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所著《红楼梦》可以说是文化百科全书,毛主席他老人家几乎天天看红楼梦,还曾说过半部《红楼梦》可以治天下。
鲁迅先生也曾说过: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隆桑看见人参。
整体来说,《红楼梦》中全书有12处写到人参,是我国四大名著中仅见的。而也就是这人参写出了贾府的兴衰。
人参到清朝已经雄居首位,毕竟清朝是一个人参帝国。
曹雪芹的祖籍在东北辽阳。据《金史地理志》记载:辽阳府产人参。所以因为地理位置的缘故,曹家对人参会有更多的了解,曹雪芹也不例外。
用人参写出了封建等级制度
有句话说得好:参以寿富人,贫者不获餐。意思就是说人参只有富人才能吃、吃得起,穷人是吃不到的。就比如荣府上下四百人,等级森严,仆人们患病时吃不到、不配吃人参的。
以贾府的秦可卿为例,她是贾府第一个极为妥当、得意的少奶奶。太医给她开的养心调经之药第一味药材便是人参。
她的公公贾珍说:就用前一日买的那一斤好的吧。这句话就透露出两个关键点来,一个是昔日也买人参,但都不好了,不如新买的好;二是买人参都成斤成斤地买,有钱啊。
按照乾隆十五年算:仅白金一两六钱易人参一钱。一斤是多少?一百钱。
等到王熙凤来看望秦可卿时候说:咱们若是不能吃人参的人家这也难说了,你公公婆婆听见治得好你,别说一日二钱人参,就是二斤也能吃得起的。
凤姐这句话从一方面说出了贾府的资本雄厚,另一面也说出了人参对人身体的重要性。清朝时期的人们对人参的认知还是很高的。
另一个人就是贾瑞,他的身份不高,有病却只能用点渣沫泡须。
他患病之时,祖父贾代儒请医生治疗,说独参汤管用,只需二两即可,可是他们买不起,贾代儒只好厚着脸去荣府寻参。
这件事儿就足以说明封建王朝的等级制度是多么可怕,很容易见死不救啊。其实人参也是分档次的。
在行家看来,野山参可分9等,普通鲜参可分7等,普通红参可分15等。但这跟封建制度没关系,只跟人参自身因素有关。
用人参写出了贾家的兴衰
这一节说说王熙凤。王熙凤是贾府里举足轻重的人物,是可以独挑大梁的。但她一不留神,流产了,并复添了下红之症。74回写她夜里连连起床,下面淋血不止。
这下心疼坏了王夫人,为给王熙凤找人参忙前忙后。这此为王熙凤找人参是写得最多最细最精彩的,寓意也是最深刻的。在77回中可见到。
可翻来复去地找,也没有找到二两上好的人参。好不容易找到了二两,可太医说太陈旧了。
不仅王夫人找不到,邢夫人、贾母、王熙凤本人都找不到。可见,当初随随便便说日用二斤人参的情景一去不复返了。
王熙凤看望秦可卿是在第11回,到第77回找不到适合的人参可以治病,中间仅仅是五年的时间,贾府已不如往日了。
从这个细节隆桑看出来了好几件事:
首先,人参是可以止血的。
其次,人参的存放是有讲究的。
最后,封建王朝时只有有钱人家才吃得起人参。
用人参依旧没有挽救林黛玉的生命
大家容易误解,看到秦可卿、林黛玉的结局,似乎服用人参没什么效果。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曹之《红楼梦》毕竟是文学,要深入埋藏一些东西:封建王朝再强盛,但也气数已尽,不可挽回,即使是用人参,也无济于事。作者想要表达的是大势不可逆。
咱们看林黛玉,她从会吃饭的时候便开始吃药,身患肺痨,还吃人参养荣丸。每天都要吃药,但依旧没有好转。
在45回中宝钗对黛玉说:我看你那药方上,人参、肉桂太多了,虽说益气补神,也不宜太热。黛玉自己也说:请大夫、熬药,人参、肉桂,已经闹了个天翻地覆也不见得好转。
其实并不是,人参是名贵药材,在清朝的医书上雄居首位,人参“反藜芦、畏五灵脂”,却能“和百药”,与其他要次啊均可配伍,并且药效倍增,所以按照黛玉的情况这么吃不可能不见好转。
所以还是见前面隆桑说的,这只是文学的形式。黛玉的悲剧也是贾府、封建王朝的悲剧。
从其中能看出来,人参在清朝与药材中的地位,还可以治疗肺痨,还可以与其他药材配伍。
别看人参在《红楼梦》里书写得不够多,只有12处,但一个细节足以写出贾府的兴衰,而且还能从侧面了解到人参的功效。如有兴趣,读一下《人参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