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饭注意 1 个小细节,让你皮肤好身体好头发好

美体   2024-07-03 15:01   福建  


大噶猴,我是咕嘟~先来做个小调查:

你喜欢吃话梅吗?喜欢吃肉类小零食吗?吃饭一定要配酱吗?


答案都是「yes」的同学要小心了!你每天吃进去的盐真不少啊😱


早就有很多科普说高盐饮食对健康这不好那不好,但没想到,盐也没放过咱的皮肤和头发


如果你每天勤快护肤还感觉皮肤越来越差,肉眼可见地干了、黄了、显垮了,那大概率还有「高盐」的锅。


而且!女性在这方面受到的影响,远比男性的大!具体是怎么个事呢?怎么做才能降低伤害呢?


颜值,盐多必失

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组成,其中对人体相对更重要的是钠离子

钠可以传导神经信号,进行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来维持细胞、神经、器官等的正常运作,再通过尿液排出去。


但当钠超标时,身体也没有相应地保护措施,只能靠时间慢慢慢慢清除掉,效率很低。而且因为先天生理结构、激素内分泌等不同,女性的盐敏感度相比男性的会更高,身体会更倾向于保留多余的钠离子 [1]。


当它们大量留在体内,影响就不小咯👇



 水肿

睡一觉「喜提金鱼眼」,很多同学应该都经历过,而且下意识会觉得是睡前水喝多了。


怪错人啦,如果身体健康、代谢正常,大家很难因为多喝水而水肿,而真正的原因其实是「你最近吃太咸了」


大家都腌过咸肉、咸菜、咸鱼之类的东西吧?很重要的一步就是用盐保鲜防腐。


图片来源:Pinterest


这是因为盐里的钠离子是个抢水大王,它们抢走了大量的水分还牢牢地捆在身边,让微生物没法用水搞事。


但放咱体内就完蛋咯,身体对钠离子是来者不拒、照单全收,等大量的钠离子跑到血液里,渗透压高起来后,全身的水分子就跟被下了蛊一样一股脑往钠所在的血管那边跑


储存了太多水,脸和身体自然就跟灌了水的气球一样嘭起来,因为眼皮比较薄,所以表现更明显。



 让你老得快

天天抗老、抗糖,想不到高盐也是让皮肤衰老的元凶之一,不管是从短期还是长远上都是。


大量不讲理的钠离子在体内抢水,但这部分它自己留着了,真正需要水的器官想用还用不着


图片来源:咕嘟手绘


其中的「受害者」包括皮肤,时间久了容易「脱水」,干燥起皮说来就来,角质层干瘪不通透,还会显得整个皮肤干巴巴又暗沉,甚至出现干纹


Hand hands loud louds,油皮也不好过,皮肤缺水了,皮脂腺一着急就会分泌大量皮脂来保护皮肤,过量皮脂堆起来,让人秒变「猪刚鬣」,堆狠了还容易冒痘


还有研究发现高盐饮食会缩短细胞端粒,让人更不耐老 [2]。


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一小节 DNA,就像控制细胞分裂的倒计时器一样,细胞每分裂一次,它就会短一截。


细胞端粒示意图

图片来源:blog.cellsignal.com


在生命这局游戏里,端粒更长的那批相当于拥有更多条命,而端粒缩短意味着更早 Game Over,相对就更不抗老。


 有皮炎的更要小心

湿疹、干燥症以及容易皮肤过敏的同学注意了!不少研究发现,过量的盐可能会让这些问题雪上加霜 [3,4]。


它们本质上是跟免疫系统「过于敏感」相关的炎症,而过量的盐会让整个通路更加活跃


具体得说说免疫系统里的辅助性 T 细胞 (Th),你可以把它当作负责告密、调度的。


它们会发现入侵身体的任何威胁,并召集免疫系统的其它成员来干掉它们。


图片来源:咕嘟的猫


好巧不巧,高浓度的氯化钠促进了 Th2 (Th 细胞的一种亚群) 分化,并让 Th2 细胞更加积极。


Th2 看谁都觉得像刁民,磨刀霍霍,连「自己人」都杀,导致炎症相关的 IL-4 和 IL-13 产量增加,进而加重皮肤病情


不过也有好消息,只要氯化钠浓度降下来了,Th2 细胞分化就可逆,忠于职守、不错杀「好人」。


图片来源:咕嘟的猫



高盐值的健康杀手

可能影响皮肤还不算大问题,高盐饮食对健康的伤害那是真吓人,而女性因为盐敏感度高,可能更容易中招,一定要小心。


感觉减肥减不下来,可能就有高盐的「功劳」。


重口味的东西往往会刺激人不停地吃,再加上这些东西糖油也不少,可能几口就给你吃超标了,还悄咪咪地添几两肉。

小猫咪也不能长这么圆哦!
图片来源:tenor

肥胖影响的不只是外在,重点是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2 型糖尿病、癌症等疾病的风险,健康隐患超级多 [5]。

高盐本身也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高血压。


前面说到钠进入血液后会把全身的水都抢过来,但你想想,血管能装的就那么多,细细的管子涌入大量的水,湍急的水流冲进来,血管壁压力山大


钠离子还会使血管老化,变得越来越脆,同时增加血液里的胆固醇含量,促成血栓、动脉硬化


图片来源:咕嘟的猫


身上的各个器官、组织都逃不过。


比如高盐会刺激、伤害胃粘膜,降低它的防御能力,更容易充血、水肿、溃疡,甚至慢慢萎缩,往胃癌的方向发展。


又比如排出过量的钠得靠肾脏加班加点,这本身伤害就不小了,排出的过程还会带走大量的钙和钾。


图片来源:咕嘟的猫


如果钙不够排,还得拉上骨头里的一起,时间久了人可能就会骨质疏松。这点对女性,尤其是不咋运动、晒太阳以及绝经后的女性影响更大,缺钙 + 钙流失加剧,患骨质疏松的风险非常高。



减盐小妙招

为了健康,真诚建议大家少吃盐。


但肯定不能盲目地砍掉大量盐分


据 WHO,成人每日盐推荐摄入量是 5g。如果没有足够的钠离子,电解质比例失调,神经和细胞都没法正常活动,整个人都会变成没精打采的「软脚虾」,也容易小命不保。


再说很多东西没了盐那能吃吗,健康但寡淡无味,味如嚼蜡,人生还有嘛意思!


怎么能吃得有味儿、又能控量呢?



 减盐慢慢来

很多餐厅好吃的秘诀,都是猛火烹油、哐哐放料,一勺豆瓣酱、一勺生抽、一勺盐,扒拉扒拉香晕一大片。


天天这么整,咱们的盐摄入量八成是超标了。


所以,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还是要自己做饭


买个定量的控盐勺,先把现在自己用盐量大概称出来,称完了就会知道:我每天吃了这么多盐吗?!


图片来源:taobao


然后制定循序渐进的减盐计划,先试试每餐少放 5%-10%,持续几周,让味蕾慢慢适应、喜欢食物本来的味道,再往下减到推荐量。


还可以直接买「低钠盐」作弊,这类盐是把其中一部分钠盐替换为钾盐,少吃钠又能补充钾,非常不错 (有肾脏问题或服用药物人群遵医嘱处理)。


如果平时喜欢用酱油、蚝油和各种酱类,用盐量还得再减减,否则一不小心又要超标了。



 做饭「作弊」小技巧

炒菜不急着往里撒盐,在临出锅再撒进去扒拉,食物和盐只是短暂地碰一下,不会太深入,吃着也有咸味。


适当用点别的调料,也可以做到降盐不减味。


图片来源:Pinterest


醋或柠檬汁等酸口的调料,既能增加咸感,又提升风味层次。


能吃辣的,直接撒点儿新鲜辣椒进去扒拉扒拉。


有研究发现,辣椒里的辣椒素激活的脑部区域,和盐激活的地方是重合的,也就是说,吃辣能「骗骗」大脑说自己吃过盐了,提高它对咸味的敏感度 [6]。


辣椒素激活了感知盐味的眶额皮质 (OFC) 和脑岛 (Insula)

图片来源:[6]


还有还有,辣椒素能促使大脑分泌内啡肽,让你吃饭的时候又减盐又有味又快乐,一举三得,这夺是一件美事~


不能吃辣的同学也别急,洋葱、胡椒、孜然、迷迭香、大蒜、芹菜等香料搭配出来的风味也很不错,非常带劲👍



 少碰隐形盐

是不是有同学想着晚上搞点辣椒酱吃吃了?桥豆麻袋,这可不是「以辣代盐」了。


瞅一眼各种酱料的配料表,钠含量基本上都是嗖嗖


某品牌酱料营养成分表,一份钠含量就有 715mg!

图片来源:tmall


除了各种酱料,我们在家里随便一抓,都能抓到几个深藏不露的「高盐值」选手:


比如腊肉、香肠、熏鱼等加工肉/海鲜制品


在一项针对来自中英美澳南非等 5 个国家、超 26000 个预包装肉类鱼类制品钠含量的调查中,发现我国的肉制品含盐量比英国高了近 1 倍鱼制品含盐量也是遥遥领先 [7]


图片来源:actionsaltchina.com


又比如传统挂面


为了让面更劲道,方便保存,传统挂面制作中会加不少盐。如果买的时候没注意看成分表,那就太坑了,谁能想到吃起来一点都不咸的面,钠含量这么高呀。


普通挂面和无盐挂面钠含量对比

图片来源:tmall


还有大家都爱吃的各种小零食,辣条、猪肉脯、话梅、薯片、饼干、干脆面等…(抹泪) 真想减盐的话,钠超过 30% NRV 的产品,还是尽量少吃。


当然现在也有很多产品出了减盐、低钠的版本,我们也可以买这类来过渡、习惯一下「减盐」的生活。




之前我也是重口味,但也不知道啥时候开始 (可能是开始健身后?),慢慢地就喜欢吃得「清淡」一点。


我发现很多食材只要一点点调味,甚至不用调味都够鲜,品尝到世界本来味道的感觉也挺好的嘛!


其实我们出生时口味就是淡淡的,后天口味是轻是重,都是一顿顿吃出来的,所以,习惯了重口味的朋友们,试着一步步「回到最初的美好」吧~


没有什么比健康更重要啦


掐指一算,今天这篇很适合转发到家庭群,全家一起互相监督减盐,成功率更高哦!


我们下期见啦👋

参考内容
[1]. jagwire.augusta.edu/females-of-all-ages-sexes-have-more-salt-sensitive-hypertension-than-males/

[2]. Shammas M A.,CURR OPIN CLIN NUTR, 2011, 14(1): 28-34.

[3]. Matthias J, Maul J et al., SCI TRANSL MED, 2019, 11(480): eaau0683.

[4]. ncbi.nlm.nih.gov/search/research-news/5815/

[5]. who.int/zh/news-room/fact-sheets/detail/obesity-and-overweight
[6]. Li Q, Cui Y et al., Hypertension, 2017, 70(6): 1291-1299.
[7]. Song Y, Li Y et al., BMJ open, 2021, 11(10): e046412.


我们还写过
1 把瓜子一勺油?!
白人饭改良版
怎么花几十块淘几百块的小家电?

一键三连
一起减盐

普普的实验室
不开玩笑,我们 (尽最大努力) 讲道理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