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周六,大年初一,龙年第一天和几位朋友约了上岛玩耍,没电, 没热水, 没信号,钓鱼, 遛弯,捡海货,帐篷,面条, 燃气灶, 非常不同的龙年开篇经历。
2月12日重归都市生活, 在朋友家聚餐,酒足饭饱之后朋友姐姐,姐夫又大驾光临,都是认识近20年的朋友, 东拉西扯的又聊到了大A市场, 姐夫说他94年踏入股市, 算是他们当地最早的股民, 风风雨雨30年, 证券账户曾经上过8位数, 但到今天已经不足5位数,大姐,姐夫说还上过我的证券投资课, 现在回想起来也是嘘唏不已。
在本公众号,我已经甚少聊证券市场的投资,毕竟从预期角度我在2022年8到11月份发表了“未来系列”
在我并不看好老美和大A整体投资环境的前提下,再来谈论市场那就是“耍流氓”!
2024年1月份对大部分大A股民都算是非常黑色的经历,市场暴跌, 不少自媒体都是各式各样的吐糟,市场情绪到了冰点以下,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发表了两篇小文章希望大家莫辜负了坏时代带来的机会。
姐夫说他认识一个朋友, 每天都无所事事, 每年就交易可能十天半个月,甚至有时候一年都是空仓,他每一次入市都是市场大跌, 然后也不贪多, 抓一个10%-20%的利润就走人, 然后就再等待下一个可以买卖的机会。
我工作性质的关系, 生活里面有一些朋友,同事确实依靠金融市场实现财富自由, 他们每个人对待市场的方式各有不同, 但有一个比较大的共性就是
不贪
拥抱下跌
这些朋友们的交易习惯和个人经历我都曾经在我的公众号有所披露,其中一位朋友的思路就是“大跌大机会, 小跌小机会, 不跌没机会”,“风险是涨出来的, 机会是跌出来的” ;一位朋友就是研究企业的基本状况,在市场跌的时候慢慢收集, 然后有一倍左右盈利就开始陆续减仓,2-3年买卖一个来回,我们刚刚认识的时候如果以财富角度我和他还有一定可比性, 但在比如20多年持续这种2到3年翻一倍的复利加持下,他早几年财富已经9位数。。。。
但市场我相信更多的是类似姐夫这样的账户经历,坦白来说, 从制度设计角度, 做大A股民确属不易, 但明知道这是一个毫无造血功能的市场, 广大股民还要往里面冲,导致新股始终可以顺利发行, 而这种顺利发行造成的后果就是监管层基本没有压力去考虑市场环境的合理性,配套制度的合理性, 所以, 总结起来不好听的说法就是“有什么样的股民就有什么样的证券市场;有什么样的群众就有什么样的管理机制,管理队伍包括管理办法。”
姐夫询问我自己金融市场的投资和交易效果如何?
蛮尖锐的问题, 要说比起生活中的那些我常常冠之于“傻子”的诸如“老蔡”,诸如“海波”, 诸如“符哥”,诸如“大林”, 诸如。。。,30年金融实践下来, 在财富角度我距离他们毫无疑问是越来越远,但相比可能更大部分的投资人来说, 我又会比他们稍微幸运一些。
我1991年大学毕业就和高中同学两个人凑了1万元在上海证券市场开户,到今天算起来是33年的金融市场买卖的经历和经验, 33年的岁月我从一个年轻人变成了一个小老头,生活的重心也已经从比如原先的“买,卖,买,卖。。。” 变成比如多“陪伴”,多“享受”,多“休息” , 在时间分配的角度, 我当下的状态可能和大部分有正常工作的朋友类似, 只是他们在工作, 而我是在比如割草, 比如喂鸡, 比如做饭,比如接送孩子, 比如健身,但可能大家都是类似的比如一天30分钟看看盘, 一到二个月做一次交易, 所以, 我想也许我的一些应对市场的办法对他们也有一定的启发也不一定, 因此动笔写这个“赚大钱”系列, 希望说的是
第一:这个系列的交易框架或者说买卖频率不是短线交易的模式
第二:名曰“赚大钱”, 但现实依然有可能赔钱
第三:“罗马”之路无数条,我所表述的不过“沧海一粟”
(后续)
凤庭 东海翁
2024.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