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婆罗门化~雅利安佛教

文摘   小说   2024-07-21 10:28   北京  

    大乘佛教提出的“缘起论”与婆罗门的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婆罗门至上的三大纲领针锋相对,缘起论反对婆罗门的苦行,祭祀和“灵魂说”,从根本上否定了吠陀的权威。


  “缘起论”归纳起来有四个重要论点:(一)“无作者义”,即无造物主;(二)“无我”,即一切生物无非是物质和精神的聚合体,刹那依缘而生灭者,找不到独立的自我存在;(三)“无常”,即宇宙一切现象都是互存的关系,刹那生灭;(四)因果相续,即一切现象没有不是刹那生灭的。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是佛教对宇宙万物的最终解释,是一切法的总则,“涅槃寂静”、“有漏(烦恼)皆苦”是佛教的世界观,佛教不承认灵魂(自我),但是却同意“业”和“解脱”,佛教与耆那教都承认自然律。


  印度教(婆罗门教)的梵是“宇宙精神”~大我,与自我(灵魂)是“小我”,二者一体,是超言绝象的存在,但均属真实,自我的灵魂本态本不苦,是常有的平静和欢乐,只要通过舍弃和达摩(正法),摆脱业的束缚,就可以跳出轮回,实现进入天国的最高理想。


  印度教的解脱简单易行,即是不计“业”的得失,仅仅履行社会的职责而已,而佛教的大乘“空宗”的解脱之路,把体验世界的虚妄做为最高的追求目标,却难得以实现,所以就要出世,饱尝长期智慧、精神、心理的历练,密宗甚至通过肉欲体验“大乐”~这项顶级修炼,列入修行之中。

  婆罗门教(印度教)与佛教一直相互对立,尤其是佛教反对吠陀经典的言论与态度,为婆罗门教坚决不可容忍。


   佛教在与婆罗门教的论战中,佛教发展了“因明术”以及“形而上学”,两教各有其古老的思辩的逻辑和辩论术,佛教的产生就根植于古老的婆罗门教盛行的土壤之中,必然具有共通性,但作为婆罗门教的对立面,两教的对抗性,远远大于共通性。


  历史上,佛教从未成为印度的国教,即使阿育王在他统治印度的后期,皈依了佛教,弘扬佛教,佛教也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教,阿育王也从来没有压制过婆罗门教。


  孔雀王朝之后,强大的中央王朝不再,各地王朝更替频繁,佛教遭到排斥,虽然得到某些地方土王的护持,但是佛教在印度,一直不断的受到各种各样的冲击和磨难。


  随着佛教与婆罗门教的争辩,婆罗门大量渗入佛教,并取得主导地位,佛教与雅利安人的婆罗门教更为近似,创立了千年之后的佛教,反而被繁复的思辩和庞大的神灵体系所淹没了。


  以龙树的中观派为代表的“空无”理论的大乘佛教,认为事物永不真实,而佛陀也由“师尊”、“佛”变为虚与世界的唯一主宰~“神”。


   大乘佛教开始越来越多的干涉世俗生活,“入世”之说和提倡内外调和,容纳多种信仰,把“权宜”、“方便”一些临时的不得以的做法,提高到与佛教教义、原则并重的地位,离早期佛教的原旨越来越远。


   于是大乘佛教出现了三世、四世、七世佛之说,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成为现世佛,佛教中最高的新教主“大日如来”被创造出来,佛陀的“三身”~“法身、化身、报身”说,把大乘佛教本体论与偶像崇拜紧密的结合起来,把佛塑造成至真至善、至高至尊、全能全知,甚至具有拯救众生的救世主的品格。


  这使得佛陀在纯宗教领域的形象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大乘佛教信徒在固有自做自受的“业”报信条上,又增加了对外的神力的信仰,人的命运不仅决定于自己的业力,并且需要决定于佛陀所加持的神力。


  大乘佛教在同时期,产生了“高”于小乘涅槃的“菩萨行”之说,因而又产生了众多的菩萨,大乘佛教以至密教万神殿中,又摄入了几乎所有婆罗门教~印度教众神,成为佛教的护法。

   面对大乘佛教的咄咄逼人之势,婆罗门教进一步充实其神学理论,继《吠陀》、《奥义书》等经典之后,又推出了《罗摩衍那》与《摩诃婆罗多》两大史诗,宣扬理想的和平盛世,以仁爱平等的理念,冲淡种姓的氛围,建立起完整的神学和道德体系。


   婆罗门教用思辩取代了繁琐的“祭祀万能”,宣称“梵我如一”是最高的人生目标,另一方面又树立起“梵”的人格化大神~“罗摩、克里希纳”,供人膜拜,《往世书》也纷纷问世,把佛陀列为毗湿奴大神的第九个化身,用以贬低佛至高无上的地位。


  同时制定出强化婆罗门统治,和巩固种姓制度的严酷的《摩奴法典》,这也表明了婆罗门教的复杂、对立与多样性的特征。


  佛教的挑战加速了婆罗门教的改良,婆罗门教内的两大派,湿婆教与毗湿奴派,以及民间流行的母神崇拜的坦陀罗密教,在互相争斗中,也在互相整合。


  坦陀罗密教性力派的右道,被整合到“湿婆教”中,“湿婆教”与“毗湿奴派”取得了力量的平衡,逐渐整合为一体,公元八世纪,婆罗门教完成了向印度教的过渡,统一了湿婆教、毗湿奴派、坦陀罗右派的印度教,力量空前强大。


  而实行性放纵的坦陀罗左派,被排斥在印度教主流之外,成为秘密结社,不敢公开露面,坦陀罗左派,被建立在大乘佛教中观论上,而发展起来的密教摄入,成为佛教密宗的组成部分。


统一起来后,空前强大的印度教,面对同时期不断分裂的大乘佛教,要做出致命的最后一击。。


(未完待续)



纵横论天下
看历史,观世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