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润今年的年度演讲结束了,不出意外,又有人开始发内容吐槽了,相信我,这帮人不是给你提供什么干货,而是为了

文摘   2024-10-30 23:32   河南  

今天为大家提供三个独特地看问题视角:

一、刘润今年的年度演讲结束了,不出意外,又有人开始发内容吐槽了。

相信我,这帮人不是给你提供什么干货,而是为了蹭热点,刷存在感。

一个真正的高手,倾注心血准备了4个小时的演讲,咱们应该好好吸收,多关注对自己有用的知识。

你非要跑去研究人家哪里讲得不好,那么,恭喜你跑偏了。

吐槽很容易,找到一个破绽就够了,但构建很难,需要全面考虑,填补100个破绽。

很多人就是为了刷存在感,找行业高手的漏洞,会让他们产生一种莫名的优越感。

但是,这种优越感是对个人成长毫无益处。

我在之前的文章提到过《习惯性反驳是一个人最大的愚蠢》,为什么?

因为很多观点,并不存在对错。

真正具有强势思维的人,首先是寻找和筛选对自己有价值的内容,他们看到一段文字,听别人说一段话,出发点不是反驳或抬杠,而是看别人输出的东西中有没有对自己有用的,有用的就听,没用的就不听。

六经注我,而不是我注六经。

作者再筛选,读者也要筛选。人生阅历不同,关注视角就会不同。

你已经付出时间阅读了,就不要再浪费精力吐槽了。

很多时候,一篇文章,一本书,一场演讲,能收获一句话,增长一个见识就很不错了。

老马每年买书看书最少也有50本,三分之二都没啥收获,剩下的三分之一里又有一多半,干货很少。

但我觉得这很值得。

真正的知识,尤其是与你匹配的真知灼见的真知,少不了你亲力亲为的筛选。

两月后,罗振宇的跨年演讲又要来了,我敢打赌,肯定还会有人吐槽。

很多人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尤其是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他们要么期望通过听一场演讲来扭转乾坤,要么希望演讲者能替他们痛斥大环境和政府的经济政策。

幼稚至极!

一个公众人物,在公开场合,他必须给人希望,必须给人信心,必须传播美好,必须相信会慢慢变好,绝不能唱衰!

悲观者永远正确,乐观者赢得未来,这也是大V必备的修养。

面对问题,具有强势思维的人,首先想的是找解题思路,而不是寻找安慰。

二、43岁上海女子沙白,因患系统性红斑狼疮20年不愿意终身依靠透析“苟活”,前阵子,在年近80岁老父亲的陪伴下,赴瑞士安乐死,这件事在网上不断发酵,引起了不少争端。

还是刚才说的,这种事情没有对错,很多媒体都是为了散播情绪,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对自身有什么意义。

有一个视角可以参考:

对一切现阶段无法治愈的患者,标准答案一概是“尽力先活着,等新技术”。


1919年左右,时任美国副总统14岁的女儿确诊糖尿病。这个病当时10~20年必死,唯一有效的拖延办法就是饮食控制,说白了就是饥饿疗法。


一天吃能多少?400大卡。大概是同龄女性正常摄入量的1/4~1/5。整个人饿得跟骷髅没两样。


结果事情迎来大转机,1920年发现胰岛素,1923年左右人工制造并上市。


这个饿了4年的女孩终于可以正常饮食了。最终活到了74岁,因为心脏病去世。


赶不赶得上新疗法,有时就是几年的事情。放弃等待就什么都没有了,拖着就是胜利,直到拖不过去那一天。

的确,技术的发展,不能以现在的逻辑来推断,有时候一旦越过临界点,后面就是指数级飞跃,1945年之前挂掉的人,没有机会见证青霉素的普及和其对于人类平均寿命提高的重大贡献。

我国预期平均寿命77岁,最长寿命100多岁,中间差了二三十年,基本可以迎来一次技术革命了。

能过活一年是一年,“干细胞、克隆、基因编辑、意识上传”熬到就是赚到。

当然,我并不是让大家“苟活”,而是尽早养成健康的习惯,别人是在用生命提醒我们,不能等自己站不起来了才后悔。

三、如果一个人上班感到很快乐,只有三种情况,第一他刚入职,第二他马上离职,第三他疯了。

这是最近在微博上看到的一个段子。

有句话说得好,喜剧的背后是悲剧。

为什么大多数人在工作中感受不到快乐呢?

回想一下,上学时期,尽管学习任务重、课题研究难度大,但从来不觉得有什么可怕的,即便是高考的压力,大学毕业时论文或设计的打磨,甚至被带教老师骂得狗血喷头,都没有太难过。

那时候,我们内心有力量,对未来有期望,所以能很快振作起来,然而,步入职场后,尽管工作强度和用脑程度都没有学生时代高,但我们却经常感到痛苦和不适。

主要有三种原因:

一是受害者心理:许多人觉得自己打工是在给别人干活,觉得自己受到了压榨,受到了资本的剥削,所以你有一种受害者心理。尤其是觉得自己的收入匹配不上付出时。

上学的时候,再苦再累心里很明白是为了自己。

二是反馈周期太长:读书学习,结果能很快呈现,但在职场,大多数人都很难看到职业发展的希望,即使你不断降低期望。

人都渴望进步,祁同伟都干到厅长了,仍然是极度渴望进步。原地踏步几年甚至十几年,心里能不苦吗?

三是掌控感太弱:学生时代长久专注地去做一件复杂或枯燥事,会有难度,有压力,却并不觉得太痛苦。

但工作之后,经常面临的是,在一个短时间之内同时处理十几件难度并不大的小事,而且这些事情是动态无序的,一件事情还没完成就被另一件事打断,你需要不断地调整优先级,再不断地拾起先前搁置的事务。

之前我们是单线程,现在是多线程并行,这违背了大脑的运作机制,所以很容易导致混乱、烦躁,进而不堪重负。

很多事务,没有带来成就感,有些你都看不到完成,有些你完成了,也很难获得一个垂直领域的成长。

你常常处于被动状态中,被打断被干扰,你完全碎片化掉了,如果你内心还夹杂着对职场中不可避免的人情世故、无效沟通、利益之争的排斥情绪,那么就更加痛苦了。

……

所以,如果你不是刚入职或者要离职,想要上班不那么痛苦,就开始从心态上调整自己。

今天先聊这么多,最后分享跟本文有关联的文章如下:

习惯性反驳是一个人最大的愚蠢

职场老实人总吃亏,就是因为没有掌握这些话术

职场高情商话术:九大情境下的应对之道

一个残酷的职场真相:人到中年不油腻,有城府的男人都具备的3大特质:藏、慢、狠。

在职场,新员工拿捏老员工的三个策略

权力为什么只为少数人拥有?普通人,不为所知的职场权力法则

在职场,拿捏领导最阴的方式,最狠的手段

如何搞定你的领导,这些坑知道以后,少走十年弯路

老马的笔记
专注修炼强大心态,认知提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