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导学案
第8课 三国至隋唐五代的文化
一、学习目标
本课通过四个子目(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文学艺术、科技、中外文化交流)讲述从三国至隋唐五代时期的思想宗教、文学艺术、科技、中外文化交流等概况,从而认识三国到隋唐时期文化的多元化与繁荣发展的特征。
【唯物史观】
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理论,理解认识佛、道对儒家思想的冲击,理解科技、文学艺术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
引导学生运用文献资料信息,认识“三教合一”的局面,但儒家思想始终占统治地位,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
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三国到隋唐时期文化的多元化与繁荣发展的特征,培养中华民族爱国爱家情怀。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汉到隋唐时期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
2.难点:多角度认识三国到隋唐时期思想、宗教、文学艺术、科技的变化特征。
二、学习过程
【自学测评】
1.请阅读教材内容,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状况?除了儒学、道教与佛教之外,玄学是如何形成的?
(1)儒学:
(2)道教与佛教:
(3)玄学:
2.请阅读教材内容,指出隋唐时期三教发展的状况?
(1)隋朝:
(2)唐朝:
3.阅读教材内容并思考:从东汉到隋唐时期的书法艺术发展历程如何?
4.阅读教材内容并思考:魏晋南北朝时期到隋唐时期的绘画艺术有何发展表现?
5.晋南北朝时期到隋唐时期的石窟艺术有何发展表现?
6.阅读教材内容并思考:魏晋南北朝时期到隋唐时期的科技有何发展成就?
7.阅读教材内容并思考:从汉代到隋唐时期的佛教文化交流状况如何?
(1)中国与中亚、印度的交流:
(2)中国与日本、新罗等国的交流:
【合作探究】 (相关史料见课件)
思考1:据材料与所学,佛教、道教为什么会盛行?儒学为什么会受到挑战?
思考2:结合材料与所学,分析魏晋至唐灭佛的原因、表现及影响?
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本课通过四个子目(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文学艺术、科技、中外文化交流)讲述从三国至隋唐五代时期的思想宗教、文学艺术、科技、中外文化交流等概况,从而认识三国到隋唐时期文化的多元化与繁荣发展的特征。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唯物史观】
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理论,理解认识佛、道对儒家思想的冲击,理解科技、文学艺术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
引导学生运用文献资料信息,认识“三教合一”的局面,但儒家思想始终占统治地位,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
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三国到隋唐时期文化的多元化与繁荣发展的特征,培养中华民族爱国爱家情怀。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汉到隋唐时期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
2.难点:多角度认识三国到隋唐时期思想、宗教、文学艺术、科技的变化特征。
教学方法
问题提问法、合作讨论法、自主探究法、图示法等。
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2.搜集资料,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情境创设:展示莫高窟壁画中的唐代胡旋舞图片和白居易的《胡旋女》长诗,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艺术作品背后的文化交融和繁荣。
问题导入:提问学生:“结合壁画和诗词,你能感受到怎样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引导学生进入本课主题。
(二)新课讲授
一、儒学、佛教和道教的发展
1.展示表格:梳理从汉至唐的儒、佛、道发展情况,并组织学生讨论。
深入分析:通过材料分析佛教和道教兴起的原因,以及它们对儒学的冲击和融合。强调儒学在吸收佛道精华后的发展,体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和创新性。
2.思考:在汉朝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为何后来的佛教会如此的兴盛呢?
材料:传统儒学充斥着伦理说教,却不能对人的生老病死提供解释和安慰。汉唐儒学简单的思想体系,已不能应对人们的各种思考和疑惑,它失去了权威的解释能力。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
材料:道教所关心的,是社稷荣衰、战争胜负、命运穷达、人生贫富、寿命长短、前途吉凶、祛病消灾等社会现实问题。佛教与人们欲求脱离苦海的愿望产生共鸣,僧人们还吸取道家的道术,关心人们的现世利益……
——据卜宪群《中国通史·秦汉魏晋南北朝》
材料:佛教重视人类心灵的进步和觉悟,认为人死后能够转生来世。宣扬的思想是:今生来到人间就是苦的,苦的根源在于各种欲望。要消除欲望,就要忍受苦难,虔诚地信佛,才能脱离苦海,达到涅槃,成佛,享受极乐世界。
解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长年战乱,百姓生活困苦,儒学不能直接解决现实中的困苦,佛教中的轮回转世思想成为逃避现实的精神麻痹剂,从而得以广泛传播开来,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什么史学理论呢?从中可以得出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决定于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史观。当我们看到一种文化现象快速流传的时候,同学们应该主动思考背后的推动因素,不盲目,不盲从,要顺势而为,做一个有为青年。
3.思考:结合材料、教材内容谈谈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对国家、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一 比来慕法,家家斋戒,不务农桑,空谈彼岸。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所在郡县,不可胜言。道人又有白徒,尼则皆畜养女,皆不贯人籍,天下户口,几亡其半。
——《南史·郭祖深传》
解析:由于佛道盛行与政治统治之间出现激烈矛盾,思想文化领域的冲突不断;僧俗之间的经济利益的矛盾方面等问题,加上僧团道风方面的缺陷。于是,历史出现了著名的三武灭佛。“三武灭佛”,指的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这三次事件的合称。这些在位者的谥号或庙号都带有个武字。若加上后周世宗时的灭佛则合称为“三武一宗灭佛”。[问]虽经历过重创,佛道的影响依然深远,后来,儒家、道教、佛教三种思想在发展中关系如何呢?
设计意图:爱国情怀:引导学生思考儒学在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以及佛教、道教在促进文化多样性和社会和谐方面的贡献,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4. 后来兴起儒学复兴运动,儒学吸收了佛道的思想,史称三教合流,到北宋时理学产生。这个是以后学习的内容,这里暂时不展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通过梳理表格,掌握三国至隋唐的主要科技、文学艺术成就。
二、文学艺术与科技
展示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文学艺术作品,如曹操的《短歌行》、李白的《将进酒》等,引导学生朗读并翻译,感受其中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科技成就:介绍赵州桥、雕版印刷术、天文历法等科技成就,强调这些成就对当时社会的影响以及对后世的贡献,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1.从以上成就中,同学们可以领略到中国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对中国文化应该充满自信,因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什么唐朝的文学成就可以达到一个新的高峰?
解析:唐朝的政治稳定,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对外开放,思想多元,社会氛围宽松。由此我们可以清晰的得出一个观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文化的繁荣是政治、经济、宗教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讨论文学艺术和科技成就背后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如李白诗歌中的自信与豪迈、赵州桥设计者的智慧与勇气等。
三、中外文化交流
1.接下来,我们来学习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播放《西游记》,思考:里面唐僧取西经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呢?历史中是否确有其人?请大家阅读教材回答。
解析: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佛教的传播和中外文化交流密不可分。从东汉到北朝,陆续有中亚、天竺的高僧来华, 将大批佛经翻译成汉文。当时为了求得佛教真解,一些中国名僧西行取经。东晋的法显从长安出发,经西域至天竺,收集了大批梵文经典。唐朝的高僧玄奘,在贞观初年也西行前往天竺取经。他在天竺的佛教中心那烂陀寺钻研多年,又到许多国家周游讲学,成为公认的佛学大师。伴随佛教东传而来的异域文化,在很多方面对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
2. 除了中国与古印度的佛教思想交流外,还有哪些重要的海外交流?
中国佛教的发展也影响到周边国家。唐朝高僧鉴真六次东渡,历尽艰险最终到达日本,传授佛法。日本、新罗等国常常派学问僧来长安求法,日本的空海就是很有名的一位高僧,他回国时携带了许多佛经和诗文集。这些交流对日本等周边国家的文化发展有着重要贡献。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佛教的传播是中外交流的重要的载体,所以佛教在中国的影响会如此深远。
3.思考:这一时期,中国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有哪些?
(1)文字方面:日本文字的创制受到汉字的影响,汉字在朝鲜广泛使用。
(2)宗教思想方面:佛教经中国传入朝鲜和日本。中国的儒学也传入朝鲜、日本,对其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城市和建筑方面:日本、朝鲜模仿隋唐的长安、洛阳建造都城;日本的寺院建筑也模仿唐朝。
(4)科技方面:造纸术传入朝鲜、日本。
(5)制度方面:日本仿照唐朝唐朝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实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具有本土性,但中国文化并不保守,又具有包容性。魏晋至隋唐时期,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尤其是隋唐时期国力强盛,交通发达,对外交往空前发展,特别是隋唐时期文化政策开放包容、兼收并蓄,在世界上形成一个中华文化圈。
唐朝对周边国家尤其是东亚地区产生巨大影响,东亚诸国形成以中国文化为轴心的“东亚文化圈”,汉字、儒学、中国化佛教、中国式典章制度是东亚文化圈的基本特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文化交流事件对隋唐文化繁荣的推动作用,以及隋唐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培养学生的世界眼光和文化自信。
(三)课堂总结
总结知识点:回顾本课学习的三国至隋唐时期的文化成就及其背后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强调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开放性和创新性,以及这些特质在推动文化繁荣和国家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鼓励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怀,为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作业布置
写作练习: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己对三国至隋唐时期文化繁荣的认识和感受,以及这些文化成就对当今社会的启示。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教学反思
在教授“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这一课程后,我进行了深入的教学反思,以总结教学经验,提升教学效果。以下是我对本次教学的反思总结:
一、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知识掌握:通过教学,学生基本了解了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文化现象,掌握了这一时期的文学、艺术、科技等方面的主要成就。例如,学生熟悉了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历程,对唐诗、书法等艺术成就有了一定的认识。
能力培养: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历史认识,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活动,提高了学生对历史文化的理解和鉴赏能力。同时,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视频、图片、文字资料等多媒体素材,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互动式教学:通过小组讨论、教室演讲、提问与回答等方式,增加了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程内容,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不足:
时间分配:在部分环节的时间分配上不够合理,导致部分重点内容讲解不够深入。未来需要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确保每个环节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深入探讨。
学生参与度:虽然大部分学生都积极参与了课堂活动,但仍有少数学生参与度不高。未来需要采取更多措施,如设置更多有趣的互动环节,吸引这些学生的注意力。
深度挖掘:在部分文化现象的分析上,深度挖掘不够,未能充分揭示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影响。未来需要加强对相关历史文献和学术研究的阅读和理解,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四、改进措施
优化教学设计:根据本次教学的反思结果,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确保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时间安排。同时,注重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和逻辑性,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提高课堂互动性:继续采用互动式教学方式,但要加强对学生参与度的监控和引导。可以设置更多有趣的互动环节和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表看法,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注重文化传承与创新:在教学中注重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引导学生了解并欣赏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可以通过设置相关课题或项目,让学生参与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实践中去。
总之,本次“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教学在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通过深入反思和总结,我将继续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图文提供|历史教研组
文字校对|单云梦
页面制作|张 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