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呀,今天是花式给自己做饮料的艾夏值班~
夏天怎么能没有冷饮作伴呢?冰块在碰出脆响,凝结在玻璃杯外的水珠,一口下去从里到外都清爽得不得了。
在诸多饮品中,咖啡算得上是一股清流。
当别的饮料都深陷「勾兑、色素、不健康」旋涡的时候,只有咖啡还有一层健康光环,健康到透着一股若有若无的牛马气息。
我觉得吧,应该是打工人的冰美式给人的印象太深刻了,以至于大家都忽略了咖啡其实是一种挺不错的小饮料。
所以今天咱们就抛开咖啡身上那层文化属性,单从好喝和口味的角度来聊聊这种提神爽口的宝藏饮品吧~
咖啡的好处
咖啡的主要成分是咖啡因、烟酸 (维生素 B3)、阿魏酸、绿原酸、咖啡酸、单宁和矿物质等 1000 多种活性物质,对身体好处多多。
精神饱满,效率提升
当我们喝下咖啡的时候,咖啡因最先发挥作用。
它会代替因困倦、郁郁不得志而产生的腺苷,与腺苷受体 A1、A2A 结合,让人感觉不到疲劳。
没处去的腺苷只能在细胞外、血液中大量堆积,当浓度达到一定范围的时候,就会退后求其次,去找 A3 受体结合,发挥抗氧化和抗炎的作用 [1]。
同时,咖啡因还会通知肾上腺大量分泌儿茶酚,把人的精神头调动起来,思维、行动、情绪、心率甚至体温都来个大提升 [2]。
整个人兴奋起来尤其是心率加速后,血液循环也会加速,带动毛细血管一起运动起来,把淤积在组织间、细胞间的水分带出去,让人不会看上去肿肿的。
所以有的人喜欢早晨起来先来一杯咖啡,主播和明星上镜前也会灌点冰美,就为了提神和去水肿。
代谢守护者,身体棒棒
多少人喝完咖啡立刻马上就想上厕所 o(*^▽^*)┛ 恭喜,你 get 到了咖啡一项因人而异的优点。
有相当一部分人 (多数为女性) 喝完咖啡后,结肠会加速收缩,让人有排空消化道的冲动。
因此有的国外医院会在结肠、直肠手术和妇科手术结束后,给患者嘬一口咖啡,用来缩短第一次排便的时间 [3]。
咖啡的苦味对抑制食欲也好处多多,研究表明,吃了苦东西之后,人们会自然而然地不想吃东西 [4]。
这是一种无伤大雅的正常反应,不但不会影响健康,反而会通过这种「没胃口」减少额外的热量摄入,引起一连串良性反应,比如降低二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脂肪肝、肥胖症的发病几率等 [5]。
当然,要是喝完咖啡硬要海吃海喝、往咖啡里嗷嗷加糖加奶油什么的,这个好处就没有啦!
除了以上有点,咖啡还有几条暂时没有实锤的优点,包括降低帕金森、抑郁症的发病几率等,大家了解就好,等真实锤了咱们再来详细展开来说。
不过也有文献表明,咖啡中的酸性物质会影响钙质吸收,这点大家大可不必过多焦虑。
更年期后把咖啡当水喝、饮食本身钙摄取量不足、烟酒双全、久坐不动还不晒太阳,这几个 debuff 如果占了 1 条以上,才需要戒断咖啡 [6]。
平时大家保证多晒太阳补充 VD、多吃鱼肉豆蛋奶,每天 1-2 杯咖啡别喝太多就没啥影响 [6]。
但和另一位咖啡因大户茶叶不同,咖啡在咱们这边的饮料界才发挥了不到百分之一的实力 (不是茶叶有红茶、绿茶、黑茶、白茶,味道各有千秋,咖啡有罗布斯塔、阿拉比卡,喝起来也是大有不同。图片来源:vaishnaviestate
罗布斯塔:咖啡因王者罗布斯塔咖啡豆味道偏苦、咖啡因含量高,直接研磨煮咖啡有一种烟熏火燎、兵荒马乱的口感。大部分罗豆都去做便宜的速溶咖啡和街头咖啡去了,加上糖和伴侣之后,就是挺不错的打工人效率提升口服液。但也有不少人就喜欢罗豆那种粗犷感,高品质罗豆加在拼配豆里也能提供烟草、麦香、可可的香气,喝起来别有一番风味。图片来源:tmall
LAVAZZA 算得上「意大利吴裕泰」,风味可能在手冲爱好者里算不上惊艳,但胜在咖啡豆品质上乘,味道稳定。店里的咖啡豆也都是意大利进口的,意大利人别的不好说,对吃吃喝喝那是真上心,除了这款福特咖啡粉,别的豆味儿也挺正。SINLOY (辛鹿) 是咱们云南的咖啡,这款纯罗豆粉是我喝过的味儿最好的打工人口粮,随便冲冲跟便利店咖啡一个味,调整好水温、时间,口感不输一些阿豆呢! 阿拉比卡:品质之王阿拉比卡咖啡豆是精品的代言词,处理方法不同,香气也不同。日晒法需要把去除果肉后的咖啡豆晒干,是最基础的处理方式,能保留咖啡豆自然风味,还会带一点热带水果的酸甜感。图片来源:techxplore
水洗法需要在去除果肉后,通过发酵的方式进一步去掉果胶,再经过冲洗、烘干获得干燥的生豆。这种处理方式成品质量稳定,杂质少,喝起来酸度和明亮感都很不错。图片来源:buahberdikari
如果想给咖啡豆加上一点额外的香气的话,就要用到别的处理方法了。蜜处理法指的是不完全去除咖啡豆的果胶,带着果胶一起干燥、烘焙、研磨的处理方式。根据果胶保留度的不同,分为白蜜、黄蜜、红蜜、黑蜜四种,果香和发酵味梯度增长,甚至有的喝起来还会甜甜的。图片来源:thehomeroast
这些还只是正常风味,有些手冲爱好者还会采用类似「花茶窨制」的工艺来处理豆子。把豆子放进红酒桶发酵,从而获得类似乳酪、柠檬、红酒的香气。还有把咖啡豆和茉莉花、栀子花、水果干放一起「窨」着,让花香融入咖啡,或者干脆把咖啡和茶兑一起,做成茶咖也挺好喝的。这种炮制方法比较小众,争议也蛮大,但如果只是把咖啡当做普通的小饮料,想喝点不一样味道,这种咖啡还真是不错的选择。图片来源:tmall
星巴克门店的咖啡 (尤其是特饮) 味道 emmmmmmm,但它家豆子是真的不错,拼配的味道很好,而且是大厂特有的稳定,放心买放心喝。GeeCoffee 身在云南,做普洱 + 咖啡的窨制手艺相当好,它家好几款咖啡都很适合做夏日特调,感兴趣的话大家可以试试呢! 赋予灵魂的风味咖啡豆的烘焙也是风味组成的重要部分,那 1000 多种物质的含量经过处理后会有不同的变化,这些变化都会影响味道。关于烘焙对味道的影响要是具体展开来说,一篇文章可说不完,但大致的规律三句话就能概括:- 浅烘豆偏酸,有花果香;中烘豆酸苦平衡,风味果香、坚果香都有;深烘豆偏苦,以可可、豆蔻、谷物、肉桂这些厚重风味为主;
- 要是豆子烘过头了,咖啡会有咸味、橡胶味和糊味;半生不熟的豆子会有青草味、豌豆味,有少部分人会喜欢这两种味道;
- 发霉的豆子会有明显的泥土味、木头味、尘土味,这个就不要喝了。
图片来源:三夜咖啡 tmall
这些豆子适合手冲,但做成特调也相当有味道,但每家店的烘焙手艺不同,味道会有细微的差别,如果不在意那一丢丢不一样,找个喜欢的店买就好啦!想自己烘烘看的同学可以买点生豆,比如云南厌氧水洗之类的,小长假在家玩玩嘛,好不好喝都很开心。如果觉得咖啡是无数种普通饮料的一员,没精力也没兴趣去研究什么风味和手法,就图个好喝的话,我推荐美式 (过滤式) 咖啡机、法压壶和挂耳滤纸。这种滴滤式咖啡机大家随便买买就好,差别没特别大
图片来源:kitchenaid
这几种工具的优点就是简单、快,只需要加粉、加热水马上就能喝,该有的风味都有,自己下去兑点奶、果汁、椰浆什么的也都很方便。图片来源:andthen
但这几种工具出来的咖啡水太多,油脂也不浓,做成饮品都是清爽挂的,要是想喝点更带劲的,就得上意式 (浓缩) 咖啡机、手压咖啡机了。这两种机器通过加压的方式,让高温水流浸透咖啡粉,萃取出浓郁且油脂丰富的意式浓缩 (espresso)。手压咖啡机和意式咖啡机,前者靠力气,后者靠电力
图片来源:CNN
浓缩过的咖啡液直接喝新手不太行,但用来做花式咖啡那简直是得天独厚。它可以随便稀释、加料,加水是美式,加奶是拿铁,加冰淇淋是玛奇朵,还有可可、枫糖、奶酪、陈皮…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它不能加的,哪怕做成奶茶一样的「八宝粥」都行。摩卡壶的出品介于意式咖啡机和美式咖啡机之间,价格也不贵,很适合口味中庸且有一定动手能力的同学。图片来源:Pinterest
但是,摩卡壶大概率会过萃,做出的咖啡偏苦,就算是老手也不能保证每次都萃得恰到好处,因此对口味有更高要求的同学就一定要看看手冲套餐了。手冲咖啡就像功夫茶一样,好器具固然有加成,但更多的是看个人的经验和手法,熟练掌握技能后,能做出相当高品质的咖啡。烘焙方式、研磨咖啡粉的颗粒大小、水温、过滤速度都会影响一杯手冲咖啡的风味。图片来源:Pinterest
喝之前深嗅第一缕香气,捕捉浅烘豆那转瞬即逝的花香,小口啜饮,卷起舌头让咖啡液在舌尖和舌根处流淌,减少酸味的影响,去感受更丰富更有层次的味道。入坑手冲的话,磨豆机、手冲壶、漏斗、滤纸是必备品,忙起来没时间搞个聪明杯也行,加满水让它自己滤着去,也挺好。图片来源:bincoo 官旗
浅烘和中烘爱好者再多准备一个 paragon 咖啡冰球会更好。这是一种可以反复使用的铜球,它需要提前冷冻好放在漏斗与杯子之间,给热咖啡快速降温,从而减少挥发性芳香物质的损失,让咖啡的香气更浓。图片来源:Pinterest
但 paragon咖啡冰球不是必备品,大家按需购买就好。咖啡和茶一样是一种带有文化属性的健康饮料,每天喝一点对身体蛮有好处的。直接好处是提神醒脑、提升效率、抑制食欲、加速循环减轻水肿,间接好处是抗氧抗炎、降低多种代谢疾病的发病几率。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好喝,做成夏天的消暑小饮料一点不比奶茶差呢!而且促销季就在眼前,有心想自己做点健康咖啡的小伙伴正好置办装备,装车原则只有一个:量力而为。毕竟咖啡机和那些配件,可是二手率很高的小家电,要是大家感兴趣的话, 我可以单出一篇纯家用向·非专业·咖啡机选购指南,主打一个实用、省钱、不需要的额外功能咱不花钱。嗨呀, 实在不行,冻干不也挺好的么,现在的冻干咖啡风味都挺不错,冷水热水都能溶,替代 espresso 妥妥的,做饮料一点不耽误哦~[1]. 万萍, 陈昊等,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4, 22(17): 2379-2384.[2]. Kitty Pham, Anwar Mulugeta et al., Nutritional Neuroscience, 2021, 25(10):2111-2122.[3]. Hannah L. Cornwall, Ben A. Edwards et al., Clinical Nutrition, 2020, 39(5):1385-1394.[4]. Sanne Boesveldt, Kees de Graaf, Special Issue: Chemosensory Perception, 2017,46.3-4.[5]. Susanna C Larsson, Benjamin Woolf et al., BMJ Medicine, 2023,2:1-8.[6]. Stephanie E Reuter, Hayley B Schultz et al., British Journal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 2021, 87(11):4461-4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