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糖友都有的运动误区,点进来你就赚了!

健康   2024-09-06 18:09   北京  

在门诊经常听到糖友说,“我这一天干活儿可累了,还得运动啊?”,在运动这一方面,糖友们还是存在很多误区。


今天我们就把糖友常见的运动误区整理出来,告诉大家怎样的运动才是安全有效,可以平稳血糖的。


(图源:pexels)


误区一

早起晨练一定有助于健康


晨练未必是最好的选择。


一般来说,很多糖友都习惯早起晨练,大部分情况都是空腹运动。我们运动需要能量,而在空腹的状态下进行锻炼,很容易出现低血糖,进而引发危险情况发生。


另外,清晨血液粘稠度比较高,血栓形成的危险性高,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时间。所以糖友尽量不要太早空腹锻炼。


最好的运动时间是在饭后的一小时,尽量避免空腹或餐前运动,若运动前血糖<5.6 mmol/L,应进食一份糖类或蛋白质类食物(如2-3块苏打饼干或1杯牛奶)后再运动。


误区二

运动量越大效果越好


运动量不是越大越好,运动也不是越剧烈越好。


适量运动可以降血糖、减重减脂,但过量的、剧烈的运动有可能会引发高血糖、低血糖、心脑血管事件、肌肉酸痛等。


(图源:pexels)


运动要量力而行,运动的强度是否合适可以通过心率来看。用170-年龄,心率达到这个数字,运动就有效。举个例子,如果是50岁的糖友,170-50=120,心率达到120次/分,说明运动强度是合适的。


误区三

凡是运动都有助于降血糖


并不是所有运动都适合糖友。每个人的情况不同,适合的运动类型也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


一般情况下,糖友更适合中低强度的运动,包括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建议糖友多做有氧运动,适度加入无氧运动。建议两次无氧运动的时间间隔在48小时以上,一周三次。


常见的有氧运动包括:慢跑、快走、健身操、游泳、太极拳、骑自行车、广场舞等。


常见的无氧运动包括:拳击、俯卧撑、短跑、举重等。


误区四

不管什么情况都要坚持锻炼


锻炼也要分情况。


有些糖友很注重锻炼,就算身体感到不适,也要出去活动。但是带病坚持锻炼是比较危险的,如果身体处于异常状态,强行锻炼,有可能会加重病情,这时应该暂停运动或者减少运动。


(图源:pexels)


另外,如果出现以下情况,糖友运动需谨慎,并听从医护人员的建议:


  • 血糖控制不佳,有明显低血糖症状或血糖波动较大

  • 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佳,收缩压大于180mmHg

  • 合并急性感染期间

  • 有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以及眼底出血、冠心病、严重肾病、糖尿病足病等慢性并发症者


误区五

每天干活很累就不需要运动了


干活儿(家务等)并不能代替运动。


很多糖友以活动的劳累程度来判断运动强度,觉得每天干那么多活儿,运动量肯定是够了,就不需要再额外进行运动了,但事实是家务并不能代替运动。


家务劳动虽然繁琐、累人,但大部分强度低,达不到运动的效果。想要达到既锻炼身体,又降低血糖的效果,还要考虑到运动时间及运动强度。


误区六

吃药了就不用运动了


即使吃了降糖药,也要配合运动。


很多糖友认为,已经吃了降糖药,就不需要运动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运动本身是一种降糖疗法,尤其是餐后运动可以有效降血糖,还能辅助降糖药更好地发挥作用。所以即便是吃药了,运动也不能省。


误区七

平时没时间锻炼

周末“突击”一下也行


运动不规律,对于糖友来说并没有好处。


想运动的时候才运动,或者周末集中时间锻炼,这种不规律的运动方式,只能改善运动后的血糖,并不能起到一个长期控糖的效果。而规律的运动可以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有助于降低血糖。


规律运动尽量做到每周运动150分钟(每周运动5天,每次30分钟),如果每天都可以做些锻炼,效果会更好。另外糖友还需要注意,如果静坐时间超过30分钟,建议起来活动5分钟。


(图源:pexels)


糖友要记住这些运动原则——“因人而异,量力而行,循序渐进,贵在坚持”。


想知道哪些运动更适合自己,以及更多运动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可以打开“与糖”APP,在“问医生”内咨询,您也可以上传自己的运动记录,照护师会针对性点评。


有关于运动方面的疑问,您也可以在文章底部留言,和糖友们互动交流!




————参考资料————

[1]《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


与糖
“三一照护门诊”是糖尿病特色门诊,由糖尿病专家、教育护士、营养师组成照护团队,为患者提供全程、个性化、贴心的医疗服务和血糖、饮食、运动及用药等方面的健康教育。
 推荐账号,扫码关注
推荐账号二维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