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报纸 记忆常熟(23)

文摘   2025-01-09 06:53   江苏  

摘自常熟市档案局(馆)编《民国报纸  记忆常熟》


配售食米不忧中断 借稻谷七千石继续供应

减少拥挤 全城增设三十配售处

本县粮食市场,自受抢购风潮影响后,即发生白色恐慌,县当局为谋安定社会计,当即召集有关方面、粮食公会等,商决办法,将本邑各粮行存粮,全部调查清楚,酌提二成,于城厢三处,公开凭身分证配售,每口五合。自实施以来,虽人数拥挤,但一般情形,尚属良好,奈本邑存粮有限,二成戋戋之数,已即将告罄,县当局为免除中断,影响社会秩序计,乃于昨日下午,召集粮食业负责人邵用宾等至县谈话,磋商善后办法,旋经张县长决定,请粮食公会以全县民食为前提,由县府名义向粮食公会借用稻谷七千石,拨充配售,并为减少请配者拥挤起见,决定增加配售地点,全城至三十余处,以人口较多每保一处为原则,并是项稻谷以维持至新谷大量登场,粮食问题整个解决时为止(现城区请配人口约六万名,每人五合,每日需米三百石,借谷七千石,可维持十余日),至所借稻谷七千石,拟于三十七年田赋征起,县地方积谷项下拨还云。

又讯   县府向粮食公会筹借之稻谷七千石,系指定由粮食公会向各产米乡区搜购运城,并不包括在城乡之存粮,至乡区购谷价格,仍应确遵八一九最高标准云。

(原载于1948-10-28《今报》)


大批乡农集体暴动 何市收租处被捣毁

张县长闻报震怒派兵营长率队弹压

沈市催甲夫妇突被杀害

支塘区何市乡联合收租分处,昨晨九时许,忽有大批乡农,为数有一二千人,手持扁担及绳索,猛拥冲入该分处内,将办公桌、案卷等物捣毁,乡镇电话之十门电话交换机,亦被捣坏。该收租处办事人员,见状不佳,早已纷纷逃避。该乡乡公所及常备班队址,与收租分处同一地点,亦为冲入之群众包围,常备队汪班长被扁担击伤手腕,所配武器马枪一枝,亦被劫去,乡公所户籍册等,亦被撕毁。该乡自卫队队附李育川,乘间逃出重围,即赶至支塘搭车来城,向县报告,记者得讯后,往晤李队附,询以群众捣乱原因。据云,何市收租分处成立以来,前因天雨,对收租工作,颇少开展,迩日来方在正式推进中,乃竟发生此惊人暴动事件,渠亦不明起因何在,是否为有组织之行动,本人正奉县令赶返何市,详细调查,以明究竟云。

张县长获报后,极为震怒,已饬派保安团第二营营长岳起五率队前往弹压,至昨日正午风潮已告平息,据何市收租处宣称,收起之租款亦于混乱时失去,正做详查中。

沈市镇丁家宅基二保一甲十一户农民周大林,现年四十一岁,妻陆氏,三十六岁,夫妇两人,务农为业,惟每逢收租时期,帮助催头送发缴租通知单。本年又帮同沈市催头朱新福散发限票。讵于前日午夜,突有暴徒数十人,各持木棍、尖刀,乘周大林酣睡之际,破扉而进,不问皂白,向周夫妇猛刺十余戳,周大林夫妇当场毙命。昨晨,由邻居飞报支塘区公所,报告张县长。张县长闻报后,以值此政府实行就租划赋加紧追租追赋时期竟有此种情事发生,极为震怒,当即手令保安第二营营长岳起五,下令驻支塘区薛分队长,率队赶赴出事地点,维持秩序,张氏一面谕令张区长,赶速下乡澈查经过,并严缉凶犯,地检处定今目下乡相验。

(原载于1949-01-08《青年日报》)


迎接历史的大翻身!千万颗心溶化在一起

眼泪 鲜血 欢呼 热情的跳跃

拍手 奔跑 祝福 有力的合作

构成的伟大的革命的诗篇

本报特写   在反动政府统治下的常熟老百姓,实在是受苦了,苦得已经无法再活下去,这是什么日子啊!虽然一般小民们还不知道应该如何为自己革命,但已意识地在争取解放了。解放这灿烂的梦呵,大家在心底里偷偷地期待,而这日子终于来了,二十六日,当蒋军撤离以后,每个人都舒了一口气,这天晚上,全城是一片宁静,街上电灯通明,交通要道几个地方上临时组织起来维持秩序的保卫队员在悠闲地散步,这是一个多么和平安谧的夜啊!再没有以前那种恐怖的气氛,使人有一种新鲜的感觉——已由地狱而蜕变为一个可爱的世界了。

昨天下午,万千善良百姓所殷切盼望的人民解放军入城了,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日子。首先我们看到满街贴满了花花绿绿的标语,这,再不是国民党统治时的官样文章,而是人民心底的呼声,大街小巷,挤得满满的,带着欢欣的笑容,是大家瞻仰一下人民战士的英姿。全城的空气都被舞了,每个人的心情是激动的。尤其是年青人,狂热的感情要奔放,他们跳跟着、高歌着、欢呼着,当大队的解放军行列在一片疯狂的爆竹声中进入古城时——人民战士,辛苦了!似乎每个人都这么说。

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学生,挤在人丛里,他见了解放军,本能地举手敬礼,他凝神注视着每一个人民战士,忘记了把手放下来,有半小时之久。一个老妇人她也加入了欢迎的行列,嘴里唸着唸着笑了,笑着笑着她又流起泪来了,她回头和旁边的一位陌生人说:“为什么从前看到军队觉得可怕,而这些军队是这样可爱呀!”另一个妇人说:“阿弥陀佛,好日子总算到了。

一位姓余的解放军战士,他到人家吃杯茶,他是一个纯粹的农民,那朴实的脸,和蔼诚挚的样子,使人发生亲切之感。他说,在他的十五岁的时候,他的父亲被国民党匪军杀害了,使他深深地认识了国民党的暴虐残忍,以后,他在黑暗的魔掌下又过了四年的被压迫、被迫害的非人日子,忍无可忍,最后,他离开了家乡,加入解放军,他不但要为父亲复仇,他更要为千千万万被剥削的人复仇。听的人被深深地感动了,内心起了仇恨的共鸣,主人慷慨地以茶烟招待,亦取出点心,这位战士觉得不好意思接受这分感情,主人说,现在我们都是一家人呀,真的,人民的队伍与人民是打成一片的。

常熟解放了,自由了,地狱的古城已变成天堂,冬眠的虞山已开遍了春花。

这是历史的翻身,这是土地的新生。

(原载于1949-04-28《群众》

推荐阅读:

常熟文史转载摘录索引6.0

常熟记忆代发文章索引5.0

民国报纸 记忆常熟(22)

民国报纸 记忆常熟(21)

民国报纸 记忆常熟(20)

民国报纸 记忆常熟(19)

民国报纸 记忆常熟(18)

民国报纸 记忆常熟(17)

民国报纸 记忆常熟(16)

民国报纸 记忆常熟(15)

民国报纸 记忆常熟(14)

民国报纸 记忆常熟(13)

民国报纸 记忆常熟(12)

民国报纸 记忆常熟(11)

民国报纸  记忆常熟(10)

民国报纸  记忆常熟(9)

民国报纸  记忆常熟(8)

民国报纸  记忆常熟(7)

民国报纸  记忆常熟(6)

民国报纸  记忆常熟(5)

民国报纸  记忆常熟(4)

民国报纸  记忆常熟(3)

民国报纸  记忆常熟(2)

民国报纸  记忆常熟(1)

《申报》上的常熟——1937沦陷(上)

《申报》上的常熟——1937沦陷(下)

《申报》上的常熟——奋起抗战(上)

《申报》上的常熟——奋起抗战(下)

《申报》上的常熟——常熟之狼(上)

《申报》上的常熟——常熟之狼(下)

《申报》上的常熟——天亮前夕(上)

《申报》上的常熟——天亮前夕(下)


常熟记忆
常熟古城、常熟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