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年味,益起行动”残疾人精神文化活动——积极心理治疗“平衡模型”在康复服务中的运用

职场   2024-10-09 18:11   海南  

一、活动基本情况

活动名称:“幸福年味,益起行动”残疾人精神文化活动
 活动类型:家庭服务—精神文化活动
参与对象:康复者、家属及社会人士
参与人次:38人次
活动地点:A区康复中心


二、活动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残疾人的权益和需求。在这个背景下,为了推动更多的残疾人、残疾人家属、社会人士、社会企业等关注残疾人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强社会对残疾人的关注和支持,各类春节活动纷纷登场,旨在搭建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以满足残疾人在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让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享受平等尊重的生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春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象征着团圆、和谐和幸福。因此,“幸福年味,益起行动”活动选择在春节期间举行,利用节日氛围来传递关爱和温暖。


此外,通过倡导和组织活动,呼吁更多的人关注残疾人群体的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幸福年味,益起行动”残疾人精神文化活动旨在为残疾人提供一个展示自我、交流互动和文化体验的平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同时也唤起社会各界对残疾人群体的关注和支持,共同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为残疾人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三、理论与方法

本次精神文化活动在积极心理治疗理论、社会互动理论指导下开展,将结合积极心理治疗的“平衡模型”工具模型、社会互动理论进行分析,大致内容如下:


(一)积极心理治疗的“平衡模型”
针对残疾人的四个领域进行阐述,积极心理治疗将人的生活归纳为四大领域:身体层面、成就层面、关系层面、未来/意义层面。


四个领域不仅是我们人生的四个组成部分,也是可以获取的四种资源。


1.身体层面(Body)

残疾人在身体方面面临的挑战是多方面的。由于身体上的限制,残疾人可能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遇到许多困难。


例如外出行动不便,行动能力可能受到限制,如步行、上下楼梯、弯腰等。这可能导致他们无法方便地参加某些活动或去某些地方。


参加一些大型活动或者赛事,体力上消耗巨大,使残疾人难以完成需要大量体力的任务。尤其是在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这都会影响他们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和理解,使他们在与他人交流和社会互动方面面临困难。


2.关系层面(Achievement)

残疾人的关系层面总是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由于身体上的限制,社交圈子相对较窄,交往的对象通常局限于家人、朋友和同事等,在与他们交流时会遇到一些困难,例如语言表达不清、情绪不稳定等,导致他们在交流时感到不适或无法完全表达自己的意思,影响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残疾人由于身体上的限制和心理压力,可能会出现情绪上的问题,例如自卑、焦虑、抑郁等,会影响他们与他人的交往,使他们的社交关系变得更加紧张。


也有一些人可能会对残疾人持有偏见,认为他们能力不足、麻烦等,这种歧视会影响残疾人的人际关系,使他们感到被排斥和孤立。


3.成就层面(Contact)

残疾人在成就方面的现状在不同领域有不同的表现。总体来说,虽然残疾人在一些领域面临着挑战和障碍,但也有许多残疾人在不同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他们可能因为身体条件、教育机会、就业歧视等原因而面临更多的困难。


因此,社会应该提供更多机会和资源,以帮助残疾人实现自己的成就需求,并促进他们全面融入社会。


在活动中,残疾人通过参与“幸福套圈”“投篮比拼”“猜灯谜”等环节,激发残疾人参与活动的勇气与胜利的决心,发挥无限的潜能,拼搏向上、奋发图强,不断地提高残疾人康复的自信心和生活质量。


4.未来/意义层面(Future/Meaning)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残疾人的关注和权益保障日益增强。然而,在未来,残疾人仍将面临一系列的挑战,残疾人在就业方面往往面临更大的困难,导致他们的经济状况普遍较差。


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些简单、重复性的工作将被机器取代,这使得残疾人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压力增大。     

    

(二)社会互动理论
社会互动理论:社会互动即社会相互作用,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关系背景下,人与人、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等在心理、行为上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


在该理论看来,人一出生就进入了人际交往的世界,学习与发展就发生在他们与其他人的交往与互动中,它既强调学习过程的认知参与,也强调学习过程的全人参与。


社会互动理论着重于学习的社会环境,把教师、学生、活动之间的相互活动看作教学的灵魂所在,强调教师、学习者、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它的动态性。


本次精神文化活动通过“制作龙形灯笼”“猜灯谜”“投篮比拼”“幸福套圈”的互动游戏环节,促进残疾人与残疾人、残疾人与家属、残疾人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互动交流,同时丰富了残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了社区文化凝聚力和归属感。


四、活动目标


(一)总目标

通过参与春节文化惠民活动中的制作灯笼、写心愿、猜灯谜等环节,共同打造一个适合残疾人及家属、社区居民、社会爱心企业展示的舞台,让参与者们充分感受春节的氛围和传统文化的魅力,共享春节文化活动的欢乐,提高残疾人康复的自信心和生活质量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二)分目标

1.至少80%的参与者手写一份新年愿望便利贴,贴在“心愿墙”上。

2.至少80%的参与者现场制作“龙形灯笼”环节,共同完成一个成品。

3.至少80%的参与者参与“幸福套圈”环节,在2分钟内,套中一个圈。

4.至少80%的参与者参与“投篮比拼”环节,在3分钟内,投中一个篮球。

5.至少80%的参与者参与“猜灯谜”环节,在2分钟内,猜中一个灯谜。

6.至少80%的参与者参与“写春联”环节,现场挑选一副春联。


五、活动内容


六、活动评估


(一)目标评估
目标一:至少80%的参与者手写一份新年愿望便利贴,贴在“心愿墙”上。


达成情况:本次活动共有38人参与,根据“心愿墙”粘贴情况得出,共有32人参与写心愿环节,收到32个心愿祝福,参与率为84.21%,目标达成。


目标二:至少80%的参与者现场制作“龙形灯笼”环节,共同完成一个成品。

达成情况:本次活动回收奖券共计38份,通过回收兑奖券进行统计得出,参与“龙形灯笼”制作环节的人数共计35人,参与率为92.10%,目标达成。


目标三:至少80%的参与者参与“幸福套圈”环节,在2分钟内,套中一个圈。

达成情况:本次活动回收奖券共计38份,通过回收兑奖券进行统计得出,参与“幸福套圈”环节的人数共计38人,参与率为100.00%,目标达成。


目标四:至少80%的参与者参与“投篮比拼”环节,在3分钟内,投中一个篮球。


达成情况:本次活动回收奖券共计38份,通过回收兑奖券进行统计得出,参与“投篮比拼”环节的人数共计36人,参与率为94.00%,目标达成。


目标五:至少80%的参与者参与“猜灯谜”环节,在2分钟内,猜中一个灯谜。


达成情况:本次活动回收奖券共计38份,通过回收兑奖券进行统计得出,参与“猜灯谜”环节的人数共计38人,参与率为92.10%,目标达成。


目标六:至少80%的参与者参与“写春联”环节,现场挑选一副春联。


达成情况:通过社工现场观察,参与者通过与书法老师沟通,现场书写对联,发放的数量约50副春联,参与率为100%。


另外,社区居民折返到家中取来对联纸给到书法老师现场书写,可见该环节非常受欢迎,可见目标达成。


(二)参与者评价情况


1.参与者表现

根据社工观察及回收兑奖券的情况了解到,在活动现场,一幅幅精美的春联吸引了众多目光。


参与者们纷纷拿起笔来,亲自动手书写春联,将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融入其中。


在社会爱心企业手工老师的带领下,参与者相互协作,共同制作出一盏盏生龙活虎的龙形灯笼,表达了残疾人及家属对美好生活的热爱。“早日康复、重返社会、希望家人平安健康”等美好祝愿贴满了“心愿墙”,展示了残疾人坚定的信心和勇气。


在幸福套圈环节,参与者状态神勇、发挥出色,成功套中了许多奖品。投篮比拼环节同样精彩纷呈,投篮积分,争夺胜利,现场一片欢祥。


猜灯谜环节更是寓意深远,通过猜灯谜,不仅增长了自己的知识,还深深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七、专业反思


(一)积极心理治疗“平衡模型”工具在精神康复服务领域的应用


积极心理治疗“平衡模型”(以下简称“平衡模型”)在精神康复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


首先,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处理精神疾病患者(以下简称“康复者”)的身体层面、成就层面、关系层面、未来/意义层面的不平衡状态,着重关注康复者的全面发展。


在精神康复服务领域中,精神疾病患者常常面临着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多方面的挑战,这些挑战可能导致他们的生活失衡。通过使用平衡模型,我们可以较好地评估康复者四个维度的状况,协助其找出“内在冲突”和“现实冲突”,确定哪些方面需要更多的关注和干预。


其次,积极心理治疗“平衡模型”理论也可以指导我们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针对不同康复者的特点和需要,我们可以利用平衡模型来设计适合他们的康复服务方案。


例如,对于一些生理方面不平衡的康复者,我们可能需要关注他们的饮食、运动和睡眠等方面;对于心理方面不平衡的康复者,我们可能需要提供心理疏导和支持;对于社会方面不平衡的康复者,我们可能需要帮助他们重建社交网络和支持系统。


对于未来方面不平衡的康复者,我们可能需要引导其学习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二)积极心理治疗“平衡模型”工具在精神康复服务领域的展望


近年来,积极心理治疗作为一种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重要分支,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


积极心理治疗强调关注个体的优势和潜能,促进个体在心理、社会、职业等各方面的平衡发展。


在此背景下,“平衡模型”作为积极心理治疗的一个重要工具,对于精神康复服务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次,“平衡模型”可以为康复工作者提供科学的指导,提高康复服务质量,使康复者得到更加个性化、全面的康复服务。康复者也可以在心理、社会等方面得到更好地发展,提高其融入社会的能力和水平。


同时为康复研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推动康复领域的创新发展。


为了培养一批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的专业服务人才,加强康复人才培养成为当务之急。


最后,“平衡模型”作为一种积极心理治疗的工具,在精神康复服务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平衡模型”的应用,可以提高康复服务质量,促进康复患者融入社会,拓展康复研究领域,加强康复人才培养,为精神康复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者:杨秀堂


单位:

三亚惠民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源:

“邂逅社工

”微

公众号

,转

载请

注作

者等相

来源








@邂逅社工、社工文库、社工考试服务、养老社工服务

邂逅社工
邂逅社工,聆听同工的心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