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看!测血糖的六大黄金时刻,一次帮你总结好!

健康   2025-01-10 18:32   北京  

血糖监测作为糖尿病自我管理的一部分,可以帮助糖友更好的了解自己的血糖控制状态,根据血糖水平调整饮食和运动少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同时医生也可以根据糖友记录的血糖监测数据,调整用药情况。



测血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一天都在变化的血糖,该选择什么时间测量才最具有代表性?有哪些需要注意的要点?本文都帮您总结好了,一起看下去吧~


一、空腹血糖


空腹血糖是指隔夜禁食8~12小时之后,次日早餐前所测的血糖水平。


控制目标:

4.4-7mmol/L


测量意义:

1、了解胰岛素的基础功能。空腹血糖代表着在基础状态(非进餐状态)下的血糖水平,可以反映糖友基础胰岛素分泌情况,以及肝脏葡萄糖输出情况。


2、指导用药。了解前一天晚上的药物能否有效控制整个夜间直至次日早晨的血糖,可以合理调整药物的用量。


注意事项:

1、空腹时间8~12小时。在早上6:00-8:00采血为宜,空腹时间过长容易导致血糖偏低,或者由于低血糖后反跳性高血糖导致血糖偏高,总之很难反映空腹血的真实情况。


2、不停药。采血前夕不能用降糖药,但是前一天晚上的口服药与胰岛素应正常使用,注意不要随意改变药物使用量。


3、不吃早餐,不运动。采血前要禁食,另外要避免采血前剧烈活动。



二、餐前血糖


餐前血糖是指早餐、午餐和晚餐前半小时内所测的血糖。


控制目标:

小于7mmol/L


测量意义:

1、调整当餐饮食。据所测血糖情况,调整当餐的饮食量、饮食种类。


2、指导用药。餐前血糖水平可以反映上一餐前的胰岛素(或口服药)的用量是否合适。


注意事项:

低血糖风险。有低血糖风险的糖友,要注意检测餐前血糖。



三、餐后2小时血糖


餐后2小时血糖是指从吃第一口饭开始计时,2小时后准时采血所测的血糖值。


控制目标:

小于10mmol/L


测量意义:

1、反映胰岛β细胞的胰岛素储备功能。也就是吃进去的食物刺激胰岛β细胞追加分泌胰岛素的能力。


2、预测并发症。餐后高血糖是慢性并发症的罪魁祸首,是慢性并发症的重要病因和预测因子。


3、指导用药及饮食。监测餐后两小时血糖的目的是为了检查当前的饮食、药物等治疗计划是否能良好地控制血糖。


注意事项:

计时2小时。从第一口饭开始计时,到2小时准时采血,不是从吃完饭再开始计时。



四、睡前血糖


睡前血糖是指临睡前所测的血糖,一般指晚上22:00所测的血糖。


测量意义:

1、避免夜间低血糖。 检测睡前血糖,了解睡前是否需要加餐,以及睡前药量(特别是晚餐前使用胰岛素的糖友)是否合理。


2、了解睡前血糖情况



五、随机血糖


随机血糖是指一天当中任意时刻所测的血糖值。


控制目标:

小于10mmol/L


测量意义:

当糖友处于应激情况下,如月经、手术、感染、饮酒、情绪起伏时,血糖可能会有波动,此时应测量血糖,知晓其对血糖的影响。同时,在怀疑有高/低血糖时也要及时检测,做到尽早发现,及时处理。



六、夜间血糖


夜间血糖通常是指凌晨2:00-3:00所测的血糖。


测量意义:

预防黎明现象与苏木杰现象:

1、黎明现象。黎明时分由于各种升糖激素分泌所引起的血糖升高导致空腹血糖较高的现象。


2、苏木杰现象。指夜间曾发生低血糖,导致体内胰岛素拮抗激素分泌增加,从而产生反弹性高血糖。


如果没有出现夜间低血糖,说明是“黎明现象”所致,应增加降糖药量;如果出现夜间低血糖(血糖<3.9mmol/L),则可能是“苏木杰现象”,应考虑减少降糖药量。


注意事项:

不可盲目增减药量,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上述控糖目标因人而异,请咨询医生确认


点亮“在看”,离健康更近一步!

与糖
“三一照护门诊”是糖尿病特色门诊,由糖尿病专家、教育护士、营养师组成照护团队,为患者提供全程、个性化、贴心的医疗服务和血糖、饮食、运动及用药等方面的健康教育。
 推荐账号,扫码关注
推荐账号二维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