭倒长城,恐怕是中国人最熟悉的民间故事之一。虽然近些年关于孟姜女的艺术作品很少,远不及梁祝、白蛇、牛郎织女。不过不知道孟姜女的国人,可能还是少数。
说起来,孟姜女本是齐国人。她的丈夫战死,于是她用自己的方式哀悼丈夫。顾颉刚考据:“孟姜女即《左传》上的‘杞梁之妻’,这是容易知道的。因为杞梁之妻哭夫崩城屡见于汉人的记载,而孟姜之夫‘范希郎’的一个名字还保存得‘杞梁’二字的声音。这个考定可说是没有疑义。”
只是,春秋时候《左传》上的孟姜女,只有丈夫战死的情节,还没有哭倒长城的故事。
到了战国,《檀弓》、《孟子》的记载,就说孟姜女擅哭其夫。这个“擅”字,我想并不是擅长的意思,而是指孟姜女哭夫非常有感染力。
《古诗十九首》第五首,有如下几句。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自西汉开始,孟姜女哭夫的故事加入了城墙倒塌的情节。不过,那时候还都说的是“崩城”,倒掉的城墙并不属于长城,而是孟姜女丈夫战死的城池,或者是孟姜女所在齐国的都城。
一直到了唐朝,孟姜女的故事才开始变得和长城有关。贯休和尚的《杞梁妻》基本上就是我们现在熟悉的故事了。
秦之无道兮四海枯,筑长城兮遮北胡。
筑人筑土一万里,杞梁贞妇啼呜呜。
上无父兮中无夫,下无子兮孤复孤。
一号城崩塞色苦,再号杞梁骨出土。
疲魂饥魄相逐归,陌上少年莫相非。
大唐盛世,从太宗、高宗,到武曌玄宗,绵延百年,疆域广阔,四海咸服。我小时候看到唐朝的疆域图,不胜心向往之。觉得牛逼死了,像李白的出生地碎叶城,北海贝加尔湖,都是唐朝的疆域。少年时候的我,不喜欢杜甫,觉得什么“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什么“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这些专门讲述社会阴暗面,讲述负能量的诗句没意思。
顾颉刚先生说到这一段的文字极好,我抄录如下:
唐代的时势怎样呢?那时的武功是号为极盛的,太宗、高宗、玄宗三朝,东伐高丽、新罗,西征吐蕃、突厥,又在边境设置十节度使,带了重兵,垦种荒田,防御外蕃。兵士终年劬劳于外,他们的悲伤,看杜甫的《兵车行》《新婚别》诸诗均可见。他们离家之后,他们的妻子所度的岁月,自然更是难受。她们魂梦中系恋着的,或是在“玉门关”,或是在“辽阳”,或是在“渔阳”,或是在“黄龙”,或是在“马邑、龙堆”,反正都是在这延亘数千里的长城一带。长城这件东西,从种族和国家看来固然是一个重镇,但闺中少妇的怨毒所归,她们看着便与妖孽无殊。谁人是逞了自己的野心而造长城的?大家知道是秦始皇。谁人是为了丈夫惨死的悲哀而哭倒城的?大家知道是杞梁之妻。这两件故事由联想而并合,就成为“杞梁妻哭倒秦始皇的长城”,于是杞梁遂非做了秦朝人而去造长城不可了!她们再想,杞梁妻何以要在长城下哭呢?长城何以为她倒掉呢?这一定是杞梁被秦始皇筑在长城之下,必须由她哭倒了城,白骨才能出土,于是遂有“筑人筑土一万里”,“再号杞梁骨出土”的话流传出来了!她们大家有一口哭倒长城的怨气,大家想借着杞梁之妻的故事来消自己的块垒,所以杞梁之妻就成为一个“丈夫远征不归的悲哀”的结晶体!
于是,唐朝的孟姜女哭倒长城,成为大众故事。
到了元代,孟姜女的故事被改编为戏剧。而真正被更多人所熟知,则要到明代。
朱元璋做了皇帝,筑南京城,筑凤阳中都。野心极大,规划极为宏伟。在明代的技术条件下,需要耗费极为庞大的人力。在皇帝的心目中,为了宏伟的未来,百姓辛苦一些有什么关系呢?至于死人,那并不是皇帝的本意。只不过有些百姓身体太弱,有些基层官吏管理失当,才死了一些人而已。一些人不理解都城建设的伟大意义,一些人总想利用少数百姓的死亡做文章诋毁皇帝的决策,实在是大逆不道。
于是,江南征发每户一丁去筑城, 时有歌谣:人人都是万杞良,家家都有孟姜女。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故事,就这样被道路以目的人民拿来不停地讲述与传唱。
秦长城,成了千夫所指的对象。一代又一代的国人,讲述着孟姜女的故事。在故事里,长城,这个宏伟的工程一次又一次地烂尾。
那么多悲惨的人,被征发去打仗去做苦役。他们的青春、健康、生命,以及他们和家人团聚的时光,就这样被牺牲了。遭遇这命运的人,毫无能力去对抗。我们只能不停地讲述孟姜女的故事,在故事里,我们仿佛获得了超自然的能力,可以哭倒长城,可以用诅咒来复仇。
我在剧本《2022赵氏孤儿大报仇》里写下这样一段话:
所有的魂灵,所有的冤屈,所有的不公不义,所有被葬送的幸福,请你们握着我的手,用你们的仇恨,用你们的勇气,用你们的呐喊,用你们的决心,帮助我刺下这一剑。
---------------------------------------------------
参考文献:
顾颉刚:孟姜女故事的转变
邵 彬:论春调《孟姜女》的形成及其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