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简报】第三届上海市国际关系研究博士生论坛顺利举办

文摘   2024-12-12 09:00   上海  

点击蓝色文字关注我们吧!

第三届上海市国际关系研究博士生论坛顺利举办


2024年12月8日,由同济大学和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联合主办、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中国战略研究院承办的第三届上海市国际关系研究博士生论坛——“在新的动荡变革期推进更有作为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在同济大学衷和楼1802会议室成功举办。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中国战略研究院院长门洪华教授,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秘书长、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毛瑞鹏研究员分别进行论坛开幕式致辞。论坛开幕式由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党委书记蔡三发研究员主持。

本次论坛受到诸多国际问题研究领域的博士研究生关注,共收到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暨南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外交学院等34所高校博士生踊跃投稿,19名来自12所高校的优秀博士生雀屏中选。同时,本次论坛还邀请来自同济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等机构以及来自《国际展望》、《国际观察》等刊物的20余位专家学者莅临指导。

与会师生围绕“在新的动荡变革期推进更有作为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论坛主题,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和观察维度,探讨世界新的动荡变革期及其影响、新时代大国竞争与合作的趋向、中美关系现状评估与未来走向、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突破与创新等多个重要议题,旨在促进广大青年学子对中国与世界关系的理解与思考,加强上海市乃至全国国际关系研究博士生之间的学术交流和思想碰撞,推动形成青年学术共同体。

在开幕式致辞中,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院长/中国战略研究院院长门洪华教授对第三届上海市国际关系研究博士生论坛的顺利召开致以热烈的祝贺,并对莅临本次论坛的领导与专家以及入选主题发言的各位博士生表示欢迎与感谢。门洪华教授指出,论坛的主题是“在新的动荡变革期推进更有作为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强调当前世界正经历重大变革,如俄乌冲突、叙利亚变局等,这要求中国在新的国际局势中展现其外交的智慧与担当。本次论坛收到来自全国34所高校的72篇博士论文,期望论坛能成为学术交流的平台,让青年学者碰撞出思想火花,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秘书长、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毛瑞鹏研究员向第三届上海市国际关系研究博士生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祝贺。他介绍了论坛的主办方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和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的背景及历史,强调了学会在推动青年学者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还提到了学会所举办的各类学术活动,包括征文比赛、讲习班等。毛瑞鹏研究员展望了论坛的未来发展方向,期望能不断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在新的国际局势中的作为,以及鼓励青年学者在学术研究中取得成功。

开幕式结束之后,本次论坛进入主旨演讲环节。同济大学全球南方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讲席学者石之瑜教授深入探讨了大国崛起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特别是正当性基础的转变。他指出,大国崛起不仅仅是物质力量的增强,还涉及到既得利益阶层和统治阶层的统治正当性基础的改变。正当性基础的转变是敏感且关键的,因为它关系到资源的重新分配和权力结构的变动。他强调,既得利益阶层必须敏感地察觉到正当性基础的转变,否则无法维持其利益和投资结构。他进一步分析了新自由主义秩序下,个人权利和责任的观念如何被用来维护统治阶层的利益,以及这种观念如何导致贫富不均和社会不公。他提到中国古典思想中关于统治者责任的观点,以及如何通过教育和文化来影响统治者和领导阶层,使他们认识到与民众的密切关系和责任。他提出,真正的正当性基础应该建立在群体和人民的生命与福利保障上,而不是个人权利上。最后,石之瑜教授呼吁大家在当前国际秩序变动的时代,重新思考和建立一个更加公正和可持续的统治正当性基础。

门洪华院长介绍了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的发展历程、成效和愿景。首先,他回顾了中国政治学的发展脉络,指出中国政治学的早熟和丰富的历史资源,以及19世纪中期以来的思想激荡和认知。他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政治学发展中的创新性作用,并提出了政治学面临的挑战,包括如何适应时代变化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此外,还讨论了中西政治学发展的不同路径,以及政治学学科范围的调整和未来的发展方向。随后,门洪华教授还分享了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的发展历程,包括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成果和国际合作等方面的具体进展。他强调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并提出差异化发展战略,以及如何在国际关系和政治学领域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最后,门洪华教授展望未来,强调数智化、差异化、国际化的发展战略,并提出了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高标准人才培养、高质量学术平台和标志性科研成果的重要性。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吴冠军教授从技术政治学的角度出发,讨论了AI和大数据对政治学研究的影响,以及如何应对技术带来的挑战。他强调了政治学和国际关系学者在面对技术变革时的重要角色,并提出了面向未来的思考。他引用了多位学者的观点,包括诺奖委员会对AI的重视、AI在政治学研究中的应用,以及AI带来的伦理和政治问题。他强调了政治学研究者需要重新思考和重组智慧,以适应技术带来的变化,并提出了面向未来的政治学研究方向。最后,他以对未来的乐观态度结束,强调了人类智慧的重要性,并鼓励学者们积极参与到技术政治学的研究中。

随后,论坛进入博士生入选论文展示环节。来自全国各地的博士生们分别就世界新的动荡变革期及其影响、新时代大国竞争与合作的趋向、中美关系现状评估与未来走向、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突破与创新等四个主题进行分享,展现了年轻学子的积极风貌。

第一个主题“世界新的动荡变革期及其影响”由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钟振明教授主持,同济大学全球南方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讲席学者石之瑜教授担当点评。

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高俊杰同学做了题为《掌权的民粹主义能否制定民粹主义的外交政策?——一项基于类型学的四国案例研究》的分享。本文探讨民粹主义掌权后的外交政策差异,认为领导人性格、国内政治、地缘政治等因素决定是否继续推行民粹外交。通过对特朗普、欧尔班、埃尔多安和佐科的比较分析,发现民粹外交政策的表现复杂多样,受多种内外因素影响。

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的李清扬同学做了题为《美国对苏联-埃及的楔子战略为何失败?(1952-1973)》的分享。美国在中东实施的楔子战略在苏联—埃及关系中未能成功,埃及的泛阿拉伯主义使其难以放弃对抗美西方的策略。直到1973年战争后,萨达特转向民族主义,美国的楔子战略才得以生效。

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的田绍钧同学做了题为《不对称战争下大国陷入“战争泥潭”的成因研究》的分享。“战争泥潭”是大国在不对称战争中陷入困境的状态,形成与战争收益成本比的变化密切相关。通过分析美国、苏联和伊拉克的战争案例,揭示了多重因素对大国决策空间的制约,理解其成因对预测国际冲突具有重要意义。

来自同济大学的万堃同学做了题为《阵线与同盟从属国参与远程干预的策略选择——基于北约欧洲成员介入亚太的案例考察》的分享。本文探讨远程干预中,制度性因素如何影响从属国参与策略,提出“双重架构水平”和“制度互动效应”作为关键变量。通过分析越战和中美战略竞争时期英国和德国的策略,揭示北约成员行为差异对中国和平发展的影响。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个主题“新时代大国竞争与合作的趋向”由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秘书长、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毛瑞鹏研究员主持,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观察》编辑部主任孙志伟副教授进行点评。

来自同济大学的部彦君同学做了题为《大国技术扩散模式与选择》的分享。本文探讨技术扩散对大国兴衰的影响,认为技术扩散不仅推动国际关系变革,还成为国家积累权力的稀缺资源。不同扩散条件下,技术扩散可能带来不同结果。文章根据扩散国的意愿划分“自发性扩散”、“主动性扩散”和“竞争性扩散”三种模式,认为随着扩散收益和控制能力的提升,国家会更积极推进技术扩散,扩散样态、目标和结果会变得更复杂。

来自中山大学的李优同学做了题为《区域韧性与体系介入:战后东南亚从“阵营化”到“共同体”的区域秩序变迁》的分享。本文分析了东南亚区域秩序与国际秩序的相互演进,划分了东南亚区域秩序的三个历史阶段:过渡秩序、阵营化秩序和共同体秩序。通过构建理论框架,发现区域韧性与大国体系介入决定了秩序变迁的趋势。在冷战初期,东南亚背离国际秩序;冷战中后期,区域韧性减弱,趋向国际秩序;后冷战时期,东盟成为区域秩序的引领者,面临更大不确定性和挑战。

来自南开大学的刘锦同学做了题为《美国对俄经济制裁下第三方跨国公司的策略选择》的分享。本文探讨了第三方国家及跨国公司在美制裁下的策略选择,认为公司母国的议价意愿和公司自身的经济依赖关系决定了其是否遵守美国制裁。基于“国家—公司”视角,构建了一个策略选择矩阵。通过分析俄乌冲突中的能源企业案例,发现企业对美制裁的响应受依赖程度和议价能力影响。该研究为评估美国制裁效果及俄乌冲突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来自复旦大学的刘彦彤同学做了题为《竞争性多边主义背景下区域制度重构的动力机制》的分享。本文探讨了金融危机后区域制度重构的动因与机制,构建了解释框架,认为外部性、制度环境变化和有限理性是制度重构的三个前提。国家在“收益-成本”比不利时会推动制度重构,但是否付诸行动取决于制度建设能力和重构成本。根据这两个变量,国家可能选择联合、主导转换、追随或放弃。通过德国与欧盟改革、美国与印太经济框架等四个案例,验证了这一理论框架。

来自暨南大学的赵新雷同学做了题为《东盟在人工智能领域技术外交的形成机制与差异表现——基于精英合法化路径的解释》的分享。本文研究了东盟国家在人工智能技术政策上的表现,认为小国的技术政策并非单纯依赖大国,而是受到安全需求与利益偏好的共同影响。小国采用的技术对冲策略包括技术强对冲、中等对冲与弱对冲,反映了对安全与经济利益的平衡。研究指出,小国需避免完全追随大国,保持一定的技术主动性,同时通过科技外交参与国际竞争。东盟国家在人工智能发展中面临不均衡局面,并需采取有效政策应对安全与伦理风险。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个主题“中美关系现状评估与未来走向”由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鲁传颖教授主持,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殷之光教授进行点评。

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杜洞光同学做了题为《美国新兴科技安全化的因果机制建设研究》的分享。本文探讨了美国将新兴科技安全化的生成机制,认为科技主导权竞争、国内话语规划和安全动员共同推动了科技安全化,进而影响外交政策。以拜登政府的人工智能战略为例,分析了新兴科技安全化的因果逻辑。美国的人工智能安全化政策延缓了中国的进展,但也刺激了中国在自主研发上的进步。

来自天津师范大学的黄雪敏同学做了题为《从“华盛顿共识”到“新华盛顿共识”——市场-国家逻辑下美国对华经贸观的转变》的分享。本文探讨了美国对华经贸观的转变,分析了特朗普政府后期至拜登政府时期的“新华盛顿共识”,揭示了美国从经济自由主义转向经济民族主义的根本性变化。通过“市场-国家”逻辑框架,解释了市场如何通过财富聚集和经济实力转换影响美国的政治安全认知,而国家则根据国际政治地位与国内经济考量调适市场逻辑,塑造不同阶段的对华经贸政策。

来自外交学院的李航同学做了题为《中美南海竞争背景下美国联盟动员的逻辑》的分享。本文探讨了美国在南海问题上的联盟动员策略,依据盟友的战斗能力和决心声誉,将动员分为四个等级。一级动员要求盟友直接行动,二级动员则在拒绝后施压,三级动员期望辅助行动,四级动员仅要求形式支持。通过分析日本、菲律宾、澳大利亚和韩国的反应,验证了这一动员框架。文章建议中国在应对南海争端时应根据不同国家的特点合理分配战略资源。

来自浙江大学的李妍卓同学做了题为《技术追赶、安全困境与中美经济科技竞争的升级》的分享。本文基于“安全困境”理论,构建了解释中美经济科技竞争升级的框架,指出追赶国家的技术赶超会激活“安全困境”机制,守成国家将其视为威胁并加码投入。若无法缓解意图不确定性,竞争将加剧。通过对比80至90年代的日美竞争和当前的中美竞争,分析了“安全困境”及其影响,提出美国应理解中国的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避免竞争升级。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第四个主题“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突破与创新”由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宋黎磊教授主持,同济大学中国战略研究院丁迪副研究员进行点评。

来自同济大学的陈铭辉同学做了题为《中国面向全球南方的外交价值取向——Win-Win、One-Win与正确义利观》的分享。本文探讨中国在面对全球南方国家时的外交价值取向,提出中国倾向于采用“One-Win”价值观,优先考虑全球南方利益,存在与“Win-Win”观点的矛盾。文章基于理论框架分析,认为利益不一致、结构不对称与时空错位构成“Win-Win”实践的挑战,并通过理性分析、东方价值取向回归与义利观超越西方普世价值观,认为“One-Win”是对“Win-Win”的补充,构成中国外交与国际合作的价值基础。

来自同济大学的胡童飞同学做了题为《叙利亚冲突的中俄战略协作研究》的分享。本文探讨了中俄在叙利亚问题上的战略协作,分析了两国如何在不结盟、不对抗的框架下,借助统一战线思想,在叙利亚局势的不同阶段形成合作。通过联合国投票数据和三个典型案例的分析,本文展示了中俄如何在各阶段分化敌对力量、拉拢中间力量,并提供国际公共物品,有效维护国际秩序。

来自外交学院的赖爽同学做了题为《从“共同遗产”到“共同关切”——解读生物多样性全球治理规范的演变》的分享。本文探讨了生物多样性治理中“共同遗产”转向“共同关切”的变化及其动因,分析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资源共享上的立场差异,认为这一转变解决了“南北对立”问题,并强调全球合作与国家责任的平衡。

来自复旦大学的周心培同学做了题为《全球减债博弈新态势与中国治理实践》的分享。本文分析了新冠疫情下非洲债务危机的原因与中国在其中的角色,重点探讨了债权结构与政府效率如何影响债务重组周期。通过回归分析与案例对比,作者发现债务重组的周期受债权分散程度与政府效率影响,债权分散增加了协调难度,而政府效率则直接影响债务重组的进程。文章建议改革债务治理体系,以应对债权结构复杂化的挑战,并管控债务国的道德风险,确保债务融资的可持续性。

来自清华大学的刘语默同学做了题为《政企关系与大国数字基础设施竞争》的分享。本文分析了全球数字基础设施中美日印三国的政企协调模式对竞争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强协调模式有助于推动技术自主和国家战略,弱协调模式促进企业创新与全球化,无协调模式则因缺乏政策支持而面临不确定性。数字基础设施竞争不仅是技术较量,更是国家与市场之间如何协调的博弈,国家—市场的关系模式决定了大国竞争力。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随后,本此论坛进入颁奖环节,颁奖典礼由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协理吕蕊副教授主持。她介绍指出,本次论坛秉持“科学公正、认真负责、严格评审、优中选优”的原则,最终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5名,优秀奖8名。其中,董佳欣、部彦君荣获第三届上海市国际关系研究博士生论坛一等奖,高俊杰、陈铭辉、刘锦、杜洞光获二等奖,李清扬、刘语默、田绍钧、万堃、周心培荣获三等奖,李航、胡童飞、刘彦彤、李妍卓、黄雪敏、赵新雷、赖爽、李优荣获优秀奖。

最后,在吕蕊副教授的主持下,召开了第三届上海市国际关系研究博士生论坛闭幕式。门洪华院长进行总结致辞。门洪华院长首先对获奖的同学表示祝贺。这些同学来自中国多所知名高校,展现了学术的广泛代表性。同时,门洪华院长也鼓励未入选的学生继续努力,期待他们未来能有更多学术成就。此外,门洪华院长还对评审老师们的辛勤工作表达了感谢,强调了教师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最后,门洪华院长表达了对与会者在未来取得更大学术成就的美好期待。在会场热烈的掌声中,第三届上海市国际关系研究博士生论坛完美落幕。

【编辑】日  安

往期回顾

【网络治理】网络空间如何影响国际关系:结构改进的前景
【会议议程】第三届上海市国际关系研究博士生论坛
【机构动态】同济大学参加2024世界互联网大会 共同发布《全球人工智能治理研究报告》
【国关思想史】罗伯特·基欧汉:个人思想史(1989)

同济战略派
同济大学中国战略研究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