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是怎么感知社工服务是否专业的

职场   2024-10-14 18:11   海南  
有社工开生日会,买个蛋糕,拉来一班长者庆祝,分吃蛋糕,10分钟结束。

社工总结,活动很成功,老人家很开心,满意度很高。

抛开十分钟不提,这是当下很多社区活动的缩影。

很多项目成效总结,亦是如此,服务对象开心,满意度高。

这就是为什么,社工的专业认知度总是很低。

服务对象,甲方所看到的,感受到的,确实只有:

社工就是搞活动的。

当我们总在感慨,为什么社工的专业地位提不上来。

就不得不提一个问题,别人是如何感知社工服务专业性的?




受指标影响,社工的视角多放在如何开展活动,小组,个案上。

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只要这些服务做出成效,自然就会得到专业认可。

但很多时候,却事与愿违。

做一个成功的个案,很难。就算成功,也只是改变个别人。

活动搞得热闹,社区氛围活跃,大家也只是觉得开心,过后就忘。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们忽略了一个很关键的服务:与服务对象接触。

带过的一个农村项目,做了两年。

一次,社工特兴奋地说,陈姨参与完活动后,主动过来说。

梁社工,这次我们明白,参与活动不是为了礼品,而是...(省略一堆活动的目的)。

梁社工很开心,刚进村开活动,村民只关心有没有礼品。

现在,那些活跃的居民,已经意识到社工活动的专业意义。

他们是怎么意识到的呢?

在日常接触中,社工总是不厌其烦地告诉他们,每场活动的意义。

社工说,我们这次为什么要开手工花活动?

是希望借这个平台,让姐妹们互动,然后互助,相互支持。

所以,做完手工花,并不代表活动结束,我们还要多聚聚。


社工的专业服务,是从走进居民家里,日常与居民接触开始的。

一开始,服务对象不理解,很正常。

接触多了,活动多了,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引导,效果就出来了。

当甲方和居民意识到,社工活动不只是礼品和好玩,专业的认可度就上来了。

他们才会开始相信,社工服务不是文化公司搞活动可以替代的。




其实在服务中,社工也常忽视“与服务对象的接触”。

搞手工活动,做完手工就可以了吗?
不是的,妇女手工活动要用技巧去联动妇女之间互动起来。

亲子手工活动要去引导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互动。

儿童安全教育活动,要在活动跟儿童互动探索,行为的度在哪里。

少了这些“与服务对象的接触”,活动就会沦为形式。

个案其实也是,最重要的不是案主的问题解决了。

而是案主在与社工互动的过程中,获得了支持和成长。

所以每一场活动,每个小组,最重要的不是活动的整体完成。

而是社工在活动中对服务对象所做的引导。

唯有不断的“接触与引导”,服务对象才会实现意识上的转变。

也唯有不断地接触服务对象,社工才能看到服务对象有了什么改变和成长。

把这些改变和成长记录下来,就是社工服务最亮眼的成效。

脱离跟服务对象的互动接触,社工做项目总结时,就没法提炼出具体的成效。

当然,服务指标多,社工也没有太多时间兼顾所有服务对象。

所以在项目初始,社工就要把重点关注的对象圈出来,作为全年介入重点。




另一个层面,甲方和合作方是怎么感知社工专业性的。

不是从服务成效,而是从社工对问题的解读上。

譬如镇街、社区领导,其实想解决群体问题、社区问题。

但他们不知道从何下手,所以引入社工项目,探索服务模式。

并寄望这种服务模式,能覆盖到不同社区,解决同样的问题。

社工在与甲方、合作方接触中,要敢于去表达对问题的观点解读。

如何提高居民的凝聚力?如何引导青少年的行为?

长者为什么养老观很消极?怎么带动镇街的养老服务?

每个社区,每个群体,社工应当是对其社会问题,群体问题是有解读的。

能做到这点,甲方多少是会认可社工专业性的。

我做养老服务时,甲方就常让我们探索当地养老服务的模式,及对养老政策的解读。

为此还写了政策调整的建议和申请,一一提交上去,这就是对专业性的认可。



居民其实也一样。

家暴的妈妈会问社工,如果不打孩子,我应该怎么做嘛?

社工不能只说耐心教,要告诉她,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其心理特征是什么。

所处阶段的成长需要是什么,家长关注什么,如何与其相处。

这就是对其问题的专业解读。

而这些,都是在日常的交流接触中引导和灌输的。

所以,甲方和服务对象对社工专业的感知,是在日常接触中建立起来的。

作者:林莫

源:

林莫寻知

”微

公众号

原文发布时间:2024年9月11日


邂逅社工
邂逅社工,聆听同工的心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