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庄子》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位射箭高手叫列御寇,他当众表演射箭,不仅百发百中,而且控力极稳。在他手臂上放上一杯水,列御寇能连续放箭,而杯中水像凝固了一样,纹丝不动。
就在众人惊叹列御寇的技艺时,人群中有位得道的老者站出来说,你只是把力气花在技巧上,但你心中挂碍太多,你还达不到射箭的最高境界。
列御寇听完他的话,很不服气。你又不会射箭,凭什么在这里评判我?
这位老者就带列御寇登上高高的山崖。好奇的人们也跟了上去。
只见这位老者走到悬崖边上,从容地转过身来,背对悬崖,慢慢后退,直到整个脚掌有三分之二悬空在悬崖之外。
老者背对悬崖的时候,众人小声惊呼,心都绷紧了。当老者一步步后退,只留下三分之一脚掌在地面的时候,大家的心都提到嗓子眼儿,大气都不敢出。
可是,老者却对耳边呼啸的风,和脚下万丈深渊视而不见。他像站在平地上一样,神态自若地向列御寇作揖说,“请您站在我这个位置来射箭吧!”
列御寇一步步走到悬崖边,刚转过身,还没有后退到那位老者的位置,就因为双腿发软,整个人伏倒在地,被吓出一身冷汗。
这时候的列御寇,别说发挥高超的箭艺,就连战都站不起来了。
在关键时刻,到底什么才是一个人取胜的关键力量?
做成任何一件事,考验的一定是心力。看的不是你的技能技艺,而是你这颗心定不定、静不静,看的是你能否主宰自己这颗心。
庄子借这个故事希望人能回归内心虚空、纯粹的状态,如一面镜子一样。
万物来到镜子面前,镜子就映照出天地万物的客观形象。不仅如此,镜子还能物来不迎,物去不送。就像人来照镜子,镜子会给人展示客观样貌,人离开后,镜子上什么也不会留下,镜子也没有劳神之累。
如果我们这颗心如明镜一般,清净无染、透彻敞亮,达到这样的境界,那真的是能洞达世情,却能无所挂碍。这样就能不受私心杂念对自己的控制及损害。
在工作生活中,其实我们也会有很多像这个故事中的场景。
列御寇站在悬崖边上紧张,而我们站在考场上、赛场上也会紧张。紧张是因为我们心中有太多挂碍,比如贪名、贪认可、怕丢面子、怕失败等等,这些都是小我。小我冒出来的时候,哪怕之前十分的能力可能发挥出来只有八分,甚至如列御寇一样,一分也发挥不出来。
小我给的是紧张,大我给的是力量。老者站在悬崖上神态自我,只因他心中没有这些小我。
如何激发自身的大我呢?
我们可以叩问自己的内心,我做这件事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是为了彰显自己,还是为了利益他人?
通过一次次叩问,去除小我,心中挂碍越少,心的力量越能被激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