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微博“常熟记忆”是我的日记本,即时记录所见所闻所思……每个月将微博内容整理成公众号帖子,算是“笛笛不休、拍记常熟、闲情雅趣”的补充。
1月1日:每年元旦,单位二十多年传统登山活动,从言子墓溜达到维摩山庄,我也每年上山溜达这一次。回顾过去的2024年,除了上班、睡觉、过日子,剩余时间大多用在“常熟记忆”自媒体上:公众号全年发帖306篇,原创率约80%;撰写文章约4.6万字(含市井杂记、笛笛不休),不包括图片帖文字说明。微博全年发帖564篇,全部原创图片、约3万字。盘点常熟城区面馆110家、馄饨店70家、大饼油条店27家,另有点心店80家、蒸菜馆10家、羊庄(含乡镇)20家,为《常熟记忆2》积累素材。
1月4日:早晨空腹去南门坛上、1953文创园兜了一圈,回程时觉得肚子饿,就进了去年开业的某面馆,白汤虾仁鱼片加生煎大排,味道确实不错。但看到旁边的老伯往面碗里弹烟灰,我顿时觉得不爽了,等他走后赶紧拍照。为了发帖第一次拍这么恶心的照片,这种现象在常熟面馆中其实很普遍。虽然老话说“眼不见为净”,但我的习惯是如果看到,以后就再也不进那家面馆了,我不想用别人的烟灰缸当面碗。
1月4日:南门坛上原五芳斋店址的星龙海鲜,是南门坛上开街第一批进驻的餐饮店家,在坚守了六年之后,乔迁至一号桥西南的“1953科技文创园”。星龙海鲜是温州连锁海鲜店,有温州和浙江同乡捧场、生意一直蛮好,不过时间一长缺憾也越来越明显,主要是停车难,其次……我的亲身经历,有一年寒冬去星龙海鲜吃饭,觉得店堂里很冷、还有点风,问大堂经理,无耐地回答:“这种房子,空调再猛也打不热。”旁边长乐茶馆刚刚翻建好,原主人叶康先生评价:“三层改成二层,有些东西是硬装斧头柄。”这类新建老房子是一样的情况,老式木门窗、地板房已经不适合现代需求了。往后夜晚的南门坛上大菜场将恢复宁静,司农世间荒早已注定,招财进宝不是他的擅长。
1月5日:尝试南门坛上得意楼淮扬早茶,点多了吃不完。
1月5日:金沙江路邮局外,又到生肖邮票首发时,大清早排队的老邮迷们。二十多年前新邮开始打折,邮资明信片疯狂抛售,我就预料邮票会像电话磁卡那样被市场抛弃,表面看是实用性逐渐消失,根源上是诚信丧失。邮票就是钞票,五六十年前有些地方能当辅币使用,之后印刷厂开始出老千了。上世纪末玩过几年邮票,还买过些非洲小国家的邮票,便宜……
1月6日:两只被同事们呵护的狸花厂猫
1月7日:腊八早晨,气温1度,体感0度。
1月8日:衡山路116号(融和制面斜对面)阿标羊肉面,去年九月开业,老板台州人,据称擅长红烧羊肉,连续三个多月搞抖音团购,20元白切羊肉面仅售12.8元,今年元旦后“家里有事急转”。
1月8日:三九进补三宝汤,黄芪、枸杞、西洋参。
1月9日:十二年前开始常年光头省了理发钱,个人清洁消费,只剩下深秋至初冬的泡澡擦背。大浴场太远不方便,也不喜欢穿着短衫裤在里面晃荡,因此走路五分钟就到的小浴室是我的首选。这种门脸不显眼的小浴室,来洗澡的都是熟客,绝大多数是中老年人。我基本上每周去一次(其余在家洗),花钱并不多,洗澡20元、擦背15元,好几年没涨价了。昨晚听擦背师傅抱怨“生意不好”,就边享受他的暴力砂皮,边和他聊,向多年老顾客吐槽,他没有顾忌:以往目前季节他每天能擦四五十个背,临近春节更是忙不过来,而这段时间每天只有二十来个……消费降级,渐入寒冬,才八点钟的浴室里,就基本没有人洗澡了。
1月11日:三十年前师傅常说:喜欢啥就做啥的奴隶!那时他训的信鸽,参加兰州放飞比赛;他孵化的小金鱼,送到醋库桥寄售。我从九年前有个小院开始种花,才深刻体会他这句话的哲理,现在对满栏的藤本月季是又爱又恨。今天忙了三个钟头,给蓝色阴雨修剪、绑扎、换土(一半新培养土)、施肥(5斤羊粪、2斤骨粉、2斤草木灰),折腾得腰酸背痛。蓝色阴雨属于小型藤本月季,三年前栽入大瓷盆中,并搭起花柱架,爆花时节甚是漂亮。去年长势逐渐衰弱,肯定是土壤板结、根系满盆所致,解决办法只有翻盆,不过想到工作量就怕,左拖右拖到了三九天。大瓷盆其实不适合种花,植株根系撑满后很难挖出来,如果要翻盆只能把盆砸碎。
1月13日:三九第六天,现在天气软件显示0度,我挂在室外的温度计读数3度,荷花缸里没有结冰。今年冬天不太冷,去年这段时间可是冷得嗷嗷叫,荷花缸里撬出来的冰块有两寸厚。
1月14日:一觉醒来,就看到热心读者发来公众号短信,告知了昨日《1953》帖子中,我在待拆南桥湾拍到的徐先生的联系方式。虽是三九寒冬,但心中顿感暖意,做纯娱乐自媒体的乐趣,就在于此。这个周末就给他送去,照片在我相机包中放十四年了,磨损得有点旧气了。相机包里还有二十多张没送出去的照片,都是十年拍的,估计都要跟到我终老了。
1月14日:微博违规,因为“呶弟”二字,直接限流别人看不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小红书违规,因为疑似公众号推广,系统发消息提示,小鸡肚肠小家排气。
1月15日:2025年第一杯奶茶,感谢中国好同事!
1月15日:“常熟记忆公众号”2024年度回顾,很欣慰能有3868个常读粉丝,没想到每个帖子编辑平均预览12次,从素材准备到发表要花费多少时间精力啊!自找的寻开心方式,至少再坚持三年。最后,感谢经常互动、留言的朋友们!
1月18日:琴和家园送照片,十四年前印的照片终于物归原主。78岁的老徐性情开朗,一见如故、合影留念,完美!
1月20日:苹果天气搞错了吧?今天大寒,大清早就15度?
1月20日:昨天晚饭吃得少,睡觉前肚子就饿了。今早骑车出门肚子咕咕叫,就在衡山路香缘面馆吃面,白汤青椒肚丝外加葱油鸡,2025年第一碗炒浇面,味道不错。上班顺路世茂区域诸多面馆,除了这家,还推荐衡山路融和制面、青城山路四季面馆,其他店家不是不好,只是味道或质量不太稳定。
1月20日:我吃络活喜十年了,从来不担心会买不到,不过为了省事,习惯常备三个月的用药。但是万万没想到,前些天络活喜竟然断货了,多家药店都解释说与集采有关……恰巧我的存货只剩一个多月,这可把我急得,实在不行准备网购。昨天终于听说有售了,赶紧跑去要买三大盒(4板、28天量),却被告知只能买一大盒或四小盒(1板、7天量),而且药还涨价了。好说歹说最后我不用医保卡,也只买到了两大盒,降压药又不是安眠药,难道是为了我的生命安全,怕我几十粒药一把吞了?以史为鉴,从六十多年前买不到粮食,到四年前买不到感冒药,主要责任不用怀疑肯定在镁芳,次要责任是临时工好心办砸了事……总觉得这事又是一盘大棋。
1月21日:对世界名著的了解,都来自电影、电视,甚至连环画,事实也证明歪果药治不了钟果感冒。听说过长篇小说《百年孤独》,但要看到蓝弧兄的奈飞版观后感,才知道故事发生在拉美。
1月22日:叼盘难得说了次人话,但总感觉及踩是盘大其,季画升遇郑册还在延续,多咔掉些老滴,小滴比例自然提高,网上还有神评论:输掉患者,社保医保双赢。至于便宜得无法理解的锅铲要,常熟老人都知道折本生意没人做、便宜没好货,例如面馆九块九的大排绝对不是新鲜肉。越来越多的行业不顾底线的低价低质,全社会拼夕夕化趋势堪忧。
1月23日:农历腊月二十四,常熟传统节日“廿四夜”,民间习俗吃馄饨糰子,我今天的早饭和慢头点心。
1月24日:昨晚剩下的馄饨,煎脆了当早饭。
1月25日:过红旗桥即右转,沿东市河骑到底,弄口对面就是农资公司经营部(平桥街36号),这里出售的农药肥料种子,价格公道保证质量,石硫合剂一包3.5元,足够清园了还嫌多。本月没有拍南门,今天去也没带相机,因为实在没啥好拍的了。保护整治工程基本结束,高大上的历史文化街区愿景,基本上被“烟火气”说辞掩盖,其实南门还是那个南门,就像鲁飚还是那个卢飙一样。是该让位给新媒体人了,用英语推荐歪果友仁来南门坛上,那里的熟食既好吃又便宜,但是质量……最后多句嘴,南门坛上热闹虽然是传统延续,不过最大原因还是管理宽松,方塔商圈近年横竖兴旺不起来,如果能改造一下琴川菜场,再沿用南门坛上的管理方式呢?
1月28日:锁澜路秃头羊肉面馆过年休息三天,往年春节连续营业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