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天地】《沙坡头》2024年第6期目录

文摘   2024-12-04 09:52   宁夏  







卷首语



                  

文学的故乡


文学是人类心灵的心电图,文学家是自己民族情感脉搏的把脉人。

有人说文学的最高意义和最低意义,都是了解自己。写作也许不是为了崇高,不会带来崇高,但作家心里不能没有崇高。作品是作家的孩子,作家要把什么样的精神基因和血脉遗传给自己的孩子呢?一位好的作者,心里可以没有鲜花和掌声,可以没有奖杯和红毯,但不能没有对文字的敬畏。因为他深知,他笔下的每一个方块汉字,都曾被诗经关关雎鸠过,被屈原叹息求索过,被李白豪迈奔放过,被杜甫沉郁顿挫过,被曹雪芹悲金悼玉过,也被鲁迅呐喊彷徨过,他所写过的每一个字,他们都认得,人民更记得。所以中卫地方虽小,中卫作家心却不可不大。

马尔克斯说“活着为了讲述”,而讲述的中心则是自己的故土,因为故土是世界的模板。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片土地是我们的故乡。莫言曾说:“作家的故乡并不仅仅是指父母之邦,而是指作家在那里度过了童年,乃至青年时期的地方。这地方有母亲生你时流过的血,这地方埋葬着你的祖先,这地方是你的‘血地’。”故乡构建了我们的精神世界,是我们的“根”。

作家是生活造就的,造就作家生活的土地于是就成了“文学的故乡”。故乡是作家们文学成长的酵母,为文学的创作提供营养源。莫言的高密东北乡,贾平凹的秦川沃野,阿来的嘉绒藏区,迟子建的冰雪北国,刘震云的延津世界,毕飞宇的苏北水乡,李娟的北疆阿勒泰……这里的泥土造就了中国当代文学的著名地标。

将生活的故乡转化为文学的故乡,是作家走向成熟的必修课,在与时光同行与时代同行的写作修行中,故乡的山水逐渐化为了作家文字中的血脉。

中卫正处于历史上发展变革最剧烈的时期,这是文学可以大有作为的时代。中卫这块土地深厚的黄河文化积淀,往昔的丝路花雨金戈铁马,明代从山西大槐树迁移垦植的历史,中卫人曾经的四世同堂的时代,中卫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带来的心灵嬗变,脱贫攻坚生态移民的壮阔画卷,中卫在外打工者的心路历程,失地农民的生活状态,中卫的外来定居者的生活轨迹,校园文学和儿童文学的创作……所有这些,都可以成为我们中卫作家创作的富矿。  

作家和养育他们的故乡时时刻刻都在互动,从出生起,他们就在和周边的动物、植被、土地交流,有生命的、没生命的,都在默默丰满着作家们的感官世界。文学的故乡包括作家的故乡,但又不限于此。当我们面向世界,面向宇宙,面向未来,“故乡”会获得更丰富更深邃的内涵。

中卫的土地不光能长出地道的枸杞,还理应能生出一大片地道的文学作品。

文学是痴情者的事业,是寂寞的事业,更是春暖花开、万紫千红的事业。祝愿我们中卫作家勤耕文学的土地,让中卫的土地开出更多更美的文学之花!        

——房子    宁夏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主席团成员  





目 录



 卷首语


◆特别推荐

07   萧萧班马鸣/杨占武


◆小说驿站

17   老石小卖部/朱敏

26   我有一笔钱/石也

31    选择做一条水草/李慧英


◆散文空间

42   长山头/史振亚

50   种韭菜的女人/陈莉莉

56   怀念父亲/孟虎


诗歌星座

64   每个字都是突然醒来的食物(组诗)/陈才锋

66   熊轲诗词四首

67   范春荣诗词六首


首届“我家的年”征文获奖作品小辑

70   春节故事(组诗)/陈宗华

72   年味/张甫军

73   那些“年”,那些事儿/李娜娜

76   雪中,守望新年(组诗)/田杰

77   把年过成每一天(组诗)/黄葵

79   小城飞雪/鞠风亮

81   在军营过年/汪海

85   故乡的年味/许汉超

87   家乡年味,连着中卫大地的每一处风景(组诗)/方向

89   新年寄语三首/熊轲

90   缸鱼儿/高晋旭

91   捏“锤子”,过大年/朱小毛

93   过年也清欢/郭海燕


香山评论

96   开阔的人间需要开阔的文字/李亮






投稿邮箱:SPTBJB@163.com



中卫文艺界
中卫市文学艺术联合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