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萍事件中官方通报的分析

文摘   2024-11-06 13:42   云南  

11月3日,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委员会和涟水中等专业学校同时发布关于2024年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事件的相关通报。

在热点事件已经爆发5个月以后,事件涉及的两个组织发布了通报。这两份通报非常值得去分析解读。

第一段,对决赛情况的介绍。其意图,是表示竞赛决赛仍然正常举办。

第二段,“在本届竞赛中,江苏省涟水中等专业学校教师王某某和其指导的学生入围决赛,引发社会关注。”事件引文。算是一个事实描述。接下来,通报就开始大肆误导受众。

“根据决赛阅卷结果,二人未获奖。”根据这一句,暗示受众,王、姜两人正常参加了决赛,只是没有达到获奖成绩。而实际上,极有可能王、姜两人或其中一人未参赛。通报的这一句,故意误导受众排除未参赛这种可能性。

“据调查了解,王某某在预选赛中对其指导的学生提供帮助,违反了预选赛关于‘禁止与他人讨论’的规则“。王到底用何种方式提供了帮助?通报不肯透露。“提供帮助”这个说法,在普遍认知里,并不包括替考。但是严肃讨论的话,“提供帮助”也可以包括替考。和上一句一样,是用措辞误导受众,排除替考这种状况。

为什么这两句话的误导非常重要呢?因为姜萍极有可能是一个完全不懂高数,不可能有做出初赛中任何一道题。推广视频里的板书错误,强烈地指向这种可能。而姜萍放弃决赛、初赛是王替考,则将更有力地指向这一可能性。

那么,推广视频拍摄、审核、发布的各个环节,为什么没有发现姜萍的真实数学能力?这并不需要什么数学高手,普通理工科大学毕业,就能很容易发现姜萍对高等数学的陌生。

如果承认姜萍初赛替考、决赛弃赛,就意味着组委会及公关部门失职,或者说能力根本不适配自己的工作。既没有基本的数学常识,也没有基本的媒体核查事实的能力。

因此,组委会绞尽脑汁,误导受众。目的在于掩盖姜萍毫无高等数学的基础概念这一状况,进而掩盖组委会及公关部门全员失职不称职的现实。

顺便说一下,阿里要是不把这个事件中的具体责任人开除了,那么也说明阿里这个企业病得不轻。

“违反了预选赛关于‘禁止与他人讨论’的规则。这也暴露出竞赛赛制不完善、管理不够严谨等问题。对此,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赛制不完善管理不严谨,就是组委会认为自身全部的问题所在了。那么,是谁去决定宣传姜萍,是谁在拍摄造假视频,又是谁在五个月时间里拒绝发声,拒绝披露更多细节。这些组委会理应承担告知义务的事情,组委会一概不承担,并以通告的形式,表明了组委会拒绝披露真相的立场。

第三段,后面都是套话。核心在第一句:“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作为一项旨在为数学爱好者提供交流平台的民间赛事”。注意关键词:数学爱好者 交流平台 民间赛事。其含义是,请不要用正规赛事的要求苛责我们。

我们再来看涟水中等专业学校的通报。

第一段,与阿里竞赛组委会相同。核心在第二段。诫勉谈话是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程度最低的一档处理方式。意味着涟水中专认为王的行为有错但不算大事。的确,王没有想到,使用学生身份考试,最后闹出这么大的后果,不是王的故意。主要责任在阿里和媒体。然而,造假舞弊,对于一名教师,真的这样无所谓吗?

最后,“恳请广大公众对未成年人给予更多包容和爱护”。这句话的意思是,持续讨论将伤害未成年人。

我在写作本文的时候,确实考虑过,是否直接写姜萍的名字。在这个事件里,姜萍是责任最小的一个人。王、阿里、拍摄视频的团队、推波助澜却不做事实核查的媒体、校方、涟水政府,哪一个的责任都比姜萍要大。然而此事件在传播过程中,却大概率地以姜萍为名。

但是,我并不认为,持续讨论将伤害未成年人,我反而觉得,不公布真相,不通过此事反思企业、媒体、政府责任,才是真正对姜萍的伤害。姜萍不过是被这些人和机构利用,一句年轻人不懂事,已经足够概况她的过错。

打着保护未成年人的旗号,拒绝披露真相的学校,请问,这个学校会不会持续伤害该校的其他未成年学生?会不会用隐瞒事实、撒谎、封口这样的行为和价值观,去影响本校未成年学生?

在当下,那么多的热点事件,最后都不了了之,很多人以为,是受众的记忆不好。不是的,是有人刻意污染真相,肆意捂嘴,拒绝传播理性与逻辑,导致如今的局面。

我强烈推荐大家去看前言剧社本周五演出的话剧《死去活来》。

在AI时代,在视频音频图片都那么容易制造的时代,真相还重要吗?或者说真相还有可能被我们触碰吗?这是本剧最重要的讨论。

《死去活来》剧照

扫描上方二维码即刻购票

第五乐章Life
艺术与美食的变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