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丨李辉《〈诗经〉歌唱研究》(附:李山序、后记)

文化   2024-11-11 17:05   北京  



《诗经》歌唱研究

李辉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诗经》的乐歌属性已成学界的普遍共识,而传统的研究多停留在《诗》是否全入乐、风雅颂的音乐属性、《诗》文本中的音乐性等宏观问题上。有鉴于此,本书致力于《诗经》仪式属性、歌唱主体、歌唱方式等歌唱形态的具体研究,同时,从“歌唱”的角度考察《诗经》颂、雅、风在主题内容、诗乐体式、表现手法上的变迁及其内外动因,进而探讨周代歌诗创制方式、入乐机制、乐官职能、诗乐关系的历时嬗变。因此,本书既是《诗经》歌唱的艺术研究,还是以“歌唱”为视角的《诗经》文本研究,更是有关周代歌诗生成与入乐机制的制度研究。在这一研究思路和目标下,本书在《周颂》与“礼辞”的关系、歌诗与舞蹈的分野、比兴与重章的音乐功能、典礼用乐“乐节”的形成、“无算乐”的功能与意义、“变雅”与风诗的献采和入乐、《诗》的“乐本”形态与“文本化”等问题上,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优秀”结项成果。


作者简介



李辉,浙江丽水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博士后,现为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先秦两汉文学。曾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史》《音乐研究》等刊物发表多篇论文,点校整理严粲《诗缉》、牛运震《诗志》,承担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北京社科基金项目等多项课题。


目录

左右滑动查看


《〈诗经〉歌唱研究》序


李山


《诗经》研究,取径多样。考察《诗经》篇章在礼乐活动中的歌唱形态,是李辉博士《〈诗经〉歌唱研究》的取径。用李辉博士书中的话说是:“将视野远推到‘前《诗经》时代’,回到礼乐歌唱的原初语境,从根源上认识《诗》的文本形态及其成因。”


这是要“透过刀锋看笔锋”,即透过今存《毛诗》的文本的样态,观察当初礼乐文明缔造过程中诗篇“歌唱”的情形。“诗经学”要获得进展,这样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很吃功夫的。李辉博士挑了一份重活干。


全书正文七章,加“绪论”“结语”以及“附论”,共十个部分。据其章次,顺时序展开,即从西周以前的“乐舞与歌唱”一直到《国风》时代的“用乐形态”。那么,这一研究要如何展开呢?作者提出统御全书的两点:其一,以“行为主体”为线索;其二,以诗乐与“仪式”的离合关系为线索。第一点的意思是:“周代诗乐活动并非只是乐官之事,它是整个周贵族的仪式生活的基本内容。”笔者理解,礼乐形态下的歌诗,是社会共鸣的文学,参与仪式即意味着在歌声中形成精神上的和鸣共振。不过,李辉说,在礼乐的歌唱中,“甚至下层士民们的心声也以一定的机制纳入礼乐系统中”。这一点明确出来很必要,因为表现社会基层情绪与风情的十五《国风》,也属于周代“礼乐”的一部分。此外,所谓的“行为主体”,还有其他重要含义。举例而言,如祭祖典礼,有些诗篇是献神的,那么所表现的敬神之意,一定是属于贵族的。这也属于“行为主体”方面的事情,而那些表现着祭祖典礼仪程的诗篇,则应属于乐官或其他能赋诗的人员。


第二点,关乎诗篇歌唱与仪式之间的离合变化,与上一条密切关联,也是书中的一条显性的考察线索。西周典礼多,仪式繁,其中宣示祭祖、农事及宴饮等典礼内涵或意义的篇章,如祭祀典礼中表达敬祖之意,又如宴饮上表明好客之情,这类篇章中诗、礼关系明确。然而这只是诗礼关系的一种,麻烦的是,《诗经》篇章的诗礼关系还远不这样单纯。例如在农事诗篇中,在宣示重视农耕诗篇之外,还有一些诗篇则是从旁表现,表现王者对祖传耕种传统的遵循与重视。这是另外一种诗礼关系。后者颇让一些“郑人买履”的学人在解释上出洋相,他们忽略了诗礼关系是充满变化的,而变化中的诗礼关系存在一些微妙内涵。解决如此复杂问题,不从更高一层的文化观念去求解,是得不到好答案的。李辉博士对上述两条线索的把握是紧密而清晰的,贯穿了全书。因而此书的写作就称得上是有纲有目的论证,而非按时间顺序而来的线描。


全书以上述两点为线索,顺序展开。以今所知,《诗经》较早的篇章当为一些《周颂》作品,此书的讨论就从这些诗篇开始。作者认为这些篇章是“周代礼乐歌唱的奠基”。而“奠基”,就是推陈出新。前辈学者提出《周颂》诗篇有从“礼辞”向“诗辞”的递变,李辉博士做了更为细致全面的研究,深化了这一说法。继之而来的研究是燕饮主题的诗篇,这是书中的一个高潮。接着又讨论“变雅”的入乐机制,这是一个难点。因为随着西周的衰落,“无言不疾”(《小雅·雨无正》)的抨击现实的诗篇大量出现。这些诗篇,还像以往一样附着于典礼吗?若是,如何附着?此后,书中还涉及“公卿赞歌”与典礼的关联,指出其“私人属性”。之后就是风诗的入乐歌唱问题,难度同样不小。


前面说过,此书的一个高潮是燕饮题材诗礼关系的探究,其论点令人兴奋。兴奋点就在对燕饮诗篇重章叠调成因的洞察。抒情为主的《诗经》篇章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它的重章叠调。李辉博士敏锐地指出,这样的形式在《诗经》中出现,是从燕饮诗开始的。何以如此?像顾颉刚等老前辈都认为复沓是音乐常见表现手法,可是,为什么《周颂》中那些较早的篇章却不复沓,甚至连章也不分呢?老前辈以后世的“常见”说解,不足以解决《诗经》的问题。可是,包括笔者在内,大多数的人是这样相信的。常见、常识,常不可信。会思考的李辉博士则别有所见:燕饮的宾主相互敬酒(即所谓“一献之礼”,燕饮敬酒多的可达“九献”),正是大小《雅》诗篇采取重章叠调的原因。这仿佛是一种拓印,诗篇的形式样态就取决于典礼的形态。看法提出了,下一步是取信的论证,这一点做得也十分成功。作者取《小雅》中《彤弓》《瓠叶》为证,两首诗篇都清晰表现饮酒礼献酒“复沓”,《瓠叶》更被认为是“一献之礼”最简要的描述。继而广取《仪礼·士冠礼》《燕礼·记》和《礼记·郊特牲》等诸多文献以强化之。见解与功夫俱在。


对“变雅”即西周晚期那些抒发政治情感的诗篇,此书强调了西周谏言制度或曰惯例的作用。前辈学者曾指出,西周社会含有原始民主的古风,这些政治衰变时期的诗篇,正与此有关,不过这里的要点是如何演唱,如何得到广泛传播。与此相关,此书注意到了《仪礼》等文献中记载的典礼“正歌”之余的“无算乐”。典礼到了“无算乐”的关节,可以歌吟一些具有讽刺意味的诗篇。从典礼的角度解释“变雅”诗篇,是书中另一个亮点。在讨论风诗的使用上,此书又谈到了“无算乐”的作用。风诗广为贵族所熟悉,照此书看法,也是因为在“无算乐”环节的反复歌唱。这些都是令人印象深刻的论述。


读李辉的研究,除了上述内容令人印象深刻之外,还有此书内容的丰厚,或者说在研究问题时所展现的良好学养。皓首穷经,是因为经典研究需要阅读的古今文献太浩繁。《诗经》研究两千多年,著述更是汗牛充栋。读全点,谈何容易!读此书,其作者对两千多年的研究是相当熟悉的,其中还包括对一些过去不大受重视著述的关注,如清代尹继美《诗管见》在诗礼关系认识上,颇含一些有见地的说法。此书援引其观点,是尹氏的知音。


读此书,常为之击节。也有一些读后的疑惑,提出来求证于李辉博士。书言重章叠调发乎宴饮诗篇,问题是,到国风时代,重章叠调仍然强劲而多样化地延展,是受燕饮诗篇的影响吗?风诗的题材可是多种多样的。那么,风诗的多样化的延展,又是因为什么呢?是不是当有更多一点的说明?还有一点,就是感觉“礼乐用诗”层面的讨论丰富扎实,具体到唱法、诗篇与诗篇在歌唱中的关联等,似乎还应该从诗篇文本方面做些挖掘。不知以为然否?


李辉博士,北师大十年,后转入清华大学为博士后,再后来入赵敏俐教授主持的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工作,转益多师,学问日进。此书的附录数篇,系其工作后的成绩,延伸了正文中的思考,并获得了较大的学术反响。就是说,李辉博士的《诗经》歌唱研究,还在前行。


此外,还想向读者透露一点小秘密:李辉博士能唱昆曲,还会吹笛儿伴奏。学问宜深,做人宜雅。深研《诗经》的歌唱,当与他的昆曲雅趣不无关系吧?

 

李 山

2024年9月


《〈诗经〉歌唱研究》后记


李辉


《诗经》是周代礼乐歌唱的结晶,历经了三千余年的流传和阐释,不同学术思潮之下的研究,从各个侧面展示了《诗经》经典内涵的丰富性。虽然历史上有一些学者曾着重区别《诗经》与乐(或《乐经》)的关系,强调《诗经》超越于一般乐章功能的义理价值,但实际上,《诗》正是通过礼乐时代的歌唱、赋引、诗教等活动,逐渐积淀起经典的属性。也就是说,后世经学或文学阐释所推崇的《诗》在政教、道德、审美等方面的经典属性,最早应该导源于礼乐时代《诗》的乐用实践,以及当时人们对《诗》功能、价值的赋予与认同。因此,重彰《诗经》的乐章属性,考察周代诗乐创制、歌唱的内在机制及其历时嬗变,就具有非凡的意义,不仅可以更历史地了解《诗经》在周代社会的真实地位,也将有助于我们对《诗经》的“经典化”历程有更加追本溯源的认识。正是基于此,笔者十余年来一直致力于从“歌唱”的视角展开《诗经》生成、乐用、流传诸问题的研究。


而回顾这期间的研究历程,笔者在研究思路上也曾发生较大转变。起初,笔者意欲以《诗经》文本自身所体现的歌唱性作为切入点来展开相关研究,这较之传统有关《诗经》乐歌属性的宏观讨论,或基于晚出三《礼》文献探讨周代礼乐歌唱的研究来说,或许是一条较为切近和具体的方法路径。但随着理解的深入,笔者逐渐认识到这一研究思路的偏差。尤其是近年来清华简《诗》类文献、安大简《诗》、海昏侯《诗》、王家嘴《诗》的相继面世,说明早期《诗》的流传、传授十分多元复杂,而今本《毛诗》在经学的阐释下已成为一个高度精密、完足、权威的文本,它并不能等同于或者说代表西周春秋以来人们歌唱、赋诵、引说《诗经》的普遍文本;同时,更重要的一点还在于,今本《毛诗》已经高度“文本化”“去乐化”,《诗经》的“经典化”建构是与歌唱性能的流失相伴随的。因此,通过今本《毛诗》已经难以真实还原周代歌诗创制、歌唱、流传的复杂形态,在进行《诗经》歌唱研究时,我们应该审慎地利用今本《诗经》,从观念上摆脱《毛诗》对礼乐时代歌诗之文本面貌与乐用形态的限定。所以,本书与其说是基于《毛诗》文本的音乐性分析,毋宁说是回到礼乐时代的“歌唱”语境,关于周代歌诗创制机制、乐用形态及其发展嬗变的历史性研究。


本书的完成首先得感谢我的导师李山先生。自硕士以来,李老师就嘱我关注《诗经》歌唱问题,他的《诗经析读》《〈诗经〉的创制历程》以及关于《大武》乐章、雅颂对应与图赞说、西周中期穆恭朝与后期宣王朝的诗乐创制、采诗观风、《诗经》中的对唱等相关论著,都深刻影响了我。细心的读者定能在本书中发现李师的学术基因,从师生之谊和学术的传承来看,这对我而言自是一种褒奖。想起在读时,李老师常教导学生,论文要有为而发,言之有物,要开门见山,引人入胜,要一刀切出瓤子。老师还说,文以气为主,要以志帅气,一个人虚的层面有多虚,实的就有多实,要求我们做切己的学问,对历史、道德、人文有主体的关怀和体认。这些金玉良言,在毕业后仍一直让我受益无穷,本书在观点和研究方法上若有些许可取,都是老师金针度人,教导我的。近年来老师蛰居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难得有承教的机会,记得2021年疫情期间,在一次线上会议结束后的晚上,与李老师电话聊了三个多小时,从具体的学术论题、治学方法、学界热点,聊到一个理想学者应有的品格等等。最后是在老师手机没电的情况下,我们才结束了通话,时已近夜晚十二点。在今天这样短平快的通讯时代,这样放下心情的电话聊天显得如此珍贵,这不仅确认着师生间学术传承的印记,我相信也是彼此脾性上的默契。所以在本书出版之际,我谨向李山先生的教诲表示深挚的感谢!


在成长道路上,还有很多教导、关心和帮助过我的老师。在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期间,博士后导师陈来先生以渊广的学识和儒者的气象,让我切身感受到何为“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的境界。刘东先生也总是以饱满的学术热情、锐利的思想力度、深厚的人文关怀,让我赞叹一个学者的生命力。在入职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后,赵敏俐先生也一直关心我的研究,给予我很多指导、鼓励和提携。赵老师早在二十多年前就特别提出“歌诗”的概念,倡导和主办了多次有关古代歌诗与音乐关系的学术活动。可以说,赵敏俐先生一直是《诗经》歌唱研究的领潮人和深耕者。这次请序于赵老师,先生写了万字多的长序,深入阐明《诗经》学发展及礼乐歌唱研究的要义,并对拙著多有揄扬,这些都是我感谢不尽的。在北师大求学期间,尚学峰、郭英德、过常宝以及博士论文答辩主席韩格平、徐正英等先生都对我有很多的教导。近年来,在一些学术活动上,得到了李炳海、黄灵庚、姚小鸥、左东岭、张树国、曹建国、马银琴、徐建委等先生的指教。以上这些老师的教导之恩、知遇之情、问学之谊,都是我要表示深深的感谢的!


本书是笔者所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的结项成果,书中部分章节也曾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史》《音乐研究》《清华大学学报》《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刊载,在此感谢各位匿名评审专家、编辑老师们的指导与鼓励。此外,还有很多师友、同事、同门以及其他生活圈中的同好朋友,都以各种方式关心帮助过我,也谨表谢意,恕不一一提及。


原本只想在后记中略述本书的写作历程,向相关师友表示感谢,但最后还是想提及一下我对家乡人事的一些记忆。我出生在一个浙南最典型的乡村,从小在乡野间长大,并不比一般人更早“志于学”,是乡村宗族间的节庆礼俗和伦理秩序,丧礼上的仪轨、法事道场、吹拉弹唱,逢年过节大礼堂戏台上演绎的才子佳人、忠孝节义,爷爷电唱机里播放的越剧、婺剧唱片……是这些塑造了我对乡土中国、传统文化的体验和想象,“诗书礼乐”首先不是书籍,而是它们的展演性,以及在情感、精神上所能激发的认同,这在我的童年时代就成为我认知的一部分,以至于大学后深入去阅读《诗经》、阅读《礼》书中乡饮酒礼、丧礼丧服等内容时,并不觉得枯燥、陌生。可以说,正是那些耳闻目见的乡村体验,使我在接触现代化、城市化生活之前,在接受学院教育之前,奠定了我的某些性情和价值观念。想起某一年冬天回家,蓦然发现老宅的门楣上隐约镌刻着“种德锄经”四个字。这给我极大的震撼,不曾想三百年前的祖先在农耕之余,也深知经典、经籍中深蕴的智慧,以“种”“锄”这样的农耕行为来譬喻立德、治经,更是让我感受到自己以传统学术为志业,有来自祖训的昭示和指引。因此,我愿意在自己第一本学术专著的后记里,感谢我的父母家人、乡土礼俗、旧居古物、溪山草木,是他们赋予了我诸多受用的品性和前行的动力。


我深知,“十年磨一剑”并不是一个值得称道的学术周期,这一课题也还有不少疑难问题需要进一步思考。在我的理解中,所谓的“《诗》无达诂”,并不是一个自我开脱的遁词,也不是面对学术难题的无力感叹,而更多体现的是《诗经》丰富的经典性,这允许也吸引我们在更开放广阔的阐释空间中去接近它的内涵。这也正是本书所努力的,书中定有不足,敬请学界师友及读者朋友们不吝指教!

 

李 辉

2024年9月于北京稻田




特别鸣谢

敦和基金会


章黄国学

有深度的大众国学

有趣味的青春国学

有担当的时代国学

北京师范大学汉字汉语研究与社会应用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汉语研究所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研究所

微信号:zhanghuangguoxue

文章原创|版权所有|转发请注出处

公众号主编:孟琢  谢琰  董京尘

责任编辑:侯常曼溪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章黄国学
章太炎、黄侃为二十世纪国学巨擘,成绩卓著,影响深远。作为章黄后学,我们立足传统“小学”,传承章黄学术,弘扬中国文化,凝聚民族情感。绍乾嘉而继章黄,自小学以通大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