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分享几点关于职场的心得感悟:
1.为什么刘邦在沛县时,身边诸如萧何、曹参、夏侯婴、樊哙,乃至周勃等人,这些原本或是低级公务员,或是底层百姓的人,最后都能成为开国元勋?
很多人认为治理国家所需的人才,一个县城就能凑齐。
这种想法忽略了关键因素——时代给予的历练机遇。
尤其是跟随了刘邦这样的创业团队,哪怕起初资质平庸,待创业成功,就像企业上市一样,你也能成为一方诸侯,能力也会达到相应水平。
李云龙原本是个泥腿子,最后却能指挥师、军级别的部队,靠的正是在实战中一点一滴的历练。
在这个过程中,只要能存活下来,就有机会成为大将。许多军事家都是在实战中历练出来的。
没有历练机会,没有平台供你试错与尝试,何来强大的指挥能力和治国能力?
历练,本质就是给你犯错、纠错的机会。
刘邦起初常打败仗,经历多了,自然明白胜仗该怎么打。
他身边的夏侯婴、周勃,樊哙等人亦是如此,最终能指挥几万甚至几十万大军作战,靠的就是一路跟随刘邦积累的经验。
在历练过程中,若能举一反三、思考总结,并结合先进理论,就能较快成长为领袖。
对绝大多数人而言,才能都是历练所得,当然,不排除像韩信、卫青、霍去病这样极少数天纵奇才,仿佛天生就能指挥千军万马。
咱们的教员,为什么打仗极为出色,能取得前四次反“围剿”的胜利,比许多科班出身的军事将领还厉害?
关键就在于他不断在实践中历练,将对国情的深刻洞察、卓越的战略眼光与实战相结合,在一次次历练中总结经验,提升指挥能力,最终成就非凡的军事才能。
你再有才华,再有天赋,运气差一出场就挂了,或者在一个下行的行业里,基层的岗位上,没有什么历练的机会,这辈子只能成为一个平庸的人。
2.如何判断领导是在培养你还是在压榨你
前几天跟一个国企的朋友吃饭,他跟我抱怨,今年做的两个项目都没什么结果,其中一个眼瞅还有个把月就完工验收了,领导把他调走,所有材料交接给副手,而且这次评先评优,他那个副手因为项目有功,拿了优秀,让他郁闷得不行。
然后问我:怎么判断领导是在培养你还是在压榨你?
我说,这绝逼是在压榨你了。
领导是不是培养你,只需一条,他是不是为你的提拔铺路?尤其是体制内,其他都是扯淡。
评先评优是最明显的一条。
但核心还是看平时,是否经常带你参加更高层领导出席的会议或者饭局,并愿意给你发言的机会,让你表现自己,替你说话。
尤其是体制内,这就是你的历练机会。
如果连给你发言的机会,给大领导汇报的机会都不给,那么无论他对你说过多少好话,都是在压榨你。
有个段子怎么说来着,职场四个凡是:
凡是要你顾全大局的,你都不在这个大局里。
凡是要你不惜一切代价的,你就是这个代价
凡是鼓励你做的事,那是有坑等着你填。
凡是禁止你做的事,那是有好处不想给你分。
——说的狠了一点,但是挺好的,不狠不足以惊醒。比方说“事出反常必有妖”,如果理性地改成:“事出反常大概率有妖”,就没有那么提神醒脑了。
当然,你也要明白,绝大多数领导都没有意识和实力去培养人,很多时候就是觉得你可以多干活,就顺手多给你活干,对培养人一点都不上心,把工作应付好,就行。
或者他自己跟上级都没有什么私交和影响力,脚都没有站稳。也没有能力向上级推荐你,甚至为了内部人员的平衡,不会让你太露头,偶尔还会打压一下你。
比如,你这次让同事摘你桃子。
我们有个3000多人的子公司,效益一直都不错,今年新任命的一把手是个90后,你去看人家的履历,基本上一年都没有浪费过,全踩在“节奏”上。
这才叫培养,又培又养。
3.什么样的领导值得追随?
体制内,你基本上没有向上选择的自由,会遇到什么样的领导全凭运气,这是你端的饭碗决定的。
体制外,选择空间相对大一点。
我老同学,毕业前两年跳了好几家公司,但后来进了一家创业公司,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再动过。
用他的话说,他的老大,不修边幅,毛嘴脏话,开会抽烟,还丝毫没有边界感,经常晚上一两点打电话,让他改方案。
也没什么担当,遇到什么大事出了纰漏,就把他们几个痛批一顿。
私德也不怎么样,外面有小三,大老婆知道也不管。
但是,他一直跟着这个老大十几年,为什么?
原因只有一个,老大分钱的时候,是真大方,即便是最近两年效益不好,承诺的年终奖也一分没少。
而且,只要加班就给调休,比如,头一天跟着出去应酬喝多了,第二天就不用来上班了。
每次跟老大出去参加饭局,都很照顾,没有任何服从性测试倒酒陪酒什么的,给外人的感觉这不是下属,而是合伙人。
老同学说,他这个老大,“一身匪气”,创一代独有的“匪气”,好似刘邦。
很多人提起刘邦,总会说他是小混混出身,地痞流氓的形象。
但其实,这都是大家的刻板印象。
小混混跟小混混是不一样的。
你有没有想过,什么样的小混混能够让县三把手照顾,县监狱长经常请喝酒,县亿万富翁把女儿嫁给他?
而且说要起事,四乡八里,经商的,种地的,赶车的,杀狗的都听他调遣。
这是小混混吗?这是混混中的大哥啊!
最后分享跟本文有关联的文章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