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县作协第1522期】韩彩萍:为自己活一回

文摘   2024-10-09 07:00   河北  




 

为自己活一回


文 / 韩彩萍

——电影《出走的决心》观后感


《出走的决心》这部电影不知大家看没看,我是因为这个题目,然后看了预告,趁着国庆小长假,独自一人开车去阜城看的。剧中李红是根据现实中苏敏的故事改编的。


李红出生在60年代,家中两个弟弟,父母重男轻女,她的童年都是在牺牲自己照顾弟弟,稍有差错就会受到父母责骂,18岁时她想靠读书走出家庭,但父亲却要她分担家庭重任,给她安排了工作,挣的工资却一分不少全部上交给父亲,所以靠读书改变命运的梦想破灭了。25岁时李红想靠婚姻逃出原生家庭,于是匆匆忙忙与只见过两次面的孙大勇结婚,没想到这个轻率的决定更是让她跳入火海,带给她的是另一种不堪和更深的痛苦。


李红的丈夫孙大勇是一个自私自利,不知好歹,对外人和蔼善良,对老婆冷言相待,数落漫骂。开始李红在家做家庭主妇,大大小小的家务全部包揽,孙大勇天天跟她计较每一分钱的去处,后来她出去打零工,扫大街,送报纸,有了这微薄的收入,孙大勇就要求生活AA制。


电影里很多细节刻画的让人哽咽窒息,昏暗逼仄的房间,来回劳作的李红安静无声;好吃懒做,颐指气使的孙大勇却吵得刺耳,乒乓球的啪啪声夹杂着阴阳怪气的责骂声。每次李红做好饭端上桌,孙大勇一屁股坐下来不管不顾的吃,一边吃还百般挑剔,想吃醋就敲敲旁边玻璃,那种高高在上,趾高气扬的姿态,俨然就是家里的王,看到这一幕,实在是让人又气又恨。凭什么,女人做饭,洗衣,收拾家务,带孩子,还得跟男人平摊生活开销。李红想过离婚,但是为了女儿她忍了,后来女儿长大结婚生子,她又帮女儿看孩子,她的大半生就这样奉献给了家庭,自己却一忍再忍,一度忍出了抑郁。她的所有付出,不被看见,不被理解,不被感激,有的只是理所当然。


《出走的决心》视频


当枷锁束缚太久,人就会想法挣脱。勇气就是被长时间挤压出来的,隐忍了三十多年的李红,面对家庭生活的压抑和不公,没有继续沉溺于痛苦中,而是积极寻找改变命运的出路,终于在56岁时离家出走,选择了自驾游,李红这次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几年下来行程17万公里,跨越全国400多座城市,旅途中她是快乐自由的,她不再需要服务别人,不再需要看人脸色让人满意,她唯一做的就是取悦自己,她活成了别人羡慕的样子。


如果说李红第一次出走,是为了摆脱家庭选择结婚,这里面她多少有些叛逆和幼稚。那么这次的离家出走说明她已经成熟,她不再期待任何人的理解,她必须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现状。生活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但至少可以让自己开心。


其实周围孙大勇这样的男人并不少,他们对待外人彬彬有礼和善友好,对待家人恶语相向讽刺挖苦,自己没能力挣钱还窝里横,他在外面有多温和, 回到家就变的多暴躁,他们总能找到各种理由挑剔家人,鸡毛蒜皮的小事也要吵的鸡飞狗跳,他们把家人当成垃圾桶,结果在伤害亲情的同时,也让整个家庭陷入了无休止的内耗中。他们不懂得,家是心灵的避风港,而非情绪的发泄场,善待家人才是一个人最基本的修养。


李红的出走无疑是勇敢的,她实在是被逼无奈,但是更残酷的是:现实中还有许许多多的李红仍陷在家庭困境里,她们有的是不敢,因为没有工作,没有收入,没有存款,做不到像李红那样洒脱的离开。有的是不能,因为她们还要工作,还有老人孩子需要照顾,她们肩上的担子很重,她们顾虑太多。甚至还有的女性在家忙碌遭受折磨却忍气吞声,她们终其一生都在妥协,觉得生活就是这样,她们在人生的最后也无法发出呐喊。所以出走不是每个女性都有这样的魄力和决心。女性的自由,不仅要有勇气,更要具备一些知识和实力,经济独立是这一切的基石。


如果你因为种种原因无法摆脱,无法做出出走的决定,那么请改变自己的心态,把一切合理化让自己能接受,不为一地鸡毛而疲惫不堪,不抱怨,不诉苦,不期待,学会爱自己,按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毕竟人生是用来享受的,不是用来受罪的。


其实还有更多伟大的女性,尤其是作为母亲,她们都是在默默奉献,她们总是在儿女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为了儿女能够全心全意的工作,她们有的背井离乡,有的放弃自己的晚年生活,心甘情愿地帮儿女带孩子。甚至好多五十几岁的女性自己一边工作一边帮儿女接送孩子,她们同样困在家庭中,却不计较是否公平,甘愿付出不求回报,她们更值得我们尊重与肯定。


最后,奉劝仍处在家庭或工作困境中的姐妹,人生不易,无论心情如何,都别忘了善待自己。杨绛说过,如果笑能让你释然,那就开怀大笑,如果哭能解压,那就让泪水流下来,如果沉默是金,那就不用解释,如果放下能更好地前行,那就轻装上阵。










作者简介:韩彩萍, 94年衡水师范毕业,杜桥中心小学教师,性格内向,爱好广泛。















景县作家协会
实施精品战略 打造精英队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