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客体关系理论的三大奠基人

文摘   文化   2024-08-29 17:06   北京  
本文作者

杰里米·萨夫兰

Jeremy D. Safran, 1952—2018

哲学博士,临床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社会研究新学院心理学教授,纽约大学心理治疗与精神分析博士后项目临床教授。曾任国际关系精神分析与心理治疗协会(IARPP)主席。曾荣获国际心理治疗研究学会(ISPR)杰出研究生涯奖,以及美国心理学会(APA)第39分会精神分析研究杰出贡献奖。


创造性的根源在于需要修复在抑郁阶段被破坏的美好客体。
——梅兰妮·克莱因

精神分析的客体关系理论认为,内在表征影响着人们如何看待他人、如何选择特定类型的个体来建立关系,并不断地塑造和长久地维持这一关系,而这一切都源于他们的自我知觉和行动(Meissner, 1981; Schafer, 1968)。这里的所谓内在表征,也被称为内在客体internal objects)或内在客体关系internal object relations)。这一基本的理论视角非常广泛地影响了众多的人格和发展理论。客观地说,很多关于内在客体或内在客体关系的著作在临床上非常有价值,但在理论上却有些模棱两可。不同的理论家对客体关系是什么以及客体关系如何通过内化internalization)过程而得以建立等问题,有着不同的见解。

一、约翰·鲍尔比

John Bowlby, 19071990

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 1969, 1973, 1980)的客体关系模型,也就是著名的依恋理论attachment theory)。在鲍尔比看来,人类有一种亲近主要养育者的似本能需要,并将主要养育者称为依恋对象attachment figures),将这一基于本能需要的动机系统称为依恋系统attachment system)。鲍尔比认为,依恋系统具有适应功能,它提高了婴儿获得照料和保护的可能性,而这些对婴儿的生存是非常重要的。为了保持和依恋对象的亲近,婴儿逐渐获得了其与依恋对象互动情况的表征,用以预测哪些行为能够增强这种亲近关系,而哪些行为则会威胁其依恋关系。鲍尔比把这种表征称为内部工作模型internal working models)。当婴儿学习到某种特定的方式会损害他和依恋对象的关系时,他就会产生与这些方式相联系的分离体验和情绪,如攻击、愤怒和敏感。

依恋理论和母婴发展研究(Bowlby, 1973, 1980; Main, 1991; Stern, 1985)与客体关系理论对内化概念的理解的主要差异在于,依恋理论和发展研究倾向于认为内部工作模型的基础是个体在婴儿期形成的与重要他人实际互动的表征;相反,客体关系理论假设内部模型是这些真实的体验、无意识的欲望和幻想以及其他缺乏现实基础的内部心理过程相结合的结果。不同的客体关系理论,例如克莱因和费尔贝恩的理论,就强调不同类型的无意识幻想的作用。

二、梅兰妮·克莱因

Melaine Klein, 18821960

梅兰妮·克莱因(Melaine Klein, 1975)认为,人类生而就有爱和攻击的激情,而这些激情又与涉及人际关系的无意识幻想和意象息息相关。这些无意识幻想在真正和他人相遇之前就已存在,并为知觉他人提供支撑。在克莱因的思想里,本能的攻击性扮演了尤其重要的角色。她认为婴儿把自己的攻击性体验为无法忍受的,因此他们需要幻想这些攻击性来源于他人(在克莱因的著作里,主要指母亲)而不是他们自己。克莱因用投射性认同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这个术语来描述起源于内在的情感被体验为来自他人的这一内在心理过程。这种被克莱因称为内在客体internal objects)的攻击性、迫害他人的无意识幻想,通过投射性认同而成为婴儿心理世界的一部分,并会歪曲婴儿对重要他人的知觉,从而认为他人是危险的和具有迫害性的。

为了保有他人可能是好的和无害的知觉,婴儿会无意识地把有关他人的意象或内在客体分裂为好的和坏的两个方面。由此,这些好的方面才不会沾染坏的方面,从而继续保持下去。经过一段时间,随着儿童认知和情绪的逐渐成熟以及与真实的重要他人持续不断的互动,他才能把好的和坏的方面整合为一个整体,而重新认识到攻击性是来源于自我的。

客观地说,克莱因的思想虽然具有丰富的临床基础,但是缺乏系统的一致性,也难以从概念上把握。她的很多著作都显示,她试图把临床经验中所积累的灵感用文字表达出来,但是这些经验要确切地阐述清楚并非易事。读懂克莱因确实非常困难,人们在阅读时常常会伴随着困惑和迷惘,但时不时又能感受到她在尝试阐述人类经验和临床工作时的全新认识和深入见解。

三、罗纳德·费尔贝恩

Ronald Fairbairn, 18891964

和克莱因相反,费尔贝恩的思想则更具系统性。不过,他的著作也是很深奥和自成体系的,难以彻底理解。费尔贝恩(Fairbairn, 1952/1994)认为,当个体因为养育者不可获得、令人沮丧或遭受创伤而从外在的现实退缩时,个体会创造一种内在的现实作为替代,内在客体也就形成了。这种想象的关系就成为个体自我体验的重要载体,因为无论是在想象里还是在现实世界里,个体都是在与他人的关系中体验自我的。而问题在于这种控制他人的防御机制是根据想象的关系形成的,而不是真实的关系,所以只能说是部分成功的。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重要他人被剥夺或遭受创伤的部分为无意识幻想或内在客体提供了原始材料,这些材料就不可避免地成为之后所发展的内在结构或者持久心理组织的一部分。

在某些重要的方面,内在客体关系的概念和鲍尔比所提出的内部工作模型具有相同的功能。这一点也不令人吃惊,因为鲍尔比深受克莱因的影响,他本人也是一名客体关系理论家。一方面,内在客体关系和内部工作模型的概念,都为理解我们与他人关系的内在表征如何塑造我们现在的人际关系提供了一个思考的视角。另一方面,客体关系的某些意蕴和应用与依恋理论也非常相似,例如,两者都认为我们倾向于分离那些可能会威胁到我们和主要养育者关系的体验。不过,并不是所有客体关系的启示都能从依恋理论中简单地导出。

克莱因拥有一种独一无二的能力,能触及心理生活中那些难以言说的困扰,对于一些更为严重的困扰尤其如此。她对人类具有对自我和他人的破坏性的深刻见解是非常精彩的。她的思想也为很多临床工作奠定了基础,从而使得治疗师能够帮助那些看起来不可能治愈的当事人。费尔贝恩的思想,则为治疗沉迷于自我毁灭式浪漫关系的当事人提供了非凡的临床指导。例如,根据费尔贝恩的观点,作为成年人,我们会寻找一个人,例如浪漫的伴侣,而这个人在某些方面会和我们的父母相似,以表达我们对内在客体的忠诚。费尔贝恩认为,我们也可能把自己的内在客体投射到他人身上,从而提高我们以可预见的方式看待他们(例如,怀有敌意的和虐待的)和以可预见的方式对投射内容进行反应(例如,对感知到的虐待和辱骂怀有敌意)的可能性。当然,我们也会以我们父母可能采取的方式对他人进行回应,因为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方式对我们而言是最舒服的和最自然的。在费尔贝恩看来,在某种程度上,人们之所以沉迷于这种病态的联结模式,是因为这是他们唯一所知晓的联结方式。由于虐待的关系成为爱的模板,放弃这种联结的方式,就意味着放弃了所有与他人联结的希望。
参考文献(滑动查看)

Bowlby, J. (1969). Attachment and loss: Vol. 1. Attachment. New York: Basic Books.

Bowlby, J. (1973). Attachment and loss: Vol. 2. Separation, anxiety, and anger. New York: Basic Books.

Bowlby, J. (1980). Attachment and loss: Vol. 3. Sadness and depression. New York: Basic Books.

Fairbairn, W. R. D. (1952). Psychoanalytic studies of the personality. London: Tavistock/Routledge & Kegan Paul.

Fairbairn, W. R. D. (1994). Psychoanalytic studies of the personality. New York: Routledge/Taylor & Francis.

Klein, M. (1975). “Envy and gratitude” and other works, 1946–1973. New York: Delacorte.

Main, M. (1991). Metacognitive knowledge, metacognitive monitoring, and singular (coherent) vs. multiple (incoherent) model of attachment: Findings and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In C. M. Parkes, J. Stevenson-Hinde, & P. Marris (Eds.), Attachment across the life cycle (pp. 127–159). New York: Tavistock/Routledge.

Meissner, W. W. (1981). Internalization in psychoanalysis. New York: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

Schafer, R. (1968). Aspects of internalization.Madison, CT: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

Stern, D. N. (1985). The interpersonal world of the infant: A view from psychoanalysis an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New York: Basic Books.

以上文字摘自:





当代心理治疗(第10版)

点击封面,即可购买


丹尼·韦丁 雷蒙德·科尔西尼 编
 伍新春 等 译
978-7-300-29729-3
139.00元
2021年9月


心理咨询与治疗界的“珍藏品”

豆瓣评分高达9.8!

>>>>猜你喜欢
28本西方心理学大师经典 | 珍藏书单
阿德勒心理学的十二大原则
16本心理咨询与治疗佳作 | 书单来了
他也许是弗洛伊德最仇视的“背叛者” 
这个犹太人,让我上了心理学的“贼船”……
罗杰斯:如果你允许,人就像日落一样美妙 
这本豆瓣评分9.1的心理专业书出版80年来影响遍及全世界
奥托·克恩伯格:精神分析泰斗谈爱情 
卡尔·罗杰斯:如何成为一个真实的人
荣格诞辰147周年,6本好书深刻认识荣格及其心理学

额外推荐



点击上图,即可购买

精神分析泰斗

当代客体关系理论集大成者

Otto F. Kernberg

关于性与亲密关系的经典杰作


心理书坊
心理学,神经科学,精神病学,心理咨询与治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