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3年11月11日,正在美国康奈尔大学留学的胡适在日记中记录了一则有趣的六字未解之谜,但这则日记在1939年《胡适留学日记》出版时却被删去了。如今,这则日记不仅在《胡适留学日记》(汇校本)中得以还原,这一百年未解之谜也得到了破解。
下文为《胡适留学日记》(汇校本)汇校者曹杨撰写的一则短文,详述了此事的前后经过。
1913年11月11日,还在美国康奈尔大学读书的胡适收到了他的美国朋友G.J.Mager自纽约寄来的信,他刚从中国回来。Mager从北京的喇嘛庙里得到了一件铜器,他觉得十分好玩,就带了回来。这件铜器上面有六个文字,Mager不认识,但他想当然地认为这应该是汉字,于是描了下来,求助于胡适。胡适收到来信后,仔细端详,发现这六个字非篆非隶,也不像满文,琢磨许久,仍无答案。
胡适在日记中描摹的六个文字
于是他专门在当天的日记记述了此事,还依样画葫芦地将这六个字描摹了下来,“以待博雅之君子”。但直到26年后《胡适留学日记》初版时,六字仍是无解,于是这则日记就被删去了。故目前所有的排印本都没有此事的记载,直到这次汇校,我们根据手稿本将这则日记补入了。但六字之谜,仍未解开。
手稿本中的此则日记,初版时被删去
那天,拿到《胡适留学日记》(汇校本)的样书,大家在办公室里传阅欣赏,有同事翻到这个注,便绕有兴趣地琢磨起来。她忽然想到,既然是喇嘛庙里的东西,会不会是六字真言啊?
于是大家便上网搜索起来,这一搜,居然大有收获。通过对字型笔画顺序的一番仔细比对,大家一致认为,这六字很可能是六字真言“嗡嘛呢叭咪吽”(即六字大明咒)的梵文,且从字体上看,极似兰札体(详见后图)。兰札体是一种梵文字体,起源于11世纪的婆罗米文,主要用于书写尼泊尔的尼瓦尔语。兰札体从尼泊尔传入西藏后,主要被用作装饰字体,如寺院门楣、栋梁、壁画、转经轮、经文的封面题字等。
兰札体
兰札体与手稿中文字比较
关于铜器的外形,胡适日记中描述其为“似鼗而仅有一耳”,鼗是拨浪鼓的俗称,且仅有一耳,这两个特征,再加上出自喇嘛庙,上面的六个文字又极似六字真言,所以这件铜器极有可能是转经筒。
转经筒
细究之下还有新发现,胡适所描摹的六字中第四、第五两字的顺序,均不同于我们查到的所有六字的顺序,前者是前后颠倒的。估计是当年这位Mager先生或胡适抄误了。这也难怪,兰札体,即使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绝大多数人也是头一回听说吧。
点击图片购买
《胡适留学日记》(汇校本)
胡适 著
曹伯言 曹杨 汇校
上海书店出版社
限量预售|详注各版差异,呈现完整版本:《胡适留学日记》(汇校本)
还可以在这些平台找到我们
点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