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朱前星(1966—),男,湖南郴州人,浙江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中国共产党的党建话语体系分为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制度六个方面,从党成立之日起不断发展丰富至今。党建话语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地位、目标和贡献,大致可以分为创建开拓、巩固发展、调整重塑、创新发展四个阶段。各个阶段的党建话语体系均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承继性。对此,本文试以历届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政治报告为中心进行探讨。
一、创建开拓阶段(1921—1949)
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任务,是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并且农民人口占主体的国家,建设一个强有力的无产阶级政党,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这一阶段党建话语体系解答了“什么是中国革命、怎样进行中国革命”的时代问题,对党建话语体系的中国化进行了初步探索,呈现出以革命话语为中心的特点。
(一)中国共产党建立和大革命时期
从建党初期到大革命失败,中国共产党通过学习传播马克思主义,借鉴苏俄(苏联)革命经验,初步建构起区别于旧式资产阶级政党的党建话语体系,党建话语体现出革命性和人民性的特征。政治建设话语方面,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组织建设话语方面,党的四大通过的新党章规定党的基本组织为党支部,要求全党加强支部建设;纪律建设话语方面,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有了基本雏形。总体来看,这一时期党建话语体系尚不成熟,较多受到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影响。随着大革命的失败,促使一部分共产党人开始探索符合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和中国革命实际情况的党建话语体系。
(二)土地革命时期
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吸取大革命失败的教训,认识到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国情相结合,坚持党对革命事业和人民军队的领导,开辟新的革命道路。政治建设话语方面,党立场鲜明地和右倾机会主义和“左”的错误划清界限,走上了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思想建设话语方面,确立了思想建党原则,加强党的思想教育和宣传工作,纠正了党内存在的非无产阶级思想,逐步建构起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思想建设话语;组织建设话语方面,提高入党门槛,注重党员的质量;作风建设话语方面,坚定不移走群众路线,尤其注重党的干部作风问题。
(三)抗日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以大局为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抗击日寇,党建话语体系以“团结”这一主线贯穿始终。政治建设话语方面,中国共产党号召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断纠正党内部分领导干部存在的“左”和右的错误立场。思想建设话语方面,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进入新的阶段,最终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组织建设话语方面,党继续完善对人民军队和党内组织的管理制度。作风建设话语方面,党中央三令五申强调党员之间、中央及各级领导机关之间、八路军和新四军中党的领导干部和各省委之间的团结统一;强调党、政、军、民各方面的干部充分发挥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保持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密切联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报告中提出,我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三大优良作风,①是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重要保障。纪律建设话语方面,中国共产党在武装抗日的同时严格遵守群众纪律,形成了军民鱼水情的密切关系。
(四)解放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汲取全面抗日战争时期的经验教训,党建话语体系基本框架趋于成熟。政治建设话语方面,党的工作重心逐步从农村转向城市,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新民主主义政权的建设进行了深入探讨。思想建设话语方面,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党中央要求各级党组织注重加强对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组织建设话语方面,在党的领导下,土地改革和解放战争均进展顺利,党中央决定在农村和城市公开建党,并要求各级党组织训练一大批能够管理国家各项事务的干部。作风建设话语方面,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推进,党中央强调应该警惕党内各种不良情绪的增长,保持优良作风。纪律建设话语方面,针对党内出现的部分不良作风和混进党内的个别不良分子,党中央要求各级党组织要对其进行认真及时地处理。制度建设话语方面,针对党内出现的无政府无纪律的现象,党中央决定建立请示报告制度、逐步健全党委制。
二、巩固发展阶段(1949—1978)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党的中心任务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建设,这一时期党建话语建构主题更多地彰显“建设”意蕴,体现了党从领导斗争的革命党向领导国家建设的执政党转变。
(一)国民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政治建设话语方面,由于党内存在个别干部不重视和不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现象,党中央要求党员干部坚定政治立场,进一步巩固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建设社会主义。
思想建设话语方面,为提高新党员的思想觉悟和素养,党中央要求各级党组织在接收新党员前,必须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系统教育和考察后,方可吸收入党,并且规定新党员入党后,党组织还要继续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
组织建设话语方面,党中央认真开展整党工作,坚决清除混进党内的坏分子;要求各级党组织注意帮助落后党员提高觉悟,改正错误和缺点,对屡教不改的落后分子坚决清退、开除;强调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扩大党内民主,严格清晰划分各组织机关的职权范围,反对官僚主义。党的八大通过的新党章,明确了“党的基层组织”概念。
作风建设话语方面,党中央指出要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整风,要以工农为基础,将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团结在党的周围;要充分发展党内民主,开展党内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针对当时党内出现的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官僚主义,毛泽东指出,“以后凡是人民内部的事情,党内的事情,都要用整风的方法,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来解决,而不是用武力来解决”。党的八大通过的新党章总纲第一次写进了“必须不断地发扬党的工作中的群众路线的传统”的内容。
纪律建设话语方面,党中央要求各级党组织对于破坏党的团结,不改正错误,进行宗派活动、分裂活动的党员,必须给予严厉的纪律制裁,直至驱逐出党。但是,对在受到批评教育以后,愿意改正错误、服从纪律的同志,应当采取“治病救人”的方针,达到团结的目的。
制度建设话语方面,党中央要求各级党组织要严格执行党的报告请示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党委制、党的代表会议与代表大会、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制度。党中央要求各级党组织要建立健全各种检查和巡视制度,把管理干部和检查干部的实际工作情况的任务统一起来。党的八大决定在县委以上各级党委都设立监察委员会,党的各级组织必须坚持个人负责与集体领导相结合的原则,任何党内重大事务必须由集体讨论决定,同时注重个人作用的发挥。
(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政治建设话语方面,毛泽东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内部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应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对党内矛盾的处理也要贯彻这种认识。
思想建设话语方面,为克服“共产风”、高指标和浮夸风的问题,进一步提升广大党员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知,克服某些片面性的认识和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左”或右的错误,党中央要求各级党组织采取轮训方式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短期训练。
组织建设话语方面,党中央明确提出了“党要管党”,要求各级党组织应承担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好青年团和妇代会的工作;要求各级党组织应健全党的组织生活,完善党员管理制度;要求各级党组织要严格遵守民主集中制,实行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
作风建设话语方面,党中央鼓励全党重视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兴起调查研究之风;要求在整风整社运动中彻底检查和纠正“五风”,彻底反对贪污、浪费、官僚主义;要求各级干部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民主作风,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纪律建设话语方面,党中央规定了公社各级干部应具有的工作态度、作风和方法,并将其总结为“党政干部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制度建设话语方面,党中央要求各级党组织把干部下放制度作为党的优良传统保留下来;要求县级以上党委的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亲身进行有系统的典型调查,要把调查研究定为经常的工作制度;作出了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的决定,把党的干部交流工作确立为固定制度,完善了培养优秀年轻党员干部的制度安排。
三、调整重塑阶段(1978—201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随着改革开放各项工作的不断深入推进,世情、国情、党情不断发展变化,中国共产党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聚焦“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时代命题,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形成了以改革为主题的党建话语体系。
(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三大
这一时期的党建话语体系注重以实事求是为基础,不断进行自我革新。
政治建设话语方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深入推进拨乱反正工作,重新确立和发展党的民主集中制,坚持党的集体领导,发扬党内民主。党中央指出四项基本原则既是重大的理论任务,又是重大的政治任务;进行改革开放,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总任务在党的十二大时正式载入新党章,成为每个党员为之奋斗的总目标。
思想建设话语方面,全党深入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党中央在拨乱反正的同时,强调要正确开展反对“左”和右的错误倾向的思想斗争。党中央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切实改变思想,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组织建设话语方面,党中央决定重建中央书记处,恢复集体领导制度,逐步探索在企业等经济领域主体中设立基层党组织。党的十三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部分条文修正案》,确定了农村乡、镇、村三级基层党组织设置,确定了企事业单位党支部的职能定位。
作风建设话语方面,党的十二大通过的新党章明确规定,“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并且新党章还增加“党的干部”章节,明确规定对党的领导干部实行更高的纪律要求。
纪律建设话语方面,党中央发布专门文件规范和指导纪律检查工作。党中央指出,各级纪律检查机关首先要把自身的思想、作风、组织整顿好;要在党委统一领导下,把整党作为自己的中心任务,积极做好有关的各项工作;在整党的过程中,要抓紧做好经常性的端正党风、严肃党纪的工作。
制度建设话语方面,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强调党的集体领导。党的十二大通过的新党章规定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任何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不能个人决定重大问题;要求党员要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的法律,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活动;决定在中央和省、市、自治区设立顾问委员会,中央和地方各级党组织设立纪律检查委员会,以保证党的集体领导和对党员、党组织的有效监督。党中央于1982年首次建立了党的领导干部退休制度。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了对“国家干部”身份进行科学分类的干部管理制度。
(二)党的十四大到党的十五大
政治建设话语方面,党的十四大通过的新党章明确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地位。新党章总纲明确指出党的建设必须紧密围绕党的基本路线,党在新时期必须坚持从严治党,明确提出了党的建设目标是“把党建设成为领导全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的坚强核心”。
思想建设话语方面,党的十四大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写进党章。党的十四大后,党中央深入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进行以“三讲”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增强领导干部拒腐防变意识和廉洁自律的自觉性。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要求各级党委正确认识和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继续深入推进“三讲教育”,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
组织建设话语方面,党的十四大通过的新党章提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提出了“紧紧围绕党的基本路线、用改革精神解决新问题、严肃党内纪律、立足经常性工作”的基层组织建设指导方针,持续、全面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总布局,标志着党中央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规律认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作风建设话语方面,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要密切党同群众的联系,坚决克服官僚主义作风和腐败现象。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加强各级领导班子的建设,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严厉打击党内存在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不断学习和提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科学技术等新知识,不断提升领导现代化建设的水平。十五届六中全会指出,党要集中解决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等方面的突出问题。
纪律建设话语方面,党的十四大通过的新党章对党的纪律和纪律检查机关的工作程序进行优化,严格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党的十四大后,各级党组织把维护党的政治纪律放在突出位置。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从严治党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根本保证。
制度建设话语方面,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指出,加快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的方向是扩大民主,完善考核,推进交流,加强监督。党的十五大报告要求,要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健全各级党委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更好地发挥地方党委在同级各种组织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党的十五大以后,党中央重视党风廉政法制建设,颁布了《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制定了一批与基础性法律和党内法规相配套的规定或实施细则。
(三)党的十六大到党的十七大
政治建设话语方面,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党委在同级各种组织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集中精力抓大事,支持各方独立负责、步调一致地开展工作。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要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
思想建设话语方面,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善党的建设要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和团结统一。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命题,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建设学习型政党。
组织建设话语方面,党开始注重领导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同时强调党员和基层党组织要按照民主集中制组成统一的整体。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必须全面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
作风建设话语方面,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靠教育和制度推进“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着力解决党的作风问题,特别是要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此后,党不断强调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党的十七大报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要造就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
纪律建设话语方面,党的十六大通过的新党章确立了对党员纪律处分五种类别,对纪委职能作用予以优化完善。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倡廉战略方针。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是水火不相容的,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
制度建设话语方面,党中央重点着力于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权力运行及监督机制,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建立党务公开制度,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党的十六大报告和党的十七大报告都提出,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参与的反腐倡廉体制机制,通过制度刚性,确保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四、创新发展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
进入新时代,党建话语体系主要以“自我革命”和“人民监督”为主题。这一阶段的党建话语体系更加成熟,并且逐渐往现代化、创新化方向发展。
政治建设话语方面,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决维护中央权威,保证中央政令畅通,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明确指出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确保改革取得成功。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正式提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这个重大提法,这是党心、民心、军心所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并且我们要“提高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组织建设话语方面,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要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严格党内组织生活。改进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服务,提高发展党员质量,健全党员能进能出机制,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党的十八大后,党中央进一步指出,要充分发挥党支部的组织优势、组织力量、组织功能,把党的正确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明确界定党支部的职责。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同时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促进党支部强化功能、履行主体责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在末端落实。党的二十大指出,要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各级党组织要履行党章赋予的各项职责,把各领域的群众组织好凝聚好。
作风建设话语方面,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定不移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党要“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要有“久久为功”的思想准备,要做到“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精神毅力,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做好每一件事。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要严格执行党的规定,在充分认识“重点论”和“两点论”的基础上,抓住重点人群自上而下地示范带动全党,层层深入、坚持不懈纠治“四风”,特别要注重整顿党内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破除特权思想、打击特权行为。
纪律建设话语方面,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严明党的纪律,自觉维护党的集中统一。中央相继颁布相关的条例、准则等,进一步切实维护党内规章制度的权威,严明党的纪律。各级党组织和所有党员必须严格按照党的组织原则和政治生活准则办事,自觉、严格遵守党内规章制度。
制度建设话语方面,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健全党内民主制度体系,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完善干部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制度。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完善党内法规制定体制机制。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建立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并不断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增强党内法规权威性和执行力”。
五、党建话语体系的演进逻辑
纵观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党建话语体系的发展历程,党建话语体系的演进不是一成不变的静态过程,而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基础上,不断守正创新的过程。不同时期的话语体系都始终蕴含着政治性、人民性、科学性三重意蕴,并始终规定和指引着党建话语体系的未来发展趋向。
(一)政治性
党的各项建设事业必须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党建话语体系也必须体现政治性这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征。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建话语体系建构的历程,政治性是一以贯之的根本原则。早在井冈山时期,党就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延安时期,党又进一步将思想上、政治上加强党的建设作为着重点。新中国成立后,党的七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明确将维护和增强党的团结统一作为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党的八大通过的新党章进一步强调了政治纪律的重要性。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恢复和发展了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对如何通过讲政治维护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作出了重大探索和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强调党的领导首先要旗帜鲜明地讲政治,明确了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布局中的统领地位,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立足新时代,党建话语体系要进一步强化其政治性,就是要通过话语建构和创新,确保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能够坚守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坚定“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保证全党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强化党的凝聚力、向心力与战斗力。
(二)人民性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建党百年来的奋斗历程,都是围绕着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人民性的特征也贯穿于党建话语体系的建构。党建话语体系的根本任务就在于要通过话语力量,凝聚动员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力,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党和国家事业提供强大动力之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将为人民服务作为党建话语的核心标识,成为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政治名片”,成功团结带领人民群众推翻“三座大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建话语中的“人民”内涵从工农革命群众扩展到全体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如何动员人民群众投身社会主义建设成为党建话语宣传的中心任务。改革开放以来,党建话语建构聚焦于建设小康社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确保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实现了话语体系的创造性发展。进入新时代,党建话语体系同样离不开“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注重运用“人民性”党建话语,让人民群众成为党建话语体系的检验者和评判者,推动党建话语体系创新发展,增进人民群众对党建话语的亲和力和认同感,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凝聚起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注入磅礴动力。
(三)科学性
党建话语体系根植于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发展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实践,因其自身的科学性始终保持鲜活的生命力,不断与时俱进,解决中国实际问题,满足人民实际需要。百年来党建话语体系的建构始终遵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引领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动理论和实践创新。只有经过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党建话语,才能历久弥新,得到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认同和自觉遵行。要让党建话语体系在不同时代发展浪潮中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回应时代诉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不断用科学理论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以科学的党建话语为武器,深化对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将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不断引向深入。
编辑:李 艳 文字整理:袁娜娜
核稿:刘国荣 高布权
投稿网址:
https://skxb.yau.edu.cn/Journalx_skb/authorLogOn.action
电 话:0911-2332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