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里·希金斯(E. Tory Higgins)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哥伦比亚大学Stanley Schachter心理学教授、动机科学中心主任。
希金斯是当代动机、决策和社会认知研究领域最杰出和最具影响力的学者之一,他提出了著名的自我差异理论(self-discrepancy theory)和调节定向理论(regulatory focus theory)。他的研究工作获得了诸多荣誉,包括美国心理学会(APA)杰出科学贡献奖、美国心理科学协会(APS)William James会士奖、美国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会Donald T. Campbell杰出成就奖、美国实验社会心理学会杰出科学家奖等。
著有《共享现实:是什么让我们成为人类》《超越苦乐原则:动机如何协同运作》《聚焦:巧妙运用你的世界观获取成功与影响力》等。
实验室网站:https://cuhigginslab.com/
E. Tory Higgins于1946年3月12日出生于加拿大魁北克省蒙特利尔市。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他经常听母亲讲述自己从事营养干预工作的故事。从这些故事中,他了解到社会激励的基本原理。例如,他的母亲告诉他,她是如何激励孕妇吃营养补充剂的。她要求孕妇的家人在晚餐时为未出生的孩子多准备一个盘子,并确保母亲在多吃食物的同时为孩子补充营养。高中毕业后,Higgins想成为一名营销心理学家或建筑师。在家人的建议下,Higgins于1963年开始在蒙特利尔麦吉尔大学学习建筑。
不过,Higgins很快发现自己不是学建筑的料,于是转而攻读社会学和人类学双学位。在麦吉尔大学期间,他选修了Donald Hebb的心理学入门课程和Wallace Lambert的社会心理学课程。从Hebb那里,他了解到认知组织的核心作用;从Lambert那里,他着迷于语言、思想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追随其父亲(一位经济学家)的步伐,Higgins于1967年进入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以追求他对语言、思想和社会的兴趣。期间,Hotopf告诫Higgins,社会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应该结合起来。幸运的是,Stanley Schachter同年访问了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并提供了一个模型,说明如何对看似棘手的问题进行实验研究。1968年,为了深入了解Schachter是如何施展他的科学魔法的,Higgins选择去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他的计划是将Schachter的研究风格应用于语言、思想和社会领域,但他在到达哥伦比亚大学后发现,他期望与之合作的社会语言学家已经不在了。在哥伦比亚大学四处寻找博士生导师时,他很幸运地找到了哥伦比亚师范学院的Janellen Huttenlocher,他是心理语言学的先驱。他与Huttenlocher合作研究的两个概念后来在Higgins的研究中一再出现:临时可访问性和判断标准。此外,Higgins还受到Robert Krauss关于社会传播的经典著作的启发,将社会纳入研究视野,产生了他关于社会阶层差异的一系列论文。1972年,普林斯顿大学聘任Higgins为发展心理学助理教授。在普林斯顿大学,Higgins终于开始将他对社会、认知和语言的兴趣结合起来。Higgins边教边学,发展的视角成为他后来理论构建的重要源泉,其中最著名的是10年后创立的自我差异理论。他研究了说话者修改对他人行为的描述以适应听众对该人看法的认知后果。Higgins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说话者开始相信他们对行为的描述就是实际发生的事情(说即信效应)。这些发现为Higgins后来研究人们与他人分享现实的愿望如何影响他们对世界的理解奠定了基础。另一项研究计划发现,当人们在一种情况下接触到特质术语,从而激活或启动了储存的特质概念时,他们会在另一种情况下不自觉地使用特质概念来对他人的行为进行分类和评价。这些研究开启了一个漫长的研究计划,研究知识可获取性的本质,以及它是如何无意识地影响对他人的评价和记忆的。这两项研究计划共同反映了Higgins对后来被称为“社会认知”的东西日益增长的兴趣。在普林斯顿大学的温柔推动下,Higgins回到了加拿大的家乡。在西安大略大学,他对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兴趣,特别是动机与社会认知之间的关系。这些新的兴趣后来反映在他与Richard Sorrentino合作的《动机与认知手册》中。他也开始意识到,表面上不同的人格和社会心理现象可以反映相同的一般心理学原理。他开始寻找社会心理现象的人格表现,反之亦然。例如,他开始研究慢性可及性的人格差异,以及与启动的瞬时差异。在西安大略大学,Higgins还开始了一个新的研究项目,研究背景、判断和记忆之间的关系,这个项目源于他早期与Huttenlocher关于判断标准的研究。他发现,当人们解释他们之前所做的判断的意思时,他们会根据自己现在的标准来解释,尽管这个判断最初是基于不同的标准(标准效果的变化)。随后的研究表明,这种用现在的标准来重建过去的倾向是一种自然的偏见。在西安大略大学的逗留也为Higgins提供了与两位朋友合作的机会,他们分别是哥伦比亚大学时代的Peter Herman和普林斯顿大学时代的Mark Zanna,他们共同成立了安大略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研讨会。第一届研讨会的题目是“社会认知”,于1978年在西安大略大学举行。1981年,Higgins回到纽约,担任纽约大学教授。他带动一群才华横溢的研究生激情澎湃地探究了社会认知的方方面面。这是一片沃土,也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氛围,让知识的可及性和标准观念的改变得以成熟。有证据表明,如果理想中的自我涉及的是愿望或理想(与沮丧有关的痛苦),而不是责任或义务(与激动有关的痛苦),那么实际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的差异就会产生不同的痛苦。Higgins与Tim Strauman和Marlene Moretti开始了长期而富有成效的合作,从社会信息处理到自我调节原则,从个人记忆到情绪脆弱性,这些合作都将Higgins引向了成功。1989年,Higgins搬到了上城区的哥伦比亚大学。在那里,他与很多同事热衷于研究激励原则。在纽约大学,Yaacov Tropec提出了一个名为“活动参与理论”的想法。研究发现,人们对所从事活动的兴趣,可能会被削弱,也可能会被增强,这取决于他们从活动的一个部分切换到另一个部分时所做出的推断。Arie Kruglanski对哥伦比亚大学的频繁访问启发了调节模式理论:该理论试图区分自我调节的基本运动和评估问题。在哥伦比亚大学一个由优秀研究生和博士后组成的非凡团队的帮助下,Higgins还将自我差异理论扩展到了人格之外。从1992年开始,Higgins区分出了两种可能因情境和个人而异的调节焦点状态:一种是注重成就的促进焦点状态,另一种是注重安全的预防焦点状态。研究发现,促进和预防目标追求之间存在策略差异,这些差异会影响到绩效、问题解决和决策制定。
著者:[美] 托里·希金斯(E.Tory Higgins)本书采用几种不同的视角来审视一个古老的问题,即是什么造就了人类。历史上,对于是什么造就了人类以及是什么造就了我们与世界相处的方式,答案往往是:因为我们与其他动物有着不同类型的智力。本书提供了一种很不一样的答案。确实,人类与其他动物有着不一样的智力,但我们也有着不一样的动机。人类共享现实的动机,即与他人分享我们的情感、思维和关切的动机,是人类所特有的。它蕴藏在那句“真希望你也在这儿”之中。当我们远离亲人时,我们希望可以与他们分享我们的经历。当与他人散步时,我们会指向一些东西来吸引同伴注意,而这正是为了分享我们认为有趣的事。当与密友聊天时,我们会根据对方的情绪和想法来修改和调整我们的措辞,目的是与他们共享现实。当我们与他人共享我们的体验时,共享的内容会变得更加真实。事实上,共享的现实成了真相,成了全部的真相,成了至高无上的真相。有时候,为了建立共享的现实,人们也会对真相加以调整,就如同在聊天时会进行措辞一样。目录
译后记
- 本书以宏大的视角叙述我们司空见惯的日常,以我们的日常见证人类生命的奇迹。
- 结合个体发展和人类进化两大路径,独到而令人信服地剖析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
- 有力而雄辩地回答了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为何既如此融合繁盛,又如此分崩离析。
点击封面,即可购买
著者:托里·希金斯(E.Tory Higgins)
译者:方文 等
出版时间:2024年1月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什么是动机?人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心理学研究已给出多种回答。作者认为,趋乐避苦并不足以解释或激励人的行为与决策。通过整合迄今为止所有的动机理论,他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动机框架。他认为,动机是追求渴望的结果(价值)、建立现实(真相)和掌控事件(控制)三者协同运作的产物;三者作为整体所创造的动机组织,协同效用更优。动机取向是人格、文化和行为构建的基础机制。组织管理者应充分考虑到动机运作的本质和复杂性,寻求有效激励的根本因素。
广博深厚的动机理论、令人信服的研究证据、丰富有趣的真实案例,使本书融科学性、趣味性和可读性于一体。本书可作为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相关专业学习者和研究者的重要参考资料,也可作为普通读者认识自我、不断提升自我的必读书。目录
第一部分 引论和背景
第一章 超越苦乐的动机
第二章 什么是动机?
第三章 价值、真相和控制:有效性的方式
第二部分 有效性方式
第四章 价值:获得欲求结果
第五章 真相:建立现实
第六章 控制:管理何事发生
第三部分 动机协同运作
第七章 价值—真相关系:创造承诺
第八章 价值—控制关系:匹配为王
第九章 真相—控制关系:方向正确
第十章 价值—真相—控制关系:动机的组织
第四部分 动机协同运作之内涵
第十一章 人格与文化:观察和应对方式
第十二章 有效把控动机:运筹帷幄
第十三章 美妙生命:基于有效性的福祉
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