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划时代的融合,构成完整生命的经典 |《思考中医》出版二十年,刘力红、六六师生对谈(2)

文摘   2024-09-25 10:01   北京  


同有三和 同有健康



编者按:本文编辑整理自2023年11月9日,《思考中医》出版二十周年生命与人文系列对谈刘力红老师与六六老师专场分享。



三、先明理路,方能深远


六六老师:学习中医三年对我的最大影响,就是当总纲建立起来以后,下面万事万物的变化都不离纲。现代社会,你可以说是进步,或科技的发展,或医学的提升。但你会发现一点,它所有的本质,无论是文学、艺术、科学、经济,围绕的是人这个本,围绕着以人的生存环境为中心的天地之间的运转。所以为什么我们讲环保,减排碳,为的就是使人生存的环境更加舒适。


我们说到底,你去学习经典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就是把这个总纲框架建立好。我们经常说,随心所欲不逾矩,这个框架就是行为的矩,矩一旦建立起来后,你在里面怎么做都不会偏离太远,包括我们的健康也是这样的。如果你按照《黄帝内经》的说法“起居有常,饮食有节”去做,把你吃什么放在这个框架之内,把你的起居、修行、娱乐放在这个框架之内的话,你的健康不会偏离很远。我们天天在说健康是什么,其实我们一面在学习健康的知识,一面自己又在偏离健康的本源。比如像毫无节制地饮酒、熬夜,慢慢地就疏离了。


回到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经典。《思考中医》这本书出版后经过二十年,依旧在热卖当中。其实很多的原因是,当我们不停地在追根溯源,追求健康,追求好的这些理念,为人处世的这些理念……你会发现,到今天为止,两千年来我们的生存法则、行为准则,没有逃过古圣先贤给我们定的框架。我们的思想,历经两千年,无论是大的哲学发展,还是其他,没有超过轴心时代的时候。那个时候宗教已建立,哲学体系也建立起来,后面那些都是它的分枝。


因为我读书比较庞杂,就我而言,真正值得让你去学习的、能让你觉得看完后有提升空间的其实就是经典。也就是说,能够被立为经典,树为经典,能够在几千年来被传颂的书,它的独到之处就是超越了时间这个轴线。也就是说,你过一千年、两千年、三千年,当你需要找到行为准则规范的时候,你会发现古圣先贤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再往下的思想的发展,就是他们思想的延续,或进一步的解读。所以,我觉得这个是我们学习经典、反复地研读经典的好处。


我们刚才谈的是经典之于我们人生的意义,几千年来亘古不变的理论体系。我想请教刘老师的是,《思考中医》这本书已经成书二十年,这些年随着您对世界理解的深入,随着对经典理解的深入,是否想过在写《思考中医》这本书的时候,当年有哪些认知上的不足,甚至是写书时的失误?比如某些观点之前认为是正确的,某些现在看来却是错误的,您是否有自己对这本书的反思?


我相信这个问题并不只是我想问。因为最近这段时间,总是有人不断地提出中医的理论体系之于现代人的生活有什么意义;或者我们每出版一本书,之于现代人的影响在哪里。我们现代人没有机会和张仲景老人家交流,不知道他是否有未尽之言。虽然他没有机会再做增订版,但我想知道,如果您想做个增订版,进行自我反思的时候,哪些问题是在您年轻的时候没有触达到的深度?


刘力红老师:刚刚我听了你这一段,先补充第一个问题。我自己也没有想到,当初在这样一个起心动念的情况下就有了这本书。无论我今天走到哪个地方,有意无意人家都说读过这本书,都受过这本书的启发等等。我相信可能有一些是恭维,有些肯定是发自内心的,没有必要恭维我。所以我在第四版的时候,就写了一个很长的序言。


原来这本书曾经想过用《我对中医的思考》作为书名,后来一个朋友把这个“我”去掉,变成了《思考中医》。实际上这是真实的,一定是这个文字里透出一些共同的东西,而不是说你刘力红怎么怎么样。由谁说出来不重要,这个东西一定要有捋到根上的成分,也就是你讲的纲上的成分。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思考中医》,或受这本书的启发。也就是说,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我看到的这些事象,临床、教育、科研、中医、西医等等,万事万物的事象,我做了一个工作,就是把它捋到理路上面来。


我在书里谈了一些病案和故事,但不是故事集或病案集,而是把这些表面上看起来复杂的事象捋到理上面来。一旦到理路的层次,它就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所以为什么我们讲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如果我们停留在事象上,或许只能就事论事,这个病只能这么治,换一个病可能就生疏了。为什么我师父(编者注:卢崇汉老师)的祖父写的《卢氏临证实验录》开篇讲到:“医必先明理路……”。实际上不光是医必须要先明理路,而是所有的东西你想走得深远,必须先明理路。


我今天有这样的认识,今天主动地去认识,而在几十年前,则多少有些被动。实际上它就是这么去走的。所以可能有这么一个呈现,出版之后二十年仍然能影响很多人,我认为与这点是有关系的。这是我补充的部分。



四、划时代的融合


然后再接着您刚才的问题。我现在认为,如果医圣能够回到今天,他不一定有“增补版”,可能会做个补充说明,或者增补个前言,或加个序,这个事情我觉得他是会做的。我认为,这个事情他已经在做了,就是后世我们这些徒子徒孙们在为他去做,他无需亲自穿越回来。实际上从某种程度来讲,我们就是他穿越的呈现。


那个时候,就是98传统班,我正好40岁。当然在这之前肯定就有思考了,真正讲课是在1999年,用你们的行话,进入创作阶段,那就是1999年。那个时候看到的问题,对中医的理解,或者说见地,于今天看来,很多地方是不完善的,甚至有些地方是有问题的。


先从大方面来讲,我写《思考中医》的时候,它的轴线是《伤寒论》,轴线中的轴线是《伤寒论》里面的六经提纲,还有六经病的欲解时,十二条条文。尽管我也是按照阴阳这个主线去捋的,但基本上是在用上面,在事上面,仅仅是局限在方药上面,那是当初我的认识,也是这一千多年来历代中医人的认识。


我们一讲《伤寒论》《金匮》,就会对应出现“经方”,它是隶属于经方的体系。在汉代,不称为医学,而是“方技”。汉代的方技大概分为四大门类:医经、经方、房中、神仙。今天我们谈,暂时把房中、神仙放在旁边,先谈医经和经方,《伤寒论》这个体系是秉承经方这条线下来的。经方,后面很习惯地跟着方药。《伤寒论》呈现的也是这样,112个方子;《金匮》也是那么多的方子,主打是方药。其他东西谈得很少。在《素问·异法方宜论》中我们知道,中医有五术,除方药外,还有针、灸、砭石、导引按跷。显然张仲景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所倚重的是药。那时我就是这个认识,从这个角度,虽然捋到了理上,但是在理事相应,理事结合的过程中,我仅仅是锁定在方药上。因为那个时候,我对针、灸没有认识,对其他的认识很浅。限于认识的局限,只能是这样。这个不叫错误,而是认识的局限。


这本书出来之后,2015年开始跟杨真海师父学针,2016年出了《黄帝内针》。尤其是后来中宣部指导和支持的《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这项重大文化工程,从先秦到近代选一百部经典进行诠释解读。在《百部经典》里面,中医占三部:《黄帝内经》《伤寒论》《本草纲目》,我是作为《伤寒论》的解读人。


实际上我就是在解读经典的过程中,慢慢地认识到一些问题。《伤寒论》为什么在问世之后,影响力越来越大,为什么能把大家的目光都吸引到它身上?它一定有不一样的地方。以我写《思考中医》那时的认识,我觉得还没有达到,只是认为它是经典,认识到了阴阳,但还不足以。但这次通过解读《百部经典·伤寒论》,应该说找到了能够说服我自己,打动自己的认识。


《伤寒论》这部著作,为什么在经典的园地里它能够后来居上?张仲景没有简单地去继承经方的套路,而是把经方和医经做了一个划时代的融合,在这个融合的过程中,把医经作为理论构架,把经方作为血肉,这样就构成一个很完整的生命。实际上,那个时候医经和经方应该是两条腿,在那个时候两条腿是分开走的,不是作为一个整体去走的。到了张仲景这里,就实现了合二为一。因为这个合二为一,两条腿就能很协调地行动,而不是各行其道。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点,这个点我在过去是没有认识到的。


还有一个点。那时经方的文献实际上都流失掉了,而医经的文献,它的主线和主干都保留下来,比如《内经》《难经》,一直到今天。而经方的文献很多都已失传,比如《汤液经》,按照皇甫谧讲的:“张仲景论广汤液”。也就是说仲景传承的这个体系是汤液经的体系,但《汤液经》我们今天找不到,文献缺失,说明这门学问的传承出现了危机,而医经没有。我推想,张仲景并没做一个简单地继承,而是做了深入地研究思考。经方为什么会出现这个危机?医经为什么能传承不辍……当他做了这一系列深入的研究思考之后,他才进行了这样一个划时代的融合。


在这个融合的过程中,在事上就偏重了方药,我用的一个词是“矫枉必须过正”,因为医经的事,医经的用摆在那里。从《黄帝内经》来讲,医经的“用”,重头戏是在针刺上面,所以这个二合一的过程中,张仲景很天然地倚重了方药,不是忽视了针刺,而是针刺就摆在那里,无需过度强调,所以没有过多地将其纳入到这个体系中来。只是提到比如第八条“针足阳明”,“刺风池、风府”,“灸少阴七壮”等等。我想今天张仲景如果能回来再做补充,在那个当下,大家是能够看到的。


五、回归医圣初心,常道与非常道的合一


六六老师:您的意思是,当时用针的人很多,都是司空见惯的,但用方药的缺失了。他把大家耳熟能详的东西忽略了,只是没想到传着传着,这部分也式微了。


刘力红老师:一个是这个原因,另外一个是方药在当时那个年代所具的方便性。从今天倒回两三年前的武汉疫情,我们看《伤寒论》原序,东汉末年,就是疫情流行最长的时代。在疫情很严重的时候,你一个个去扎针,跟熬汤药是不一样的,这个方便性是不一样的。可能还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了《伤寒论》这部著作,包括《金匮要略》,针刺的内容很少,它的主线是方药。所以那个时候我的认识也是这样。


正因为后来有拜师学针的因缘,再加上解读《百部经典·伤寒论》这个机会,可以说是逼着我去考量这个问题。我现在的看法,《伤寒论》这个体系,或者六经辨证这个体系,它是天然的理法方药和理法方针两条线、两条腿,它一定要两条腿走路才是完整的。如果他老人家回来说“当年这点我忽略了”,今天我们作为徒子徒孙能为他做这件事情是很开心的。包括这次在重庆开的国际经方论坛,邀请我去做个演讲,主题也是讲这个。


现在我到处去呼吁,要回归医圣的初心,要去体察,哪些地方甚至不是忽略,而是只有这样去干。我们作为徒子徒孙,今天应该帮助他老人家,因为走着走着,大家所有的目光都关注到方药上面,后来甚至走偏了。我现在开玩笑说,为什么现在的大学叫中医药大学?本身中医就已经涵摄了药,为什么还要强调药呢?我认为,追溯源头和张仲景有关,追溯源头要找他的“麻烦”,所以我们这些徒子徒孙要帮他老人家。为什么不叫“中医针大学”呢?现在我就可以说想明白了,我们在这个时代,对于仲景这门学问,《伤寒论》这门学问,我们该把这个漏给他补上,而且确实有能力去做。我学的黄帝内针,就是一个天然的六经辨证,它正好能合上去,这个体系就完美了。我觉得这是过去没有认识的比较大的一点。


还有一个大的没有认识到的,也不能逼我,那时也不可能认识。《思考中医》在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时,我记得跟龙子仲先生签的合同上写明,“2002年12月出版”,但没有出来。因为这本书是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的第一部以中医为主题的图书,他们完全没有底,是龙子仲先生看上了这部书。我们董秀玉总的外孙女婿跟龙子仲先生很熟,所以他让我先发一章过去,后来就打印出来寄给他。龙子仲先生看完后跟我讲,等把手头正在进行的事情忙完,就专门去做这本书。但是,可能上面觉得出这类书市场能否认可,风险很大,所以就不断后延,后来就到了2003年6月,而那时正是非典。那时,大家对中医有种朦胧的期盼,这本书恰在此刻出版问世。


我是在2017年接到的解读《百部经典·伤寒论》这项工作,按照流程,有解词、释义、参校、点评等等,都是有规范的。还有一个最重要需要解读人去做的,就是导读。导读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就是作者简介、版本源流等等。第二个部分,《伤寒论》的时代价值,为什么这部经典能流传这么久,影响力这么深远,其意义在哪里。其他的部分都完成了,而这部分我认为自己是最擅长的,但恰恰就是卡在这部分。我的《思考中医》实际上就是在讲《伤寒论》的时代意义,我想有这本垫底,写这个能还有问题吗?恰恰就出了问题。


从时间上说,2003年之后,又过了十多年,我自己的成长到这个时空点上,对自己过去的认识已经不满足了。那些认识已经不足以触动我、打动我。所以,除了刚刚那个认识,针药合一,把针的体系完璧归赵到《伤寒论》的体系之外,我觉得还是缺少些什么。仲景他老人家为什么这么伟大?为什么他能成为医圣?我总觉得这背后有些什么,令我不踏实,所以我动不了笔,硬生生差不多两年的时间,我一个字都写不了。这个项目是由国家图书馆组织规划的,负责审核的都是老先生,他们也在等待这本书,时不时就给我发个信息。我说没办法,因为无法说服自己,所以没法动笔。直到2020年,我进入武汉,这个时候我才深深地被触动,也就是在那时才恍然大悟,太感叹他老人家,唯有他才能成为医圣。


我在导读二开首就写到“常道与非常道“。从医学的角度,常道包括常规的疾病,急慢性病等等;非常道,像这几年我们经历的新冠此类的。为什么说让我触动很深?显然这几年,我们深深地感受到非常道严重冲击了常道,或者挤兑了常道。为什么非常道会冲击到常道?因为我们在大多数时间里是处在常道中,而遗忘了非常道,所以面对非常道时我们显得举足无措,不知如何应对,所以必然就带来挤兑与冲击。


实际上我从武汉出来整个人的状态很不好,但为什么在这个不好的状态下依然能够落笔?你就感觉到仲景老人家在《伤寒论》这个体系中,使两者(常道与非常道)是不相违背的,也就是说不仅仅将医经和经方合二为一,同时把常道和非常道做了一个划时代的融合。所以我们首先看到《伤寒杂病论》这部著作,是以伤寒来命名,没有以瘟疫论、疫病来命名。因为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谈这个问题,只是以一个很普通的伤寒二字来命名。


这个体系,既可以应对常道,又可以应对非常道。通过这次的清肺排毒汤我们就很清楚了,其方组成为:麻杏石甘汤、五苓散、小柴胡汤、射干麻黄汤,这些是再常用不过的方子。但你看,在这次疫情的时候,它又能应对非常道。所以你就会非常感叹,虽然我们需要转个弯才能认识到,才能够把它放到我们现实社会里面来,但我觉得这个启迪已经足够大了。让我们能够看到并思考,怎么样让二者合二为一,这是今天这个时代我们所面临的一些问题,我们以后一定还会遇到这样的大考。所以我觉得,上面这些是今天我想进行补充的,也通过《百部经典·伤寒论》进行了补充。这些就是我想讲的两个重点,也就是在二十年前,限于阅历、认识等方方面面,我没有想到的问题。另外像对急症的认识等等,也是当年没有认识到的问题。


(未完待续)



微信号 : liulihong1958

新浪微博:@同有三和中医---刘力红


更多刘力红教授资讯请关注微信公号

同有三和基金会


你若喜欢,点个在看

刘力红
同有三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