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汉斯利克与布鲁克纳的论战

文摘   2024-10-25 19:35   中国  


为你打造优雅精致的音乐生活方式| Musiclover




编者按

🎵

2024年是奥地利作曲家布鲁克纳两百周年诞辰。《音乐爱好者》面向广大读者开展了征文比赛,请大家聊聊心目中的布鲁克纳和他的音乐。本次征文活动自启动以来,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爱乐者的积极参与。本月我们将特设“纪念”栏目,与大家一起分享由《音乐爱好者》编辑部精心挑选的优秀文章。从这些满溢着创意与才华的文字中深刻地感受读者们对布鲁克纳的热爱,以及他的音乐在国人心中的地位,并认真聆听与思考布鲁克纳作品中所具有的哲学性。






十九世纪的德意志处于新旧交替的激荡期,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和保守主义等各种思潮涌现,冲击着传统的思想文化。爱德华·汉斯利克作为音乐评论家,对作曲家及其作品的意见和立场引导了当时社会的舆论走向。他将音乐分为“纯粹”与“非纯粹”两类,认为语词、脚本、曲名、标题内容等属于将音乐与日常生活的情感相联系的范畴,但此种联系是在不纯粹的基础上产生的,应当置之不理或予以反对,而“器乐音乐”应是音乐艺术唯一、纯粹且绝对的表现形式。在汉斯利克看来,音乐是“乐音运动的形式”。


在初期,汉斯利克非常认同布鲁克纳的作品,但这种良好的开端却在《第三交响曲》发布后被彻底打破。1877年,布鲁克纳的《第三交响曲》在维也纳上演,布鲁克纳亲自登台指挥,却遭遇台下阵阵嘘声,维也纳音乐学院的院长离席而去,演出结束时现场观众寥寥无几,仅剩包括布鲁克纳的学生在内的二十余位观众,这让布鲁克纳沮丧万分。或许是因为作品中某种荒凉的管弦乐色彩、异质材料非常规地并置,或许是因为其巨大的篇幅,又或许是因为他公开表明了对瓦格纳的敬仰而无意中成为瓦格纳与勃拉姆斯的追随者尖锐冲突的焦点,维也纳听众对这部作品不感兴趣。汉斯利克也对《第三交响曲》进行了强烈批评,他认为这部作品没有表达出丝毫的意蕴,让人无法理解且捉摸不透,并指责布鲁克纳将贝多芬与瓦格纳的音乐揉捏在一起,最终又屈服于瓦格纳的音乐风格。他完全不能理解布鲁克纳的音乐思维,称其是“一个神经质的小乡巴佬”,认为他的交响乐是支离破碎的,是古典与浪漫的“大杂烩”。正是这次评论的发布,使布鲁克纳此后的音乐创作道路雪上加霜。在当时,音乐评论家发表的言论能够左右听众的音乐审美,对音乐家的影响格外大,因此汉斯利克的言论给布鲁克纳带来了难以言喻的伤害。

爱德华·汉斯利克‍‍‍


虽然布鲁克纳宏大新颖的曲式受到了抵制,但是他并没有放弃自我,仍然坚持自己的创作风格。在交响曲的构建中,他既遵循传统的作曲技法,又在古典音乐语言的基础上吸纳浪漫主义的潮流,进一步向“新德意志学派”靠拢。通过多种对位手法的运用,他为音乐主题赋予了更加多变的灵动性,将不同的乐思进行逻辑性的展开。此外,布鲁克纳还将自己的思想和生活经历融入交响曲中,展现了他对人生乐观的态度和坚定的信心。在汉斯利克评论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布鲁克纳的作品几乎无人问津,上演的作品也没有溅起任何水花,这对本来事业发展就缓慢的布鲁克纳来说无疑是一个强烈的打击。

汉斯利克对布鲁克纳的攻击不仅源于布鲁克纳的作品,更重要的根源来自瓦格纳。汉斯利克十分反对与厌恶瓦格纳,他无法接受瓦格纳的音乐形式。而瓦格纳在歌剧《纽伦堡的名歌手》中将汉斯利克讽刺性地描绘成“贝克梅瑟”的举动,无疑加深了两人之间的敌意。布鲁克纳作为瓦格纳的支持者与崇拜者,自然而然地成了汉斯利克批判的对象。


瓦格纳与布鲁克纳


十九世纪下半叶,维也纳音乐圈迎来了勃拉姆斯与瓦格纳两大派别的争论。自由主义者特别强调世俗性和非宗教性,这些问题在勃拉姆斯与布鲁克纳的支持者中表现得极为突出。作为瓦格纳的崇拜者,布鲁克纳深受瓦格纳的影响。不过,从创作倾向与体裁方面来看,布鲁克纳与瓦格纳的音乐存在显著差异,真正吸引布鲁克纳的应该是瓦格纳音乐中独特的管弦乐配器与空间效果构建出来的交响辉煌和宏伟气魄。

作为瓦格纳的对立面,勃拉姆斯也与布鲁克纳有着微妙的关联。布鲁克纳擅长的交响曲体裁同样是勃拉姆斯擅长的领域。由此,勃拉姆斯派的音乐评论家认为布鲁克纳在故意与勃拉姆斯作对,从而对布鲁克纳抱有强烈不满。不过,这些对布鲁克纳的批评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布鲁克纳的知名度得到了提升。


(本文节选自《音乐爱好者》10月号《汉斯利克与布鲁克纳的论战》,作者:杨斯涵)


阅读更多好文,请点击👉《音乐爱好者》电子杂志

线


欢迎扫描二维码加入《音乐爱好者》俱乐部II群,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分享音乐


购买2024年10月纸刊请点击


订阅2024全年纸刊请点击

关注公众号
让你离高雅更近一点

音乐爱好者Musiclover
经典音乐的推广与普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