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兆言 | 玩音乐

文摘   2024-11-06 17:04   福建  

《音乐爱好者》创刊四十五周年| Musiclover 45th Anniversary










编者按





Music

Lover

Since 1979


四十五年,岁月如歌,音乐常新。

2024年,《音乐爱好者》迎来了她的四十五岁生日。四十五载春秋,我们与音乐相伴,与热爱同行,与读者同频,共同见证了音乐世界的风起云涌与繁花似锦。

为了庆祝这一历史性的时刻,《音乐爱好者》编辑部特别策划了一系列经典文章的回顾。这些文章不仅记录了音乐的辉煌,也见证了时代的变迁。让我们一起在文字中重温那些不朽的旋律,感受音乐与文学交织的魅力。




我于音乐是门外汉,所谓五音不全。不过有了个怪毛病,就是写作时,耳旁一定要有音乐。音乐伴奏对我有特殊功效,犹如瘾君子嗜烟嗜茶。


喜欢音乐实在不值得一说。音乐是个美好的东西,谁都会不由自主地喜欢。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神话,诸如奶牛听音乐产奶量增高,母鸡听音乐多下蛋,音乐可以治病。喜欢音乐没有任何意义。倒不是不愿附庸风雅,说了白说的话最好别说。爱听音乐绝不是什么例外,就好比人爱吃,爱玩,爱看电影。不爱吃,不爱玩,不爱看电影才是例外。人真要想发表声明,应该宣布一些属于例外的东西。比如理直气壮地宣布自己不喜欢音乐。


叶兆言


我最早接触外国音乐,是在1974年。和我的文学起步一样,我染上听西洋古典音乐的习惯,都是受堂哥三午的影响。三午在那年买了架老式的大圆盘的磁带录音机,一头扎进音乐的海洋,到处打听磁带唱片行情。那是一种现在已完全淘汰的录音机,用的是老掉牙的电子管,沙沙的噪声不绝于耳。记得当时一起玩音乐的有翻译家傅惟慈,业余诗人毛头等。只要一听说哪儿有好磁带,兴奋得就像过节,立刻用自行车驮着笨重的录音机去翻录。

那时候听的都是古典音乐。交响乐之外,便是意大利歌剧。手头备一本丰子恺的《世界十大音乐家》和《音乐家辞典》,一边听,一边按图索骥地对号。对于音乐,至今为止,我仍然说不出什么名堂。只记得当时听得愉快,认认真真坐在那,像小孩子吃冰棒,像好纯情好纯情的姑娘看言情小说,全心全意地喜欢和当真。这种愉快的感觉一直延续到现在。一闲对百忙,再也没有比这更好的享受。人坐定了,放一盘中意的磁带,烦闷时可以出口恶气,疲劳时能够解乏。音乐使人摆脱了孤独感。尤其是在写作期间,万籁俱寂或者噪声袭耳,有时思如泉涌,来不及写,有时江郎才尽,写不出一个字,惟有音乐声在空气中汩汩流动,好像有群小天使在身边飞来飞去,你终于感到自己并非孤立无援。


叶兆言


玩音乐,最好是身临其境,干脆自己就去做个音乐家。其次当票友,虽不下海,能拉会唱其乐无穷。再次是听客,譬如我,就那么老老实实坐在那,认认真真地听。我在音乐方面的素养低得不能再低,先天不足,后天失调,记忆中我似乎没上过什么音乐课。我的少年时代和“文革”的急风暴雨紧密联系,在学音乐的最好年龄,我因为父母双双突然进牛棚,差一点成了小流浪汉。当时,有几口饭吃就很不错了。

我最害怕的是这样的斥责,那就是你既然不懂音乐,不会玩乐器,不识五线谱,干吗还要听音乐。这是最击中要害的打击,我难免无地自容。好在我没有不懂装懂。喜欢音乐是人的一种天性,音乐并不只是音乐家的专利。就仿佛吃并不只是厨师一个人的事,不是美食家,照样要吃美味佳肴。我常常听到一些绅士般的人物在比音响设备,在比彼此收藏的激光唱片。有些人常常把“这机子哪能听,这带子哪能听”挂在嘴上,他们的耳朵比一般人高贵,像喜欢名牌衬衫一样喜欢名牌音响制品,乐曲本身反而显得并不太重要。好是没有底的,依我的傻想法,当我们真需要音乐的时候,当我们的心灵已经随着乐曲在颤动,那熟悉的旋律不断反复,有一点沙沙声,高音或者低音区有那么点小小失真,又有什么大不了。


(本文节选自《音乐爱好者》1991年1月号《玩音乐》,作者:叶兆言)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音乐爱好者》电子杂志


线


《音乐爱好者》创办于1979年,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音乐专业期刊,现已开设官方微信公众号和官方微博,欢迎关注!
广告合作请联系:13918859901(微信同步)

欢迎扫描二维码加入《音乐爱好者》读者俱乐部ll群,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分享音乐



更多精彩
请关注2024年10月号《音乐爱好者》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购买



订阅2025全年杂志请点击



关注公众号
让你离高雅更近一点

音乐爱好者Musiclover
经典音乐的推广与普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