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学人茶座丨生态文明社会工作的理论视角和实践取向

职场   社会   2024-10-31 17:21   北京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必须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

社会工作一直以来都是将“人在环境中”作为自身实践的基本出发点,但从未将这个“环境”与自然环境相联络,甚至有意识地排斥了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具体关联,转而更加关注社会环境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从而导致了在社会工作近百年的发展史上呈现生态环境要素缺位的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外社会工作实务界和理论界逐渐将生态环境要素纳入社会工作的实践和研究范畴,掀起了社会工作生态范式变革的序幕。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近40年的专业社会工作发展过程中,沿用了国外20世纪绝大多数的实践和研究成果,逐渐统一了社会慈善的社会工作、社会治疗的社会工作、社会福利的社会工作和社会治理的社会工作四种取向的实践路径。然而,生态环境在我国社会工作的实践和理论中,仍然处于缺位状态。本文尝试分析生态文明社会工作的发展方向,期待生态文明社会工作能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添砖加瓦。
01
“大社会工作”背景下的生态文明社会工作



首先需要回答的问题是,在“大社会工作”时代,这个“大”是否涵盖、如何涵盖生态文明社会工作。有不少学者针对中央社会工作部的成立,提出“大社会工作”概念。然而,学者们在回应“大”的问题上,优先将中央社会工作部的职能定位与专业社会工作之间的关系作为基本判断标准。笔者认为,不管如何讨论,更“大”的生态环境范畴可以也应该成为“大社会工作”的关注点。

但是,行业内为何较少研究生态文明领域的社会工作?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我国近40年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中,其知识体系架构已经基本确立并固化,不管是专业教科书体系、学校课程设置体系、学生实习实践体系,或是职业资格考试体系均未将生态环境要素纳入其中,这就导致了生态环境要素“天然”被排除在专业社会工作领域的关注点之外。另一方面,以往和现在的社会工作职能部门并未将生态环境作为基本要素纳入其中。不管是过去的民政系统还是现在的党委社会工作部,更多关注的是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问题,生态环境和与之相关的问题则由其他具体职能部门进行管理和负责,因此,生态文明社会工作也未被纳入社会工作的政治话语体系。

然而,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也是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新时期,应该重视将生态环境要素逐渐纳入社会工作的教育、实践和理论体系,将生态文明社会工作纳入“大社会工作”的范畴。针对上述问题,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回应。

一是生态文明社会工作如何成为专业社会工作教育、实践和理论体系的范畴。我国社会工作的教育、实践和理论虽然经过了40年的发展,然而相比国际社会工作的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经验而言,还是比较年轻的,需要在应对各种社会问题的具体实践中不断反思自身知识结构不足的问题,强化教育知识更新,逐步将生态环境的要素纳入整个专业教育、实践和理论体系中来。

社工行业专家学者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某古树下讨论乡村社区可持续发展策略
二是生态文明社会工作如何参与到“大社会工作”的实践领域当中。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个基本目标和基本理念,应该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有所体现。社会工作作为一项关于人和社会如何发展的工作,需要将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和理念也纳入其中。新组建的社会工作部,其职责包括基层社会治理、信访、人民意见征集、“两企三新”党建、行业协会商会党建等社会建设的多个方面,需要针对社会问题的成因和影响以及如何应对展开工作。生态环境问题本身具有明显的社会特征,包含生态环境改善、生态环境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等内容的生态文明社会工作,可以逐步参与到“大社会工作”的实践领域中来。
02
生态文明社会工作的理论要求



实施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社会工作,需要将生态文明的理念、目标和要素融入专业社会工作教育、实践和理论体系当中。其中,更新传统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体系是一个重要方面。

第一,重新审视中国社会发展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国改革开放前30年的发展实际上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基本代价的粗放式发展,由此造成了中国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基本矛盾。社会工作实践的首要任务是建立关系,生态文明社会工作需要重新构建一种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关系,以及在生态环境的结构性约束之下,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和谐相处的基本关系。

第二,重新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工作伦理基础。传统社会工作的伦理更倾向于社会正义的表达,而西方生态、环境与绿色社会工作在颠覆传统社会工作基本范式的过程中,试图将环境正义、生态正义等理念作为看待人与自然关系重构的伦理基础。在具体实践中,我们应该谨慎使用这些伦理概念,不然有可能陷入过度环保和环保至上的误区。我们需要综合考虑人类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两个问题,将“生态-社会”复合型正义作为基本伦理要求,并在实践中重视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两个维度的综合性特征。

第三,在理解中国文化、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关系的基础上讨论生态文明社会工作理论。我国的文化体系和社会组织方式不同于西方社会,因此需要在具体实践中理解生态环境与之发生的互动关系,从而构建一种普遍性生态文明社会工作知识与地方性生态文明社会工作知识相呼应、相结合的中国生态文明社会工作知识系统。

贵州省黔东南州的村民展示苗族蜡染非遗传统技艺
第四,构建感性与理性双重体验的社会工作目标。从事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工作者应该具备对生态环境的感性关怀能力,只有爱自然、爱生态,才能具备传播这种感性关怀的能力;同时,社会工作者还需要有理性审视和理性反思的能力,在需要的时候从一个感性个体转变为一个读懂相关政策、掌握各种实践知识、能够为服务对象赋能的理性沟通角色。
03
我国生态文明社会工作的实践取向



结合传统社会工作关于社会慈善、社会治疗、社会福利和社会治理的取向,分析我国生态文明社会工作实践方向,笔者认为可分为生态治疗取向、环境治理取向、社会福祉取向和社区动力取向。

生态治疗取向偏向于运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将生态环境的要素融入心理行为疗愈当中。这种取向不仅需要疗愈有心理和行为偏差的个人,更需要将人的心理和行为回归到美好的自然环境中,重构个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环境治理取向偏向于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和预防的过程。针对生态环境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介入,社会工作者需要具备关于生态环境、政策解读、资源整合、关系处理等多方面的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目标在于重构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社会福祉取向更关注在生态环境问题和生态环境结构性要素之下的弱势群体以及其他人群的福祉问题。特别是在气候变化、土壤破坏、自然灾害等各种环境问题和生态结构下,关注人的福祉取向,其中包括社会慈善、社会救助、社会发展、志愿服务等多方面的问题。

社区动力取向主要以社区建设、社区治理和社区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社会工作者以社区为服务单位,建立儿童与生态环境、老人与生态环境以及社区其他居民与生态环境的友好关系,将社区生态营造、社区生态建设和社区生态治理的理念和方法融入其中,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社区。

研学的孩子们体验苗族打糍粑活动

生态文明社会工作既是一种实践理念,也是一种服务方向,它强调的是如何运用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达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需要从社会工作教育、理论和实践多个维度进行重新审视。

(作者系贵州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贵州社会建设研究院研究员、贵州省社会工作协会秘书长)

更多前沿研究,点击这里订阅《中国社会工作》

来源:《中国社会工作》2024年9月上刊,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往期推荐




中国社会工作:从自由探索时代进入命题答题阶段

区(县)党委社会工作部运行的结构制约及其破解之策

END


微信/杂志责编:李海雁

制作:谢霄
审校:夏学娟
审核:许娓



在这里,了解社会工作全行业发展

喜欢本文,点分享在看哦!

中国社会工作
国家级社会工作专业指导刊,全国社会工作行业影响力媒体,权威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分享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