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有三和 同有健康
编者按: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载于《论语·学而》开首处有关教育的经典名句,一语道出了由“学习”至“学乐”的治学窍诀。从概念和知识层面的“学”,到把概念转化为落在身心具体操作上的“习”,再到通过二者的有机结合改变身心,进而获得学乐(详见《三和书院医道传承项目第五届同有班第三次主干课程圆满完成》)。那么在这个学习、改变、获得的过程中,为何有的人难以坚持、半途放弃?有的人则能孜孜不倦、不断钻研?为人师者,又是如何通过“师传”的方式让学子获得学乐?
本文选编自刘力红老师《思考中医》一书中的《师者,人生之大宝》章节。
我是1983年毕业后,于1984年元月8日拜于我师父门下的。师父名叫李阳波,现今已经去世十年余。我跟师父七年多的时间,前面两年半是跟先师同吃一锅饭、同睡一张床,有时甚至是通宵达旦地讨论学问。近八年的从师生活,使我在中医这个领域里开了些窍,也就是师父把我领进门了。常言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的确是古今过来人的行话。门确实是需要师父领进的,这一点非常重要。没有领进门,你始终是在门外兜圈子,有的人为什么努力一辈子还是摸不到“火门”,有的人为什么在学问之道上坚持不下来,很可能就是因为缺少这样一个关键的环节。
现在回过头来想想跟师父的这个过程,感受是很深的。这个世间的人无不是厌苦求乐的,你说光是苦没有乐,谁都不想干。所以,光是讲“学海无涯苦作舟”这一句话,已将很多人吓在学问门外了。实际上,学问一旦做进去了,一旦进了门,并非全都是苦,至少是苦乐参半,甚或乐多苦少。所以,《论语》的开首句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而不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苦乎?”古来都说“穷学富商”,做学问的必定穷,做生意才可能富。但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人搞学问呢?就是因为有这个“不亦说乎”。搞学问是精神上的富有,搞生意是物质上的富有。能够给人真正带来安乐的,到底是物质还是精神呢?大家可以思考这个问题。但是,上面这个“不亦说乎”并不是轻易就能得到的,我想这个正体现了“师传”的意义,师父可以指引你找到这个“说”、这个“乐”。而在传统文化的其他领域,“师传”的这个意义就更为突出了。这是我在传统文化里,在中医领域里,经历过的一个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所得到的上面这个感受,值得大家参考。
教育也好,传承也好,都有三方面的意义:一是知识的传授;二是知识的运用;再一个就是创新。我们说知识,实际上指的就是已经知道的这些见识、这些常识。因此,知识实际上是已经过去的东西,我们学习这个已经过去的、旧的东西,总是会感到厌烦,所以,人总是有喜新厌旧的一面。但是,这个厌旧的一面是必须克服的,你不学习旧的知识,你怎么可能利用它去开创新知?因此,搞学问必须做到“喜新而不厌旧”。《论语》中提到做师的一个基本条件,就是“温故而知新”,“温故而知新,乃可以为师”。“故”是什么,“故”就是旧有的东西,就是知识;“新”呢,新就是创造。有创造就有新,有新就有乐。所以,你是不是一个称职的老师,就看你有没有这个东西;你的学问做不做得下去,也要看你有没有这个东西。这个东西是什么呢?就是学乐!有了学乐,学问之道就会(苟)日新,日日新,你的学问就能深入下去,就能坚持下去。没有它,学问总是枯燥的,你就会转而去求物质财富,就会转学为商,下海了……学乐从哪里来呢?从师处来!为师者能够“温故知新”,必能使你也因故知新,这也是一种克隆。学问传承应该是更值得研究的克隆。
微信号 : liulihong1958
新浪微博:@同有三和中医---刘力红
更多刘力红教授资讯请关注微信公号
同有三和基金会
你若喜欢,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