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卖菜大妈都能听懂的语言传播法治理念;对明哲保身说“不”,敢于对敏感法律事件大胆发声;对广受关注的“法象”问题作出特别的分析郭卫华博士被誉为“法界大侠”“法律的守望者”“有思想、有情怀的法律人”以及“法律圈的风向标”等等点击题目下方蓝字 “ 法界大侠华哥说 ” 并关注,我们将为您奉上视角独到、观点独到、语言独到的法律文章集锦(点击上方即可收听全文音频)编者按:
法界大侠郭卫华几年前曾在公众号【金融街法律专号】发布了多篇醒世之作,这些文章或针对司法改革发出呼吁之声,或对热点事件进行深度剖析,现如今读来,仍余音绕梁。本着“好酒就要亮出来”的态度,现小编将上述文章一一重新发布,供各位回顾品读。
司法改革是一场追寻法治真理的旅程,真理是美的,但探寻真理的过程却是艰难的!本文是被称为“三敢”(敢想、敢说、敢写)先生的郭卫华先生的开年新作,他对司法改革进程中有时出现的“台面上众人称好”和“台面下七嘴八声”的两套语言系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唯恐司改大业因听不到真实的声音而出现偏差,故再次诚恳建言,写就此文。小编读罢,只觉酣畅淋漓!不禁感慨,此等侠肝义胆、忧国忧民,令人钦慕。
改革开放以来,我党日益重视法治、重视司法,尤其是以习总书记为代表的当代领导集体,更是将“依法治国”作为党的基本国策!如今,在党中央的强有力领导下,司法改革各项政策措施相继推出、捷报频传、成效显著!这些措施不仅极大地推进了中国的法治化程度,也大大增强了国人对建设“法治中国”、实现“法治社会”的向往和信心!我作为一名法律人,怀着对法治的深沉信仰与执着追求,一直在关心着司法改革的进程、欢呼着司法改革的成绩,能够亲眼目睹法治的光辉在中华大地上愈发炽烈璀璨,内心的鼓舞与雀跃难以言表,我深深相信伟大的中国“法治梦”,在不远的将来必将实现!但同时,我希望各位朋友能够明白,“心忧天下”是每个法律人的天性,“关注国事”更是每个法律人的天职,它们让我在热血沸腾之下仍能冷静地观察着司改措施中的问题、思考着弥补和完善司改措施的对策!而当前两院(法院、检察院)司法改革中也并非什么问题都不存在。我察觉到,有一个问题不应该忽视,那就是有一些人不是真糊涂,而“揣着明白装糊涂”,不说真话、不说实话!
应当承认的是,司法改革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它的成败将直接关系到“法治中国”是否能够实现,其影响之广泛,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同时,改革中的各项措施大多没有可供借鉴的有效先例,有不少措施需要改革者从零开始、从头设计。因此,司法改革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有鉴于此,任何一项新的司改措施,在推出和实施的最初,都很难做到“十全十美”。想预先将司改措施中的可能存在的弊病“斩草除根”的想法既不现实、也不可能,因为任何制度或措施在设计方面,都天然地带有“无法完美”的特性!这种“无法完美性”决定了,司改措施的设计者和实施者需要在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摸索,不断实验各项制度和措施,并不断校正改革措施的偏颇。这样才能避免司法改革的“车头”跑偏,才能使改革中的各项制度和措施渐趋完美、日臻完善!而如何才能使司改的各项制度和措施完美、完善呢?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点是,改革每推进一步,改革者便要及时地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正所谓“凡法始立必有病”!每项司改措施推行之初,必然有这样的毛病、那样的瑕疵,如果这些毛病和瑕疵没能及时得到弥补或纠正会怎样呢?古人讲“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千里长堤,溃于蚁穴”“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多少警句名言只怕都要一语成谶,令一些司改的措施成了“夹生饭”而“功亏一篑”!所以,改革者务必要及时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到防微杜渐,避免这些“毛病”和“瑕疵”成为阻挡司法改革的实际障碍!既然发现问题如此重要,那该如何发现问题呢?这就要求司改的推进者、实施者要及时调研、广泛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唯有“集思广益”,方可找到阻碍司改的症结;也唯有“集思广益”,才能掌握推进改革的方向!但“集思广益”的基础则是,调研对象必须讲的都是真话、实话,而不只是“摆在台面上”的“齐唱赞歌”!否则,调研得出的结论就会失真,使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无法充分暴露,甚至会误导改革的推进方向。司改措施有疏漏,这本就是很正常的事情,难以避免,也无需避讳,只要真实地讲出来,就能把毛病找出来,进而把问题改过来!然而遗憾的是,听到真话、实话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些人或出于某种顾虑,只捡好听的话说;一些人或出于某种畏惧,闪烁其词,说些无关痛痒的官话、套话、屁话、废话;一些人不敢担当或不愿担当,说一些不负责任的话等等。这些现象的存在,可能会导致领导无法全面了解真实情况,进而不可能纠偏,也就不可能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领导充分信任大家,但大家不讲真话、实话,领导误以为不存在问题,导致一些实际上已经有苗头的问题无法及时纠正,进而做出不太恰当的部署)。可是怎么才能听到真话实话呢?现实中存在着两套话语系统,我把其称之为“台面上的声音”和“台面下的声音”,“台面上的声音”要听,“台面下的声音”更要听,这样才能听到真话实话!“台面上的声音”是指在召开正式的现场会、座谈会之类的场合上说的话。因这些形式正式且有一定人数,会议气氛也很严肃庄重,与会者唯恐言语失当,对自己有不利的影响。尤其是会议已有一定“调子”的情况下,大都是顺着调子,生怕逾规逾矩,故多讲成效,少讲或不讲问题!“台面下的声音”是指在一些非正式、非公开的场合,两个人单聊或数个相互之间比较了解和熟悉的人“围炉而坐”,方会讲一些真实的感受和问题。这就是上面我所说的“台面上众人称好”和“台面下七嘴八声”的情形。所以,“摆在台面上”的,可能总是花团锦簇、四海升平的一面,而存在问题的一面却无人道出来。然而有一点,让我深深担忧的是:如今“台面上”和“台面下”这两种语言系统已经是客观存在(恕我不点出具体事例),又一时不好改变的!如此一来,怎样才能听到真心话、发现真情况、解决真问题,保障司法改革的顺利呢?鉴于此,领导不能只听“台面上的声音”,一定要想办法听到“台面下的声音”!听“台面下的声音”,方式很重要:不宜采取大场面、大公开的方式,可采取私下聊天的方式,俯下身到群众中去,找“方方面面”的群众,采取“个对个”两人聊的形式,打消其“场面上的顾虑、畏惧等”,让其直着说、掏心窝子说,说真话、说真问题。这样,改革的领导者和实施者才能听到最真实的声音,了解到最真实的情况,才可以做出最正确的决策和行动!“台面上的声音”需要“台面下的五色音”来弥补,方可“识真去假”并“知拙而改”!也唯有如此,两院的司改大业才能顺利推进!
华哥的微幽默(“华哥”是笔者微信昵称)
领导不知道他们在说假话!
领导真的不知道他们在说假话!
公众号推送机制改版啦
为保证大家不错过华哥的每一次更新
建议大家动动小手
按照下列教程把“法界大侠华哥说”置顶~
郭卫华,北京大学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后。历任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二庭庭长、审判委员会委员、湖北省汉江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曾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首届全国审判业务专家”;历任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法律事务部总经理、法务总监、华融华侨资产管理公司党委书记,曾获“汤森路透ALB2017中国最佳总法律顾问”;现任和谐集团、鑫苑集团法务主管、中京卫保安公司首席法律总指导等数家公司法务主管。主要社会兼职有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海南国际仲裁院仲裁员、北京市创业投资法学研究会副会长。郭卫华博士胸怀天下,坚持用文章和演讲传播法治理念,所著文章集“三独”(视角独到、观点独到、语言独到)和“三美”(内容美、语言美、体例美)于一身,被誉为“法界大侠”“法律的守护者”“有思想的法律人”“有情怀的法律人”“中国法治理念传播志愿者首倡人”“中国苦口良药派法律评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