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5日,兰德发布系列报告,从多个角度在台海问题上为美国出谋划策,主要是针对核风险管理,制定相应策略,在避免发生大规模冲突导致升级核战争的前提下,意图与我国争夺优势,在地区获得优势。报告提出,通过调整美国长程打击能力的技术和部署,平衡军事效力与升级管理,将成为避免灾难性后果的关键一步。本系列报告共4卷,本期为第1卷,我站将陆续报道,敬请关注。报告下载,请点击原文链接。
报告目录
引言、研究主题与方法论
1.1 中国核力量结构的扩展
1.2 美国常规远程打击能力和规划的演变
1.3 我们的研究方法
1.4 历史是否能代表当前的中美升级动态确定可能触发中国首次使用核武器的催化因素及其对远程打击的影响
2.1 确定核使用的升级逻辑
2.2 识别导致中国首次使用核武器的升级路径及其对远程打击的影响
2.3 关键结论研究发现、建议与总结
3.1 研究发现
3.2 政策建议
3.3 局限性与未来研究的机会
3.4 总结思考
日益加剧的核威胁
中国军事力量的扩张正引发全球关注。据美方称,我国人民解放军可能会在2027年前具备武统台湾的能力,导致地区紧张局势进一步升级。同时,我国在核力量建设上也取得了显著进展,更是让美国感到紧张。美国国防部报告显示,中国已从过去强调“有限有效”的核战略,转向建立具备可靠“二次打击”能力的核武库。
中国的洲际弹道导弹、核潜艇和新型武器(如分导式多弹头导弹)的部署,将进一步提高对美国本土的威慑力。此外,中国核武器数量的快速增长也引发担忧,核弹头数量可能从2019年的百余枚增至2035年的千余枚。如此快速的扩张,为中美之间的潜在冲突增添了新的战略挑战。
核心问题:如何避免核升级?
研究报告指出,在台海冲突中,中美双方核门槛的不确定性是一大风险。中国宣称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但美国依然担忧,中国的实际行动和军备建设表明,核武政策可能在冲突压力下发生变化。
报告的核心问题:“美国如何调整长程打击能力的技术和部署特性,从而降低触发中国首次使用核武器的可能性?”这一问题关乎美国及其盟友的战略选择和地区安全的未来。
研究发现:关键影响因素与战略建议
1. 长程打击的目标选择决定成败
研究表明,美国在冲突中选择攻击目标的策略是影响核升级风险的核心因素。一旦攻击目标涉及中国大陆关键的军事或政治设施,可能会直接触发中国采用核手段应对。
因此,报告建议优先攻击中国的海上和空中力量,如参与台海作战的解放军舰艇和空军基地,而非深入大陆的弹药库或防空系统。通过集中力量拒止中国的两栖进攻,美国可有效降低冲突升级风险。
2. 开发新型打击能力
为进一步管理冲突升级风险,美国需开发能够在不同交战规则下灵活使用的长程打击能力。报告中特别提到:
发展海上拒止能力:通过部署先进武器,如高超音速导弹和智能水雷,美国可在不直接攻击中国大陆的情况下对解放军的海上力量形成有效威慑。
多样化军事资产:建立能够执行多种打击任务的灵活力量结构,包括隐形轰炸机和无人作战平台,进而适应不同的战场环境和目标选择。
3. 建立升级管理中心
报告提议,在美国空军全球打击司令部成立“升级管理卓越中心”,以系统化的方式培训军官,并为危机中的风险管理提供支持。
中心职能包括:
为高级指挥官提供决策支持,助其评估长程打击任务的潜在升级风险。
开发模拟系统,帮助作战人员在训练中掌握敏感行动的风险管理。
在武器系统研发阶段加入升级风险评估机制,确保新型武器不会过度刺激对手的核反应。
4. 塑造对手认知,避免误判
报告指出,美国需通过多种手段塑造中国对美军长程打击能力的认知。一方面,在冲突前明确美方打击目标是防御性的,而非针对中国大陆的全面打击;另一方面,在冲突中避免行动过于高调,以免引发中国的误判。例如,美国可通过军事演习和公开声明展示有限打击的能力,同时加强中美之间的危机沟通渠道,从而减少误判的可能性。此策略意在隐藏美国的真正动机,通过麻痹我军认知,侧面实现美国目标。
行动建议:避免冲突升级的关键步骤
1. 减少错误认知风险
报告建议,在美军的武器采办和战略规划中,将可能被中国视为“高度升级性”的因素纳入考量。例如,避免过度强调针对大陆目标的能力,以防刺激中国的核威慑政策。
2. 优化军事结构与部署
美国应建立一支适应多种战争场景的力量结构,确保其长程打击能力能够根据目标选择灵活调整,包括在和平时期部署灵活的军事资产,以期增强战时的战术选择空间。
3. 避免不必要的冲突激化
报告强烈建议美军在日常演习中避免过度展示攻击性行动,如针对领导层斩首行动的模拟训练。此类行动可能被中国视为极端挑衅,进一步激化核升级的风险。
报告原文已在联合作战情报参考网分享,请点击原文链接下载。
联参智库现有全球军事领域情报资料80万份,纵向贯穿战略规划、条令法规、指南手册、标准报告,横向覆盖全球主要50个防务智库报告。
资料专题,作战概念、指挥控制、无人系统、人工智能,试验鉴定等;
数据产品,如全球武装力量数据、军用无人机数据等;
软件产品,如全球装备参数数据库、全球现代军用飞机数据库等;
译文产品,如参联会系列文件、联合部队作战与条令等;
研究报告,如世界无人作战力量建设、星链反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