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 | 声音带给我的

文摘   2024-11-18 17:22   上海  

《音乐爱好者》创刊四十五周年| Musiclover 45th Anniversary










编者按





Music

Lover

Since 1979


四十五年,岁月如歌,音乐常新。

2024年,《音乐爱好者》迎来了她的四十五岁生日。四十五载春秋,我们与音乐相伴,与热爱同行,与读者同频,共同见证了音乐世界的风起云涌与繁花似锦。

为了庆祝这一历史性的时刻,《音乐爱好者》编辑部特别策划了一系列经典文章的回顾。这些文章不仅记录了音乐的辉煌,也见证了时代的变迁。让我们一起在文字中重温那些不朽的旋律,感受音乐与文学交织的魅力。




音乐,从字面上看,大约可以理解为声音的快乐;从名词的角度理解,就要复杂许多。这不关我的事。我只管声音带给我什么,声音让我感受到什么。我想最原始的音乐大概是人用自己的器官或者借助一些别的什么东西来模仿大自然的声音。大自然的声音有悦耳的有难听的,好听的就令人乐,好听的声音就是音乐。我小时候在田野里放牛时,骑在牛背上,听到头顶上的鸟儿哨得很好听,哨得很凄凉,天像海一样蓝,蓝得很悲惨。听着鸟儿的哨,我那个小孩心悲悲切切的,感到有一种难以说清的对世界的恐惧,但这种感觉又是幸福的。所以好听的声音并不都给人以欢乐,音乐实际上是唤起人的心灵之湖波澜荡漾的声音。黄牛的鸣叫,老牛哞哞唤小牛、小牛哞哞找老牛,这些牛叫也让我心里又宽又厚地发酸。还有风的声音,春雨的声音,三月蛙鸣夜半的声音,都如刀子刻木般留在我的记忆里。

后来就听一种叫茂腔的地方戏,调子一律悲凄凄的,很深刻。紧接着又听样板戏,那节奏感能让我的腿不由自主地抖动,但这些曲儿不能动人的心湖。又后来到了1977年初,那时我在黄县当兵,黄昏时分,遍地都是残雪和泥泞,团部的大喇叭里突然放出了《洪湖赤卫队》的著名唱段《洪湖水浪打浪》,我感到被一股巨大的、凄恻的暖流包围,朦朦胧胧地感觉到:一个充满爱情的时代即将开始了。这歌声把我拉回了童年。“二呀么二郎山高呀么高万丈”更把我拉回了童年,炎热的夏天的正午,在荒草甸子里,在牛背上,蚂蚱扇动翅膀飞舞,用葱叶到井里盛水喝,井里浮着青蛙。一支歌能牵出一个逝去的童年。

莫言

我听音乐并不上瘾,不听也行。京剧之类的,那一板一眼的节奏,能与我的笔合上拍。西洋的也能。有一段时间我戴着耳机听着声音写作。写着写着就不知道听什么,只感到有一种力量催着笔走,十分连贯,像扯着一根永无尽头的线,但磁带不是无穷长,这很讨厌。关于音乐的很多东西我能感觉到,但无法用文字表现出来。我看过一本苏联小说《真正的人》,那里边有一个飞行员试飞新战斗机下来,兴奋地说:“妙极了,简直是一把小提琴!”我快速写作时有时候会产生演奏某种乐器的感觉,尽管我不会演奏任何乐器。我经常在音乐声中十个指头快速地敲击桌面,好像耳朵里听到的就是我敲出来的。我想象着一架钢琴。尽管我不会跳舞,但我经常一个人在房间里随着音乐胡乱跳动,每一动都合着拍子。


音乐实在是太复杂了,在专家们眼里可能又很简单。我对音乐一窍不通,但我的确享受过声音带给我的快乐,快乐在这里是共鸣、宣泄的同义词。大概没有什么音乐是让人欢笑的,让人欢笑的音乐我认为是无聊的,就像能让人欢笑的小说是无聊的一样。欢笑本身又很复杂,我基本上明白艺术这玩意儿是怎么回事,但说不出来也不愿意费劲去说。不说出来,但让你明白,我想这就是音乐。声音比音乐更大更丰富。声音是世界的存在形式,是人类灵魂寄居的一个甲壳。声音是人类与上帝沟通的手段,有许多人借着它的力量飞向了天国,飞向了相对的永恒。


(本文节选自《音乐爱好者》1992年2月号《声音带给我的》,作者:莫言)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音乐爱好者》电子杂志

1130日周六10:15直播

《音乐爱好者》杂志创刊45周年庆典
特邀 余隆、王健、严锋、王勇

分享“我与《音乐爱好者》的故事”


点击下方二维码

预约直播



福利惊喜享

为庆祝《音乐爱好者》创刊45周年,2024年11月15日至11月30日期间,订阅《音乐爱好者》2025年全年刊物,可赠送纪念帆布包一个。
全年期刊原价:336活动价:288


订阅2025全年杂志请点击





线


《音乐爱好者》创办于1979年,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音乐专业期刊,现已开设官方微信公众号和官方微博,欢迎关注!
广告合作请联系:13918859901(微信同步)

欢迎扫描二维码加入《音乐爱好者》读者俱乐部ll群,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分享音乐



更多精彩
请关注2024年11月号《音乐爱好者》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购买


关注公众号
让你离高雅更近一点

音乐爱好者Musiclover
经典音乐的推广与普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