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王国细胞研究院 - 原创出品
作者:摩西 | 主编:摩西
扫码登录知识星球,看更多独家资讯,与更多资深人士交流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Cs)是现代生物医学领域的重要突破,开辟了生物学、病理生理学和细胞再生医学等学科的新天地。iPSCs衍生的细胞如今成为细胞疗法研究的新兴方向,而从iPSCs分化出的诱导性间充质干细胞(iMSCs)则代表了间充质干细胞(MSCs)研究中的前沿。
实验证据表明,iMSCs相比天然MSCs具有更强的增殖能力,并且减少了与年龄相关的变化和异质性。大量的临床试验进一步表明,iMSCs在细胞治疗中可能具有更为优越的应用前景。本文汇总了iMSCs的基础研究与临床试验,旨在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引言
间充质干细胞(MSCs)具有向多种中胚层细胞类型分化的能力,如脂肪细胞、软骨细胞、骨细胞和肌细胞。它们的定义依赖于特定表面标志物的表达,如CD73、CD90和CD105,并且不表达CD45、CD34、CD14或CD11b、CD79或CD19及HLA-DR。随着研究的进展,科学家们对MSCs定义的争议也逐渐增多,尤其是随着对不同组织来源MSCs异质性认识的加深。
研究已经确认了许多组织中的MSCs,例如脐带、骨髓、脂肪组织、滑膜及牙髓。不同来源的MSCs在表面标志物上有所差异,它们的分化潜力也有细微的差别,具体表现为向脂肪细胞、软骨细胞及骨细胞分化的不同能力。尽管许多文献已经广泛探讨了这些特性,但本文不再重复相关内容。研究MSCs异质性的重要性在于,它们是当前细胞治疗的主要来源,尽管在众多临床前研究及试验中表现出积极的治疗效果,但其异质性也与临床试验结果的变异性密切相关。
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等技术的进步,使研究人员能够深入分析来自不同个体和组织的MSCs差异。例如,Wang等人通过分析发现了七个组织特异性亚群,具有不同的基因表达谱,并确认了五种保守的MSCs亚型。脐带来源的MSCs(UC-MSCs)在免疫抑制能力上表现出优势。Xie等人通过scRNA-seq识别出骨髓MSCs中的一些亚群,包括CD26+骨生成亚型、CMKLR1+功能亚型及增殖亚型。Zhang等人则通过scRNA-seq技术研究了新鲜分离、未经培养的脐带来源MSCs,结果显示在体外培养后,MSCs分化为具有免疫调节、骨生成及软骨生成潜能的亚群。
iPSCs的突破及其在MSCs研究中的应用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Cs)通过重编程分化的体细胞产生,通常通过引入特定转录因子来实现。这一过程使得分化的细胞恢复多能性,能够形成类似胚胎干细胞的细胞系。目前,生产iPSCs的技术已经高度成熟,并在诱导和分化方法的优化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一技术进步使得iPSCs的分化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包括向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分化。
与组织来源的MSCs相比,iMSCs展现出诸多优势。首先,组织来源的MSCs存在更为明显的复制性衰老现象,而iMSCs则异质性更低。其次,iMSCs可以从供体或患者细胞中生成,成为个性化细胞疗法的重要来源。此外,无论供体年龄或细胞来源如何,iMSCs均表现出年轻化的遗传特性。因此,iMSCs作为未来细胞疗法的关键细胞来源,在现代研究中占据重要位置。
iMSC 与组织来源 MSC 的比较
iMSCs的诱导方法
在过去十年中,诱导iPSCs向MSCs分化的方法取得了显著进展。现有的多种技术均能够促使iPSCs分化为iMSCs,但不同方法下产生的iMSCs可能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在其临床应用转化中至关重要。例如,Lian等人通过使用专门设计的诱导培养基代替iPSCs的培养基,成功诱导了MSCs分化。该培养基由标准的DMEM和FBS组成,辅以10 ng/mL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AB(PDGF-AB)和表皮生长因子(EGF)。经过10天的诱导,成功生成了iMSCs。Tran等人在基础培养基中加入5 ng/mL Activin A、2 μM BIO和20 ng/mL BMP进行3天的诱导,然后用10 ng/mL的bFGF和EGF继续培养10天,完成了iMSCs的生成。
这些诱导方法在识别MSCs的标准上基本一致,且强调了bFGF在诱导过程中的重要作用。bFGF是一种促进中胚层细胞分裂和血管生成的多肽,能够显著提升iMSCs的生成效率。不同诱导方法生成的iMSCs是否在表型上存在差异尚待进一步研究。在诱导过程中,还需综合考虑成本和效率问题,同时,市售成品试剂盒也提供了经济高效的选择。
iMSCs与组织来源MSCs的比较
在iMSCs的诱导研究中,科学家们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与直接从生物体中提取的MSCs相比,iMSCs是否具备特定的优势?研究结果表明,iMSCs与MSCs在增殖能力、基因表达及功能上存在多种差异。研究者们普遍发现iMSCs的脂肪分化能力较强,而组织来源的MSCs则在免疫调节功能上表现突出。在免疫相关功能方面,iMSCs表现出更强的免疫抑制能力,与UC-MSCs相比,iMSCs的抗炎因子表达更高,这使得它们在治疗免疫相关疾病中表现更具潜力。
iMSCs在细胞治疗中的潜力
iMSCs展现出了在多种疾病治疗中的巨大潜力,特别是在与缺血和炎症相关的病症中,如心肌梗死、下肢缺血、炎症性肠病(IBD)和急性肺损伤等。在这些疾病模型的研究中,iMSCs的主要功能是调节免疫反应和促进组织修复,类似于传统MSCs在体内发挥的作用。然而,iMSCs的具体功能可能根据不同的病理环境而有所不同。例如,Hynes等人的研究发现,iMSCs在大鼠牙周炎模型中显著促进了新生矿化组织的形成,有助于牙周组织的再生。类似的,Lian等人则发现iMSCs在小鼠的肢体缺血中具有良好的修复效果。在IBD的小鼠模型中,iMSCs通过分泌TSG-6促进了肠道黏膜的愈合,显著提升了小鼠肠道组织的再生能力。
iMSCs在细胞治疗研究中的应用
除此之外,iMSCs在保护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方面也展现出潜力。研究发现,iMSCs能够通过线粒体转移,帮助维持RGC的生存,并在患有视网膜病变的小鼠中恢复其视网膜功能。在哮喘炎症模型中,iMSCs通过与上皮细胞形成连接通道(TNTs),将健康的线粒体转移到受损细胞中,从而显著改善了上皮细胞的功能障碍。这些研究表明,iMSCs主要通过旁分泌信号传导或线粒体转移来恢复组织功能,而其在体内自我分化的可能性相对较低。
iMSC衍生的细胞外囊泡(EVs)在细胞治疗中的应用
细胞外囊泡(EVs)是一种由细胞分泌的小型囊泡,包含细胞成分如DNA、RNA、脂类及蛋白质,能够在细胞间传递信息,并对受体细胞的行为产生影响。由于EVs具有分子运输能力,且相比直接移植细胞,能够更有效地减少免疫反应,EVs逐渐成为细胞治疗中的关键工具。
大量研究已经确认,来自MSCs的EVs在多种疾病治疗中具有潜力,并且当前的研究正在集中于如何优化和修饰这些EVs,以提高其治疗效果。同样,iMSCs也能够分泌EVs,并且由于其增殖能力较传统的MSCs更强,因此在外部分泌和治疗应用中展现出显著优势。
在骨关节疾病的研究中,Zhu等人比较了iMSCs与滑膜来源的MSCs(SM-MSCs)在骨关节炎(OA)模型中的EVs分泌特性。研究显示,尽管两种EVs在粒径和表面标志物上无显著差异,但iMSC来源的EVs在促进软骨细胞迁移方面具有更好的疗效。此外,Cui等人开发了一种具有骨靶向能力的外泌体平台,能够递送siRNA至成骨细胞,从而增强成骨细胞分化并抑制破骨细胞的生成,这为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研究还表明,iMSC-EVs相比传统EVs,更能有效延缓椎间盘退变的进展,iMSC-EVs通过转运miR-105-5p至衰老的髓核细胞,并激活Sirt6通路,展现出抗衰老特性。在中风模型中,iMSC-EVs能够减少梗死体积,促进血管生成,并减轻神经功能损伤。
在肿瘤治疗中,iMSC-EVs也显示出强大的应用潜力,特别是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治疗中。研究表明,iMSC-EVs在阿霉素耐药的TNBC细胞中表现出更强的细胞毒性效果,优于传统的游离或脂质体形式的多柔比星。此外,iMSC-EVs还能够通过激活STING通路,诱导单核细胞中的IFNβ表达,从而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研究表明,早期传代的iMSC-EVs相比晚期传代的EVs,具有更高的免疫调节功效。由于iMSCs具备较低的异质性和强大的扩展能力,其分泌物在临床应用中具备更大的发展潜力。
iMSCs与生物材料结合的治疗策略
现有研究表明,iMSCs与多种生物材料相结合,可以产生显著的组织修复效果。例如,将iMSC-EVs与水凝胶结合使用,能够显著减少疤痕形成并加速伤口愈合。使用3D打印水凝胶支架与iMSCs配合,能够优化其移植后的生存环境,提升其在体内的存活率。这一方法在子宫内膜损伤模型中的应用显示,iMSCs能够完全恢复子宫内膜的结构与功能,并部分恢复胚胎着床及维持妊娠的能力。
通过与支架材料结合,iMSCs在组织再生和修复中的应用潜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例如,Kim等人开发了一种双层管状支架,用于促进气管黏膜和软骨的再生。该支架框架由电纺聚己内酯(PCL)纳米纤维和3D打印的PCL微纤维组成,植入支架的细胞包括人支气管上皮细胞(hBECs)、iMSCs以及iPSC衍生的软骨细胞,成功在体内促进了气管再生。这种材料与iMSCs结合的策略,展现了在仿生组织器官再生及移植中的巨大应用潜力。
iMSCs面临的挑战
iMSCs的优势包括丰富的来源、充足的数量、良好的治疗效果、高度的同质性,并且能够有效解决免疫排斥及伦理问题。作为iPSCs的衍生物,iMSC-EVs或许在某些治疗效果上可以与MSCs-EVs相媲美甚至超越。然而,在iMSCs的临床转化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待解决的关键问题。首先,重编程后的iPSCs的特性还需进一步研究,尽管它们的干性与胚胎干细胞类似,但具体差异尚不明确。
其次,iPSCs重编程技术带来的潜在致瘤性风险也是不可忽视的。随着iPSCs小分子重编程技术的发展,iPSCs的质量控制和潜在MSC来源得到了进一步的保障。理论上,iPSCs具备多系分化和自我更新的能力,使其在大规模生产和解决组织异质性方面具有巨大潜力。但iMSCs在应激条件下(如炎症或缺氧)是否能够保持其特性,仍需通过实验进一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