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音频由妙宗道友提供,欢迎大家随缘聆听
14、现在家庭的夫妇,不是男管女,就是女管男,或是互相责求,互相搅扰,真成个地狱家了,我提倡男女自立互助,不相管束,就是要化地狱为天堂呢!
按:家庭问题,看似简单,实则相当复杂。一个大人物,可以率领千军万马,但一个小小的家庭不一定治理得好。一位山乡出身的农夫,竟立志要把所有的家庭“化地狱为天堂“,这是何等宏伟远大的胸怀啊!
15、子女之能尽孝悌者,是由德上来的;能败财者,是由孽上来的。要知子女之成败,且看自身的行为,是德是孽,便可以了。
按:古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吉凶祸福,利害得失,无不是自招,所以儿女的好坏,也必须从自身的行为上找根源。
16、为儿子的,老人有德得给扶起来,老人无德得给助起来。
17、自欺的,好像自己按着自己的头不得起来,正是不孝。
按:自欺的人,即是自己瞧不起自己,没有志向,不可能有所作为。白白浪费了父母给的身躯,所以是大不孝。
18、我有个族兄,很能事奉老人,他父亲好耍钱,他家很贫,每天还必要供给父亲耍钱的本钱,还要借驴送到赌场去,因此,人都称他为孝子。其实,这仅能得一个顺字就是了。我爷爷被我母亲辞出去的时候,爷爷向我家要三百吊钱走的。我母亲死后,我就把我爷爷接回来,爷爷带三百吊饥荒(外债)来,这不是和母亲的心相反吗!但是可把我母亲的罪过赎回来了。李子和的母亲临死时还嘱咐他,千万不要和他哥哥(先母所生)合伙。子和听道后,把整个家产让给哥哥了,这岂是他母亲的心呢!但可把悌道和他母亲的后母道一遭都尽了。张雅轩的母亲过家是极勤俭的,积成了一个小康家庭。雅轩办学给花的一文没剩,这是他母亲的心吗?但是拿他母亲的钱作公益事,用到当处了,也正是尽孝。我们三人都是止在孝字上。
按:先生、李子和、张雅轩都是在母亲去世后这样作的。假如母亲在世,他们这样做,就不是那么顺利了。所以行道也要适合时机。
19、为儿子的,必得真知道老人的好处,才能尽孝。不知道好处,虽然表面上尽孝,也绝不能孝到圆满处,这是定理。我怎知道呢?我在扛活(佣工)时,从找东家的好处上得来的。
20、父亲向儿子要孝,那么所受的孝,也没有滋味。所以我说“要来的”不是。
按:这样的儿子,只能勉强孝身,而不能孝心,至于孝性更谈不到了。《论证》说:“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意思是说现在的孝子能够供养父母就行了。如果内心对父母没有孝敬之情,那供养父母和饲养犬马有什么区别呢?不怪凤仪先生说“没有滋味”。
21、道在自身的为本,在他人身上为道。
按:古人说:“本立而道生”。如为儿子,为丈夫,为父亲等等,这叫本。能尽了应行之道,叫立本。但“道是相对而生的”。有了对方,我才有了应尽的道,所以说“在他人身上为道,在自身的为本”。
22、不会做父母的都是自己害他们的儿女,任性娇惯,溺爱不明,以致不务正业,家里多一个浪子,世上多一个游民。儿子越造他越贪,父聚财,子散财,简直是推儿子下地狱。还说儿子不成材,怕他将来受罪,就是不义之财,他也去贪,这种财产留给儿孙,和留毒药给儿孙有什么不同?自己造孽,儿孙受罪,真是自作自受。
23、道找一面,就是克己。自己要认不是(认识自己的错处),不找别人的不对。不论父母慈不慈,但问自己孝没孝?不问兄弟义不义,但问自己悌没悌?不管别人好不好,但问自己诚不诚?志诚感动佛,意诚感动神,心诚感动人,身诚感动物。别人不满意你,是你无能。别人不赞成你,是你无用。你若是看不起人,是你无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