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 |《社会建设》2024年度总目录

学术   2025-01-04 21:14   北京  

专题回顾 2024

1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中国社会建设理论研究和发展的新境界

宋贵伦  郭悦

2

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中国养老研究

中国式养老:内涵、特征与发展

杜鹏  王飞

我国养老服务资源配置机制研究

纪竞垚

3

社会政策理论研究

霍耐特和利科之承认理论比较研究

郑文换

找回礼物精神:重审“时间银行”的理念基石与实践路向

赵万林  张若珊 

4

健康社会工作

中国安宁疗护服务体系历史发展、制度化困境与国家政策框架
刘继同  徐硕
中国残障社会工作研究的本土发展、主要议题及未来展望——基于范围综述的方法
张琳  荀康伟  郭思源 

5

政策前沿

共同富裕背景下我国公租房社区治理研究

徐富海  王宇杰  王美桃 

长期护理保险信息“破壁”何以可能、何以可为

潘东阳  李玥

6

纪念郑杭生先生逝世十周年

现代化与社会转型:郑杭生先生的社会观

麻国庆 

从“顶天”到“立地”:郑杭生晚年的社会学实践转向

   陆益龙  张鹏  

7

社会福利前沿

发展型社会福利资源获得的市场互助机制研究

时立荣  翟翊辰 

8

乡村空间治理

空间嵌入与重构:社会工作参与乡村公共空间再生产的策略与逻辑
付钊

多元一体:村社主导型旅游空间生产的实践机理

蒋晓雨  郭占锋

论文回顾 2024

防艾组织何以生存:基于“制度环境—社会需求”的双重视角

汪明  黄泽宇 

福利共生:乡镇社工站福利治理实践研究——基于一项历时性考察

王海擎 

社工机构介入儿童友好型社区营造的行动逻辑与可持续发展策略——以安徽省X项目为例

刘志军  朱妍 

互动仪式:青少年戏剧治疗小组的服务机制探析

良警宇  罗秋宇 

有组织的学习:社会工作行动中知识生产的实践逻辑

魏玺昊 
家庭增能:促进农村精神障碍者社会融入的行动研究
高万红  师艺萌 
“四代同堂”:家庭照料与中老年心理健康
程艳彬  孙金明 
“物业进村”:“城中村”物业服务的模式与实现路径——基于上海市M村的田野调查
罗新忠 
三类户籍身份居民再分配态度形成机制的多元差异——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多群组比较分析
杨琨  彭华民 
社会工作机构的自主性与专业教育的参与

刘仕清  何雪松 

连结—团结—行动:社会工作助力村庄发展的逻辑机理分析——基于北京城郊Z村的实践
徐黎  陈涛 
有钱方有闲?当前我国农村老人闲暇生活的类型差异与影响机制——基于“区域差异”的分析视角
王向阳 
投桃报李?中国青少年隔代关系特征、类型及影响因素
刘红升  李紫薇 
我国医联体建设政策文本量化研究——基于政策工具—目标—阶段三维框架
王子伟  赵英  孙怡璐 
英国非正式照料者支持政策及其启示
周艺梦  胡克瑶
人才流动背景下科技创业者角色分化的案例研究

韩坤

冲突与调适:复杂政策下农村基层治理实践与策略
李亭雨  潘泽泉
日常生活变革与大都市郊区乡村妇女公共参与的实现
佘国梁
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人的社会关系变迁
隋玉杰  贾思茗 
青年父母资产建设对其教育期望和子女学业的影响——基于CFPS2018的实证研究
张莹莹 
积极休闲与伦理承诺:农村文化志愿服务行为的持续性机制
刘继文 
根茎视角对发展公益慈善事业的思考

朱宇晶

关系主义视角下学校社会工作者入场路径研究

金超然  席小华
公利与私利如何平衡:长期照护服务体系的整合困境及应对策略
郑悦  黄晨熹
日常生活视角下精神康复者的主体性缺失与重构——以武汉市X社区康复服务项目为例
祁颖菲
专业社会工作赋能信访问题治理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
张帆  徐配燕 
检视“时间银行”的本源及其意涵——基于美国“时间银行”的比较案例研究 
魏冰玲  邓国胜  吴金兴
压力应对视角下认知症患者的家庭照护研究:理论框架、概念辨析与未来展望  

廖铖  高翔  孙飞

动机式会谈在提升农村留守老人主动健康素养中的应用研究
姚红  钱坤
失业风险感知对青年阶层地位认同的影响——基于相对剥夺感和社会支持的视角
柳建坤  曾煌烽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能否有效提升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基于内生转换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
何志鹏  王艳南  曾起艳
父母情感支持和生活教育参与对西北青少年学习内在动机的影响——目标感的中介作用
张竞月  刘志发


封面图片来源于网络;排版:姚敏;审核:丁婕)


END


投稿网址:http://shjs.ruc.edu.cn

社会学视野
社会学视野公众号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主办,致力于为社会学研究者提供优质的学术信息与交流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