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琉璃光养生世界》
正文:
前期杂志中,我们的故事,说了以下的重点:
一.
灵修,不论它的名字叫做佛法、基督教义、人智学或任何其他名称,其根源都在“觉性”。唯有我们自己的“觉性”显发了,才有可能不会自寻烦恼而令自己受苦,或是寻他人烦恼而令他人受苦。我们所看到的一切,包括了我们所看到的故事,其实都是在传达讯息给我们自己,以便开发我们的“觉性”。
二.
“觉性”稳定之后,不会再因外境染污自己了,就可以走进“连觉性也不执著”的境界和“连不执著也不执著”的境界,此时才算真正的清淨。
三.
灵性的教学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外显的:用语言文字的,属于学生在知识上的了解。二是内隐的:属于学生真正的在内心上修持与转化自己。
佛教经典中传说的“佛陀拈花,迦叶微笑”这个禅宗缘起的故事,就是我们在传达这个“要往内心修持”的讯息给我们自己。
四.
内心修持目的是要让平时在二元对立的苦乐境界中摆荡来回受苦的我们,可以超越或脱离这些境界,从“有苦有乐”这种苦乐“相对”的境界,进入了“绝对”的、“没有苦乐”的境界。于是没有任何的苦乐可以烦恼我们,也不会因为要求自私的快乐而不顾他人,令他人受苦而烦恼了。这样才是一种真正的“乐”,而不是一般的与“苦”相对的那种“乐”。
但是,以上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依赖我们的神识、意识、思维的运作、了解,才有了意义。如果我们是在无意识或昏迷状态,或者我们没有意识的功能,则世间的一切,对我们而言,就没有意义了。
意识,除了让我们知道有“我”的存在,可以让我们有对事情的看法,对自己的看法,而且可以完全由我们自己决定要有何种看法。这就是人类的伟大之处——有心识的决定权。
例如你觉得自己美或丑,觉得自己伟大或渺小,这都是完全在你自己的想法中决定了(虽然世间有一个大致共同的标准)。穷与富也是由内心决定,而不是由外在的标准来决定的,例如有个穷人在街上乞讨,他愿意天天花一元钱买一颗他爱吃的芒果。富人可能拥有这整条街的地产,但是却不愿意花一元钱买一颗他爱吃的芒果,因为他虽然爱吃但是他觉得很贵,要省下来买地产,所以到底谁富有呢?
人际关系也是如此,你身边的人,对你是好是坏,也是完全由你自己的标准来决定的。如果某人对你,以世间的标准而言是尖酸刻薄、态度恶劣,但是你觉得很好,只要看到他在身边就好了,那你就完全不会有难过的心情,虽然别人可能会替你难过。所以其实是我们的心识,决定了一切。
也就是,我们的周围环境,是我们的心识投射出来的,要如何面对?决定权完全在我们自己。而我们的这个心识,大家有“共同”类似的部分,也有“不同”的部分。但这个“共同”也只不过是我们过去大家共同所做的一切的累绩,让我们会共同投射出一个“共同”的环境,例如我们共享的蓝天、白云与大海。
“个人”“不同”的环境,例如自己的亲人朋友与工作环境,则是“个人”所作一切的累积。这个“个人”的环境就让我们可以自行决定,要如何投射出我们自己的每一个行动或决定。
因此,我们有完全自主的权力,能用我们的心识自行决定这世间的一切事情的优先顺序,虽然不论优先顺序如何,日子都是一样要过,但是这个我们自订的优先顺序会直接影响我们面对世间一切事情的态度与心情。
弥勒菩萨的故事就说明了我们可以改变这优先顺序而改变生命。
久远以前,弥勒菩萨随著当时的佛出家,但是心中仍然看重世间的名望,喜欢在权贵之间往来,当时的佛就教他修“唯心识定”——就是观察这世界乃是我们自己的心识所造,一切的自然法则都是心识中升起的境界,名利是世间的事,当然也是心识所现,名望重要与否,是完全存乎于心的。
弥勒菩萨在观察中明白了名利就像梦中的幻境、水泡中的影子,于是不再向外追求名望而得到正定,求世间名位的心也就消歇息灭了。从此他生生世世都是修这种正定法门,后来到了燃灯佛的时后,成就了最高的识心正定的境界。亲自证知所有的宇宙空间中的各个世界,这些世界有的清淨有的污秽,其中的众生有的善有的恶,其实都是我们的心识变化所现的。所以弥勒菩萨就是因为了悟,世间的一切,都是我们自己心识的幻化,只要不被心识骗了,那就成就了。
因为,在迷时,我们这人人都有的心识本性就幻化出无量生死。悟了,心识本性就流出无量本来的自在圆满。也就是心识可以被我们迷糊的使用,也可以被我们清楚明白的使用。如果误以为我们那依外在因缘而起的“我的身”或“我的心”为真实,执著“我”或“任何法则与现象”为实有,那就是迷糊。明白了我们认为真实的世间其实只是依外在因缘而起了虚妄的心性,然后又藉著这个虚妄的心性,错误的执著一切为实有。这样就能远离了这一切虚幻,而修到识心圆明,成就了圆满的真实本性。进入了明白这一切其实没有“生”所以也没有“灭”的境界。
其实,这些方法与人物角色之所以会出现,就是因为想要“离苦得乐”乃是人的本性,这也是我们现在这个世界,科技会如此的进步的原因,因为我们人类要求感官的“乐”,也就是感官的“舒适”“方便”“刺激”“享乐”。
以交通为例。我们从步行的时代,进入了坐有人抬的轿子的时代。从骑马的时代,进入马车的时代,再进入有轿车的时代,然后为了更舒适,还有了将大型游览车改为个人豪华旅行车的。又为了追求速度的刺激,就有了跑车、赛车、甚至火箭型赛车的出现。在地上还不满足,于是就有了飞机与飞行船的出现。从摇晃的木船,也进步到今日大型游轮的出现。
所以这都是为了逃离“苦”的境界,我们认为走路是苦,所以想要有人抬轿子,但是抬轿子的人就苦了,而且在轿子上并不是真的舒适。所以不论坐轿子的人,或是抬轿子的人,都希望有改善的方法。这种潜意识就推动了汽车的发明,有了汽车之后,不用走路,但又发现开车也会累会苦,又容易出车祸,所以要找司机来开,于是推动了电脑自动导航的研究与发明。目前的民航机已经大部分是自动导航的了。我们也可从此处看到,未来是必定会走向造出够聪明的机器或机器人来服务所有人类认为是累是苦的事情的世界。
这些做法,或者说这些发明,都是改变外在的世界,让它更符合我们的需要与慾望。这种做法,如果我们探寻它的根源,基本上都只是一种逃避。我们用改变外界来让我们不会接触到苦的境界,也确实让我们能逃离了苦的境界,于是有了快乐的感受,但是这个快乐是假的,因为我们并没有真正的培养出面对苦的能力。在这种“我们自己面对苦的能力没有改变”的情形之下,若外界舒适环境一旦改变,我们就苦了。
例如,目前这世界的一切,都是靠电力在运作。一旦停电,所有的舒适,都要暂停,所以现在人口多的大楼内,都必须自备发电机,在停电时至少让电梯与大楼内照明可以运作。如果真的没有电,电梯不能运作,大家就得爬楼梯了,于是劳累的苦就出现了。照明不能运作,室内一片黑暗,不方便的苦就出现了。事实上,如果真的没有电,靠电力加压的自来水也会停顿,所有家电用品也停顿。在这个电脑控制一切的时代,所有的捷运系统、铁路系统、交通号志、所有的航空站,都必须停摆,我们可以看到这将会是多大的“灾难”,也就是多大的“苦”。但是在没有电以前,这一切都不存在,所以如果人类因为没有电而受苦,其实是我们自己发明,然后习惯它的存在而造成的。同样的,如果我们因为没有爱、没有情而受苦,也是我们人类自己从久远以来,慢慢练习,习惯了要有爱有情才算是人生,而造成的。我们所有的感官的快乐,也是这样慢慢练习而培养出来的。
所以要真正的有面对苦的能力,就是要练习不要沉迷于一般人所说的“乐”裡面。这就要靠“觉性”来做到,要觉知到自己对乐的感受的沉迷与执著,能随时看到并且远离这种沉迷与执著。渐渐地习惯处于一般大众所定义的苦之中,但是并不觉得苦,这样就是培养出了面对苦的能力了。
资本主义、消费主义盛行以来,我们不断的在改变外界令我们舒适,但是大量的耗费能源与其他的地球资源,于是地球的环境与气候已被破坏得差不多了,造成大量气候灾难,终于渐渐有人“觉醒”了,提出了大家要尽量简约生活的“简约主义”。
这个“简约主义”就是大迦叶这个角色作为代表。他是佛陀的弟子中称为“头陀第一”,就是“修道精神第一”的意思。但是这个修道精神,都是在练习除去享受一般人追求肉体感官舒适的慾望与习气,比如故意要穿破衣,要乞食,不能挑选乞食的人家。要露宿于寂静的郊外树下,不能在同一棵树下待超过三天,以免贪著。或是要在坟墓边住,提醒肉身的生死无常。要常坐著,不躺下,以免懒惰昏沉。一天只在中午吃一餐,要简约不能过量。这样的生活是不是一点也不舒适?所以“头陀第一”也被称为“苦行第一”。说大迦叶“苦行第一”,就是清苦的生活,他是代表人物。因此他也是佛陀僧团的领袖,他的苦行还有下面一段小故事:
大迦叶老了,佛劝大迦叶,年纪这麽大,不需要再继续在外乞食苦行了(在僧团居住之处都有来自十方的供养)。但是大迦叶不答应,他说若坚持苦行,在无佛时也可成为独觉的觉者(这类觉者,观世间的一切因缘,就可以悟道,而成就以入灭为主要修行目的的阿罗汉的果位,但他们并没有意愿要帮助所有人类觉悟),所以他不敢放弃这习惯。佛讚叹他这是利益众生,因为他的苦行,佛法可以久住。
为何苦行可以成为独觉的觉者呢?因为苦行让你习惯没有任何的慾望,当你没有任何慾望的时候,看世间的一切慾望就非常的清楚,就是我们说的“旁观者清”,就像大家都在抢购争夺时,如果你完全不要,就完全不会有加入争抢的行列的心,当然就心情很平静。因为看得清楚,所以容易明白世间的一切都是暂时的因缘和合,没有真正永久的,固定的,也没有真正属于我的,每一样东西都随时随地在变在灭,明白了这种自然的道理,自然就不会想要生起任何慾望,没有生当然就没有灭,不生不灭,就是悟道了。苦行就是让我们放下我们对“我”这个角色的执著,从练习消除享乐与慾望开始,明白享乐与慾望其实都要靠“我”来定义,一旦这个“我”没有享乐、慾望、爱恨、情仇,还能如何定义这个“我”呢?于是“我”越变越小,当对“我”的执著破除的时候,就是阿罗汉的果位了。
为何佛说大迦叶苦行,会让佛法可以久住呢?因为佛法会出现的原因就是大家在潜意识裡还是希望得到“真正的安乐”,虽然在物质界大家在意识上多是只想要得到人间富贵的快乐。前面我们也提到了,真正的安乐不是一般的快乐,而是不再执著于一般人认为的苦乐。藉著苦行,就可以让自己不再将一般人认为的“苦”(例如:缺乏物质的享受,缺乏亲人朋友的爱与讚美等等)是苦,也不再将一般人认为的“乐”(拥有物质的享受,拥有权力,拥有年轻貌美,拥有群众魅力等等)是乐,就容易成就无苦无乐的道业。所以佛陀的一生其实也是示现苦行来说明这离苦得真乐的方法的。这就是佛为何要离开奢华的王宫变成贫穷的乞士,好好的王子不做,要去森林中苦行。最后带著僧团也是日日沿门托钵。大迦叶的出身也是大富人家,他也是捨弃了万贯家财而出家修道。
佛陀的僧团裡其实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所以佛陀与僧团的故事,乃是我们的心识裡早已在无数的生命过程中了解了“拥有一切”并没有我们想像中那麽的美好。
怎麽说呢?我们通常在没有得到那很想得到的某样东西之前(例如:名利权力地位爱情等等),会慾望很强,于是不择手段。最后得到了,却又发现也不过如此,等于白忙一场。感觉好像被骗了,于是又要把这种不满,找其他的方法来发洩。所以我们会看到,社会价值观就是大家要追求富贵名利或是俊男美女的爱情,也有许多人在追逐中得到了。结果我们又看到,许多确实名利双收的人,最后是吸毒酗酒终了一生。有的人是物质的享受已到极限,但觉得人生还不够,又不知要再追求什麽,只好在酒精与毒品的麻醉中找出路。有的是名人过气了,在失意中自暴自弃而走向酒精与毒品。也有的是企业家忙碌一生,财富无限但是因病早逝。也有的是忙碌一生,走后家业在子孙争夺后败亡殆尽。爱情方面也是如此,多少影视红星的爱情,在相爱的时候,都是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大家都祝福他们永远过著幸福的日子。但是也有不少,婚后不合,闹到非离婚不可,最后在法庭上变成仇人的。此时我们不禁要问,他们婚前的爱到哪裡去了呢?
虽然我们看到这些不好,但是没有人会相信这些不好会落到自己头上,所以我们还是乐此不疲的努力追求这些东西。
而佛陀僧团内这些富家子弟,他们都是已经拥有一切的人,却自愿要脱离这对许多人而言是“美丽迷人的未来”。我们可以说是他们已经得到了,所以知道这些富贵情爱并没有一般人想像的美好。
但是真正的原因其实是,他们明白这个苦乐相对交织的世界,乐的基础其实是建立在苦上面的,只是我们已经习惯了,不以为苦了。也就是说,我们一切的乐,其实都要有相对的苦来比较,我们才确定了它的存在。(当然,苦也是因为有相对的乐才确定了存在性)例如,我们定义了好的感受是乐,我们怕冷,怕冷是苦,所以暖就是乐。如果我们怕热,那麽冷凉就是乐了。我们定义了有物质的收穫是乐,于是需要努力种植耕耘才能有农作物收成,收成就成为一种乐。必须努力耕耘,这本来是苦,因为不想做也得做。但是农作物——物质的收成,已经成为我们的成就感的来源。是我们心情快乐的来源了。同理,成大功立大业之后来享用这大功大业被定义为乐,大功大业就成了大家追求的目标。虽然追求是一种苦,但是我们认为是乐。所以要觉知、觉醒到“有求皆苦,无求乃乐”就很难了,就只能活在大家的潜意识中了。
(未完,下期续)
阅读原文进入大地之爱珍宝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