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故宫历史
传承传统文化
六年级《故宫博物院》研学记
2024年10月17日,马坡中小六年级的同学们如约来到了故宫博物院,开启了“探索故宫历史,传承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课程。
跟着课本,了解故宫
实践活动前,我们结合六年级课文《故宫博物院》的学习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这里的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我们分小组绘制了故宫平面示意图、参观的行走路线、各个宫殿的介绍、及游客须知,为此次深度研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实践研学,探秘故宫
我们的“故宫之旅”从午门开始。午门俗称“五凤楼”,是紫禁城的正门。
走进午门,是一个宽阔的广场,弯弯的内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河上是五座精美的汉白玉石桥。正中央的一座是专门给皇帝走的,柱子上的花纹是盘龙和祥云,而文武百官只能走两侧的桥。金水桥前,太和门欢迎着我们。
进入太和门,我们来到了一个大广场。大广场前,三层白石台基上,是高大雄伟的三大殿一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讲解老师告诉我们,这里是举行重大典礼时皇帝所在的地方,像元旦、万寿节(皇帝的生日)和冬至这三大节日都在这里举行,相当于一个露天的大礼堂。三大殿中,最高最大的莫过于太和殿。太和殿占地足足有2377平方米,我们都被震撼到了。我们还知道了全故宫只有太和殿有10只角兽,其他大殿都只有更少的单数只,这也体现了太和殿的重要性。中和殿和保和殿对于皇帝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供皇帝在大殿前休息,一个用来举行最高级别的科举考试——殿试。
太和殿建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这条线也是北京的中轴线。我们跟着讲解老师一路向北,经过保和殿时我们发现了一个巨大的水缸,同学们都好奇地围了过去。老师告诉我们:“故宫中的建筑都是木制的,很容易着火,水缸就是一种保护性装置。水缸下的石灶是为了水在冬天不结冰。”
仔细观察,同学们发现那水缸上有的地方是金色的,有的是灰色的。这时讲解老师语重心长地说:“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他们在故宫里发现了这个水缸,当时水缸表面鎏金,八国联军迫切地想知道它是否是纯金打造,就用小刀在上面划了一道又一道,就有了今天水缸触目惊心的模样。”同学们听到这里都气愤地捏紧了拳头,对侵略者的痛恨在心中扎根。
从保和殿出来,下了石阶是一个长方形小广场。广场西起隆宗门,东到景运门。它把紫禁城分为前后两大部分。广场以南,主要建筑是三大殿和东西两侧的文华殿、武英殿,叫“外朝”。广场北面乾清门以内叫“内廷”,是皇帝和后妃们起居生活的地方,建筑有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和东六宫、西六宫。
吃过午饭后,老师组织我们梳理了上午的学习内容,同学们在交流研讨中,一起完成了研学手册中的学习任务。从大家认真沉思的神情中,就可以感受到我们的收获是满满的。
带着满满的收获,我们沿着后三宫往北来到了御花园。漫步于清雅秀丽的后花园,这里奇石佳木增添情趣,彩石路面古朴别致,展现了皇家园林的独特魅力,让我们感慨于中华瑰宝的华丽恢宏。
从御花园出顺贞门来到故宫的北门——神武门。在这里,我们结束了故宫研学之旅,一起留影纪念。
成果分享,品味故宫
回到学校,我们用写作、绘画、编写讲解词的方式分享对故宫的印象。
故宫是大地上长出的天空之城,是一段段历史记忆的载体。一天的研学时光,我们尽情地在历史长河中漫游,聆听着故宫诉说自己千百年来的故事。这不仅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更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撰稿:马坡中小六年级组
照片:相关班级
初审:张春菊 秦继兰
终审:高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