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社会文化与情感神经科学实验室招募本科生研究助理

文化   2023-10-22 11:17   广东  
SCAN Lab,全称Socio-Cultural and Affective Neuroscience Lab,中文名“社会文化与情感神经科学实验室”,坐落于中山大学东校区、风景宜人的小谷围河畔。目前共有团队成员十余人,包括2名专职副研究员、3名博士研究生、数名硕士生和本科生。现根据研究课题需要,招募中山大学本科生研究助理。欢迎感兴趣的本科生踊跃报名,如有研究生感兴趣,也欢迎在导师的同意下前来报名。可在以下研究课题中选择一个或多个报名参与。

         

拟招募课题包括:
1. 科普视频传播的社会神经科学研究。
为助力科普短时频创作、满足公众对高质量科普内容的需求,拟交叉融合心理学、神经科学、计算科学、传播学与营销学等多学科理论方法探索视频元素对科普短时频传播的作用及其神经动力学机制。深入探索科普短视频的影响机制,揭示科普短视频促进受众认知加工的最优模式。为科普短视频创作者提供理论参考与支持,同时也提高受众对科普短时频的理解度与学习率,促进科普短视频的传播与推广、提升社会整体科学素质水平。
可能涉及的关键技术:问卷调查、行为实验、脑电实验、计算建模。         
2.性规范影响多重权力动机的计算神经机制。
女性政治赋权水平低是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的现象,如何通过提高女性的社会权力动机以促进权力结构不平衡的改善是本研究尝试解决的题。拟结合跨文化实验、漂移扩散模型和EEG、fMRI技术,探究了性规范激活或抑制多重权力动机加工的分离计算过程,及该过程中负责证据累积ERP成分的动态变化和大脑功能网络耦合模式的动态改变。
可能涉及的关键技术文本分析、田野实验、行为实验、脑电实验、计算建模。        
3.人类可持续发展群体行为的演化机制。
人类社会面对气候变化、能源和资源消耗、生态系统破坏、社会不公和贫困等一系列影响地球可持续发展的挑战。要维持地球可持续性,需要在人类社会塑造可持续发展文化,首先要了解人们如何在个人利益、自然与社会资源和未来代际资源之间进行权衡决策。拟针对该问题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开展跨尺度交叉科学探索。
可能涉及的关键技术民族志分析、行为实验、脑电实验、fMRI实验、计算建模、虚拟仿真。         
你将在SCAN Lab 获得什么?
  • 全程参与并完成研究课题将可以作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你自己的研究论文。SCAN Lab近3年已指导22人次中山大学历届本科生在国际期刊发表论文,其中16人次作为论文的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
  • 研究助理期间表现良好将获得申请国内外高校进一步深造的推荐信。
  • 拥有在科学的海洋里任意遨游的环境支持!中山大学心理学系和SCAN Lab具备一流的心理学与相关交叉科学研究条件,EEG、fMRI、tDCS、fNIRS、虚拟现实、眼动、表情识别系统等软硬件设备一应俱全。只要你有想法,SCAN Lab就有支持你验证想法的实验条件!
  • 结识一群热爱开脑洞、热衷自学解决问题的科研同路人,随便什么话题都可以拿来一起讨论实验设计。只要你敢说,没什么不可以。不信看看本Lab都涉猎过哪些主题^-^
  • 涉猎多学科知识及技能,我们的研究手段不光是传统的心理学实验研究和神经科学,还包括基因、药理、机器学习和计算建模等。
  • 根据具体参与研究工作时长,不低于学校助研标准的助研补贴。
    前期本科生科研成果
    近3年SCAN Lab指导的中山大学各届本科生在国际期刊发表的部分成果:
  • Tan, H.(中大本科,保研北师), Liu, Y. (中大本科), Qiao, X. (中大本科),  Luo, S. (2022) Does Losing Money Really Hurt? Shared Neural Circuits Between Monetary Loss and Pain.  Human Brain Mapping.
  • Tan, H. (中大本科,保研北师), Li, T.,  Luo, S. (2022) Genetic Placebo Effect on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The Moderating Role of Self-compassion. Current Psychology. 
  • Liao, Z.(中大本科,保研北大), Huang, L., Luo, S. (2021) Intranasal oxytocin decreases self-oriented learning.  Psychopharmacology. 238. 461-474 (SSCI/Q2 /2020 IF: 4.53) 
  • Duan, Q. (中大本科), Xu, Z., Hu, Q.,  Luo, S. (2022) Neural Variability Fingerprint Predicts Individuals’ Information Security Violations.  Fundamental Research. 
  • Wei, W. (中大本科), Lin, Y. (中大本科), Hong, T. (中大本科), Luo, S. (2021) Maternal rearing styles and loneliness: The moderating role of the COMT Val158Met polymorphism.  Current Psychology. In Press. (SSCI/Q1 /2020 IF: 4.297
  • Feng, X. (中大本科), Gan, J. (中大本科), Huang, X.(中大本科), Luo, S. (2021) Neural representations of visual aesthetic experience (VAE): a meta-analysis.  Culture and Brain. In Press. 
  • Fan, L. (中大本科), Duan, Q. (中大本科), Luo, S. (2021) Self-dependent neural variability predicts life satisfaction changes in university freshmen.  Frontiers in Human Neuroscience.15. 679086. (SCI/Q2 /2020 IF: 3.169) 
  • Xu, Y.(中大本科), Chen, S., Kong, Q.(中大本科,英国硕士),  Luo, S. (2021) Residential stability mindset increases racial in-group bias in empathy.  Biological Psychology. 165. 108194.  (SSCI/SCI:Q1 /2019 IF: 2.763) 
  • Fan, L. (中大本科),  Duan, Q. (中大本科), Luo, S. (2021) Self-dependent neural variability predicts recovery from depressive symptoms. Social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Neuroscience. 16(9). 962-971. (SSCI/SCI:Q1 /2019 IF: 3.571) 
  • Yu, M., Duan, Q. (中大本科), Wu, X. (中大本科,德国硕士),  Luo, S. (2021) Effect of uncertainty-dependent residential mobility on loss aversion.  Psych Journal. 10(5). 777-793. (SSCI) 
  • Yu, M., Wu, X. (中大本科,德国硕士), Huang, L., Luo, S. (2020) Residential mobility enhances temporal discounting in the loss framework.  Physiology & Behavior. 225, 113107. (SSCI/Q2 /2019 IF: 2.826
  • Luo, S., Kong, Q. (中大本科,英国硕士), Ke, Z., Huang, L., Yu, M., Zhu, Y., Xu, Y. (中大本科) (2020) Residential mobility decreases the perception of social norm violations.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148. 961-986. (SSCI:Q1 /  IF:3.1
如何联系?         

有意申请者请邮件沟通:luosy6@mail.sysu.edu.cn

标题:研究助理申请-姓名

包括自我介绍,已具备的研究技能,希望参与的研究课题及其他你想展示的信息。

         

神经的罗贝尔博士
社会文化与神经科学实验室(Socio-Cultural and Affective Neuroscience Lab)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