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天地】《沙坡头》2024年第6期首届“我家的年”征文获奖作品小辑:过年也清欢

文摘   2024-12-12 11:45   宁夏  


春节的脚步日益临近,母亲却因病刚经历了一场大手术。术后一个月,她只能在家中静养,大部分时间都躺在床上,偶尔站起,定定地望向窗外。我跟随她的视线望去,视野里楼宇高低错落,马路上人来车往,人们都在为即将到来的春节而忙碌。突然,有一种鹤立鸡群般矗立于天地之间的孤独感袭来,于是,我忙扶着母亲在床上躺下,嘱咐她多休息。

春节前气温依然冷如寒冬,呼伦贝尔的早晨总是姗姗来迟,而且阴天下雪居多。窗外有时候是一片灰蒙蒙的蓝,沉重得让我心头荡漾起一丝哀伤。白天,桥上、路上,车流如织、人来人往,激活了城市的每一个细胞;夜晚,远处的山,近处的街,万家灯火,五光十色,上演起一幕幕迎新大戏。

那扇玻璃窗宛如一方银幕,每天都在放映活色生香的喜景。尽管母亲不能外出,但通过这扇窗,她还是能看到春节前的热闹和繁华。一个意外的变故,让今年不能同往年一样外出庆祝,但在家里,我决定以另一种方式过年。于是,在母亲身体状况允许时,我也外出加入到商场购物的队伍里,打开手机视频,视频这头是人山人海的商场,视频那头是母亲好奇且开心的笑容。

“妈,这牛肉30一斤不贵吧?”我举起手机,让母亲看到货架上的价格标签。

“不划算,那边你刚才走过的冰柜,我看那个猪脊骨不错。”母亲用她的生活经验给我建议。

“妈,瓜子来几斤不?五香的。”我走到售卖瓜子的摊位前。

“瓜子油大,来一斤意思一下就行。”母亲提醒我注意健康。

日子就这样迎送着手机里不同的场景,万花筒一般风起云走,母亲的目光也随着我一路挤进商场,拐进街巷,溜过大街,我则用手机带着母亲,真真切切地感受春节的喜庆,也细腻地享受一年里最隆重的愉悦。

母亲的身体终于一天天康复起来。按医生的嘱咐,她开始做一点轻微的活动,每天在房间里来来回回地缓缓走动,每一步都显得那么小心而又坚定。她的脸上逐渐有了红润,眼里也多了些许光彩。我知道,这是母亲在用自己的方式,迎接新的一年,也是她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许。

看着母亲逐渐康复的身影,我也如打了鸡血一样,除了买年货,打扫、拆洗,还现学现练蒸馒头,每每看到我因手法不熟练而让面发得膨大四溢之时,母亲也会像看到希望一样安慰我说:“高升旺长,就是这样的,这面发得好!”这些平时做的事,放在过年做就不一样了,每一件事都有寓意,打扫拆洗就意味着去掉霉运,辞旧迎新。我把母亲床头平日放的抱枕仔细洗干净,又换了一床绿底粉色碎花的床单,这些小小的改变,让她的房间焕发出了新的生机。母亲很满意,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说道:“这样真好,家里都亮堂了。”

春节的脚步愈发临近,我也有了一种幸福的期待。开始为家里布置起来,挂上了红色的灯笼,摆上了母亲喜欢的绿植,还贴上了那些寓意吉祥的龙年饰品,母亲在一旁指挥着,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们相互配合,默契十足,家里终于弥漫起满满的祥和欢乐的气氛。

除夕之夜,鞭炮齐鸣,华灯初上,家里的灯光与窗外的星光交相辉映,我和母亲围坐在沙发上,一边品尝着美味的年货,一边看着春节晚会,聊着过往的家常,享受着这难得的团聚时光。这一刻,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幸福,也明白了过年的真正意义——过得了年关,也一定过得了生活中的任何关卡,无论身处何地,无论遭遇何种困境,我们都能找到一种属于自己的庆祝方式,哪怕是简约到简单,哪怕欢乐只是清欢。

其实,“年味儿”不在街上,不在鞭炮声里,而是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过年也清欢,这是一种别样的年味,一份独特的喜悦。在不能与亲朋好友欢聚一堂的日子里,依然能够找到过年的乐趣和意义,依然学会了在清欢中找寻幸福,感受温暖。



投稿邮箱:SPTBJB@163com



中卫文艺界
中卫市文学艺术联合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