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雪萍|送月饼

文摘   文化   2024-09-17 14:12   广东  


送月饼


小时候,有个姓李的叔叔,家住在十公里外,每年中秋节,都会到我家里来送月饼。按照母亲最初的说法,这李叔既不是家里的亲戚,也算不上朋友,只是个萍水相逢的路人而已。然而,李叔的月饼一送就是二十多年。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月饼可算是当时的奢侈品。一般人家过中秋,条件好一点的,花十块钱买一筒月饼用于祭月;条件不好的,舍不得花那个钱,案桌上摆几串自家种的香蕉、葡萄,向着月亮敬三支香火,也算是过中秋了。没有月饼的中秋,大抵也不算是一个完美的中秋。我们家每年都不缺月饼,不是因为富裕,而是因为李叔。我不明白的是,跟我们同样穿粗布麻衫的他,怎么就舍得花那么多钱买两筒月饼送过来呢?那是多大的礼啊!

  每当李叔提着两筒月饼和一袋水果走进门的时候,我那盯着月饼油光发亮的红色封装纸的眼就再也挪不开了。李叔送过来的月饼有伍仁和叉烧各一筒。这是当时市面上仅有的两种月饼。五仁果香浓郁,颗粒分明,有嚼劲。叉烧油脂丰富,肉味香浓,肉质弹性十足。在猪肉都难得吃上一次的年代,月饼就是顶级的美食。母亲把其中一筒月饼拆开,取出一个,用小刀切成小瓣,分给我们姐弟几个,拿最大一块给李叔,李叔从来不吃,每回都说:家里有,刚吃过,留给孩子吃。小的时候当真就相信李叔嘴里说的“家里有堆成小山坡”一样的月饼。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月饼不再是稀罕物了。然而,李叔依然每年雷打不动地准时送月饼,母亲劝说他不用送了,家里不缺。李叔嘴里答应着,可第二年仍旧一如既往地送。

  后来,听母亲说起,才知道这李叔中秋送月饼的缘由。

  二十多年前的一个中秋节的晚上,母亲抄小路去村头看粤剧。我们老家每年的八月十五都会请粤剧团到村里来表演,这是中秋节的头等大事。十里八乡的人家都赶着来看。母亲去得晚,在路上见到一个老太太摔在地上起不来。母亲顾不得看戏,急忙回家找父亲,又借来了邻居的三轮车,把老太太送到县里的医院,并为她垫付了七十多块钱的医药费。老太太的儿子李叔赶到后,对母亲感激不已。自此以后,每年的中秋节,李叔都会上门来送月饼。

  用李叔的话来说,这是得人恩果要千年记,这送的是月饼,还的是恩情。

  有一年,中秋节前几天突然刮起了台风,台风过境后是连续两三天的大雨。我们猜李叔肯定是不来的了。谁料,挨到傍晚时分,竟然看到披着黑色雨衣的李叔出现在家门口。李叔全身上下淋淋漓漓全是水,雨水泡在眼窝里连眼睛都睁不开。他从沾满了黄泥水的雨衣底下掏出一个红色塑料袋,袋子里装的是月饼,月饼盒的外面包了好几层的保护膜。撕掉保护膜,那月饼盒上竟没有沾上一滴雨水,反倒是被闷出了一圈儿的白色水汽,那水汽像是中秋节夜里天空中朦胧的月晕。



  李叔的月饼一送就是二十多年。在这期间,我们家建房子,资金周转不开,李叔二话不说,拿来了五万块钱,走时连我父亲写的借条也没带回去;李叔的儿媳妇坐月子,我的母亲分文不收地每天来回跑,像月嫂一样照顾了大半个月。春天,布谷鸟叫,我们便帮衬着李家插秧施肥;夏天,荔枝丰收,李家全家出动来帮着我们家摘荔枝;等到秋天,稻浪翻涌时,父母亲则去帮着把李家的稻谷收割入仓;冬天寒风凛冽之时,我们两家常聚在一起打着火锅,闲话家常,却也暖意融融。一来二往,日子久了,李叔便把我母亲喊成了“大姐”,把父亲喊成了“姐夫”,而李叔,就这样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成了我的“舅舅”。

  今年中秋,李叔没来送月饼,来的是李叔的儿子,也就是我的“表哥”,他说李叔年纪大了,身体不舒爽,记忆力也大不如前了,却天天念叨着叮嘱他,每年中秋记得来给“姑姑”家送月饼。



作者简介






 石雪萍,广东高州人,作品散见于《南方日报》《茂名日报》《茂名晚报》《茂名文学艺术界》《湛江日报》等。





刊发于2024年9月17日《茂名日报》03版荔风

图片:岑稳 罗安然
编辑:柯少鸥
初审:柯丽云
终审:吴小英




往期回顾:

梁少波|狗吠声

阿明|也红(长篇小说连载三十三)

陈艺平|校长是个好学的“90后”


日常投稿须知

以下为茂名日报社副刊中心各版面邮箱

1.《文化》 mmrbwh@163.com

2.《荔风》mmrbwy@163.com

3.《小东江》 mmwbeyd@163.com

4.《晚晴》 mmbbbbss@163.com

5.《夕晖》 xihui2013@126.com

6.《悦读》13929709292@163.com

也可在本公众号 快捷投稿


茂名日报社文艺
汇集茂名日报、茂名晚报文艺版面精华,推介特色原创文学和艺术作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