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24,40 (6):448-453
作者: 李冬艳 付伟 裘琳 吴广杰 信凡雪 郑鉴凌 戴小喆 陈倩 刘燕 谭莉 刘东 李娟
DOI:10.3760/cma.j.cn111325-20240103-00008
摘 要
为规范结余药品管理,提高医疗资源使用效率,促进医保基金合理使用,降低患者用药负担,自2023年5月起,某大型三级甲等医院开展了结余药品管理实践,从构建组织架构、明确职责、制定拆零计费和合理结余药品目录、建立规范管理流程和设置结余药品专项资金等多个方面推进和落实,初步实现了结余药品的有效管理。截至2023年11月,结余药品管理惠及患者136908例,平均每位患者节约873.61元,累计节约医保资金约3470万元,减少了医疗资源浪费,可为推动我国医疗机构结余药品规范化管理提供参考。未来,某医院应进一步扩大结余药品品种覆盖面,保障患者知情同意权益和建立完善的绩效奖励机制,促进结余药品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前 言
目前,我国医疗机构中普遍存在药品结余现象,大多因医嘱剂量与药品规格不一致时拼用产生,如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集中配置结余,以及放射科等医技科室和临床科室合理拼用结余等;同时,存在结余药品数量上无账可查,管理上无据可依的问题,且不规范处置还可能会带来药品浪费和环境污染的问题[1-2]。结余药品是造成医疗机构“账实不符”的重要原因[3]。随着我国医疗保障基金飞行检查的常态化开展,医疗保障部门会根据相关政策规定和医保服务协议,对涉及“账物不符”问题的医疗机构进行严肃处理[4]。2020年,国家医疗保障局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关于开展医保定点医疗机构规范使用医保基金行为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医保函〔2020〕9号)提出要加强药品进销存管理,督促指导定点医疗机构加强自查整改[5]。2023年1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市场监管总局等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印发节约药品资源遏制药品浪费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卫医政发〔2023〕40号),指出强化临床用药管理,要按照处方剂量精准调配药品,推进拆零调配服务,加强用药指导,减少药品损耗[6]。因此,医疗机构亟须开展规范化结余药品管理,这对加强药事管理和节约医保资金意义重大。自2023年5月起,湖北省某大型三级医院开展了结余药品全流程管理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为进一步推进我国医疗机构的结余药品规范化管理提供参考。
一、医疗机构开展结余药品管理的必要性
二、某医院结余药品管理实践
随着医院药品库存管理的日益精细化和医保监管力度的逐渐加大,结余药品规范化管理越来越受到医院的重视。2023年3月,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湖北省财政厅和湖北省医疗保障局联合印发了《湖北省医疗机构结余药品管理暂行办法》,鼓励医疗机构实施拆零计费,从源头上减少结余药品的产生,降低人民群众用药负担[9]。2023年5月,某大型三甲医院针对自身结余药品管理存在的问题,包括相关管理制度不完善以及结余药品存放方式不统一等,开展了结余药品管理实践。该实践所指结余药品为我院诊疗活动中,因处方/医嘱用量与我院基本用药供应目录药品规格不一致,无法拆零拼用或以约定计价单位计价后合理拼用后所结余的药品。医院通过明确结余药品管理的组织架构、各部门职责和管理原则,制定拆零拼用药品目录和合理结余药品目录,实施结余药品收回和结余专项资金管理流程等措施,建立了符合医院实际情况的结余药品管理模式,规范了结余药品的管理流程,提高了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药品利用效率。
(一)组织架构: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以下简称药事会)下设结余药品管理工作组(以下简称工作组)负责全院结余药品管理工作,该工作组由分管院长牵头,医务处、药学部、财务处、医保办公室、护理部、医院感染管理科、信息管理科共同参与。其中,药学部主要负责结余药品收回和入库的质量管理,以及临床和医技科室结余药品使用的监督管理; 医务处负责贫困患者、“三无病人”和义诊活动等公益性项目的认定工作及支出审批,并定期协助药学部通报结余药品管理问题,督促科室整改; 财务处负责审核拆零药品价格确定方式及结余药品专项资金的监督与管理; 医保办公室协助管理结余药品医保相关事宜; 护理部监督临床科室结余药品的登记、保存和使用等; 医院感染管理科协助监管结余药品管理中的院感安全隐患; 信息管理科对接结余药品管理的信息化需求。
(二)管理基本原则:合理遴选药品剂型和规格,制定拆零计费药品和合理结余药品目录,应拆尽拆,从源头上减少结余药品的产生; 结余药品应为医院正常采购流程购入的药品,患者自备和院外购药等非本院采购药品不得纳入结余药品管理; 由于医师处方药品规格选择错误、给药错误或退药不当等原因导致的溢库药品不属于结余药品,不纳入结余药品管理;《合理结余药品目录》外的药品应进销存相符,不能存在结余情况;结余药品专项资金限用于贫困患者、“三无病人”、义诊活动等公益性项目的支出,任何部门及个人不得侵占或者挪作他用; 医务人员不得协助患者或患者之间进行自备药、院外购药的“串药、并药、拼药”行为。
(三)目录制定:工作组对放射科、核医学科、麻醉科和儿科等结余药品数量较多的临床科室进行现场调查,并征集相关医务人员意见,根据最新药事管理有关政策以及医院实际情况,制定了《2023年拆零计费药品目录》(见表1)和《2023年合理结余药品目录》,并进行定期动态调整。《合理结余药品目录》不仅包括《拆零计费药品目录》中的药品,还涵盖那些虽然不能拆零计费但通过合理拼用后可以产生结余的药品。同时,工作组明确了拆零计费药品的约定计价单位,对处方用量与基本用药供应目录药品规格不一致的药品,以约定计价单位为最小单位或实际使用数量进行收费。
1.拆零计费药品目录的排除标准:麻醉药品和一类、二类精神药品注射剂型不得拆零计费; 用量小、价格低、拆零后价格不便于计算的药品; 拆零后易污染、易变质的药品(如氨基酸和脂肪乳等); 特殊剂型药品,包括无刻痕的缓控释制剂、胶囊、骨架型制剂、泡腾剂、滴丸、口含片、薄膜衣片和贴膜剂等。
2.合理结余药品目录的排除标准:血液制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易制毒类化学药品、含麻醉剂复方制剂、含麻黄碱复方制剂和终止妊娠药品等用药风险较高或有特殊管理规定的药品; 胰岛素笔芯、预填充笔式胰岛素、预填充胰岛素类似物注射液、其他预填充笔式注射液等直接注射入体内,或说明书已严格要求“该药物仅限一人使用或未使用完应丢弃”的药品; 药品稀释或配置后需要立即使用的药品; 需使用厂家配套专用输液器的药品; 近效期药品。
(四)管理流程:结余药品管理流程主要包括源头控制和过程管理。为提高管理效率,确保药品结余清晰、来源可查和去向可追,医院信息系统拓展了结余药品信息化管理功能,嵌入了药品拆零计费、收回、登记、入库、入账和专项资金使用等全流程管理环节。
1.结余药品的源头控制:在符合院感管理和药品质量管理要求,以及保证用药安全的前提下,对处方用量与基本用药供应目录药品规格不一致的药品实行“应拆尽拆”,以约定计价单位为最小单位或实际使用数量进行收费。信息管理科将拆零计费药品目录嵌入医院信息系统,并按照药品品种约定计价单位进行设置,方便医师开具处方时根据患者治疗需求选择合适的药品规格,减少药品结余产生。
2.结余药品的过程管理:主要包括结余药品收回、入库和入账,以及结余药品专项资金使用管理等环节,见图1。
(1)结余药品收回和入库:工作组分别建立了药学部门内和药学部门外结余药品收回和入库策略。①药学部门内:包括病区药房口服单剂量摆药和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集中配置药品的结余,需保存包括药房组长在内的双人签名的收回入库明细单据,由药学部专人负责收回,并通过“结余入库”方式入库。②药学部门外:包括临床科室和医技科室结余药品,分别在临床和医技科室设置专区/柜存放结余药品,由科室固定负责人员定期交回至对应的药品请领部门,药品请领部门对交回药品进行质量检查,保存临床科室和药学部的双人签名的收回入库明细单据,质量符合要求的办理入库,质量不符合要求的进行销毁处理。药学部门内和药学部门外的明细单据信息均应包括收回时间、结余部门名称(科室/病区单元)、药品通用名、剂型、规格、批号、有效期、数量、金额、生产企业和经手人等。收回的结余药品必须符合最小包装完整、无污染、不影响再次使用; 药品批号、有效期与药品库房出库的批号、有效期一致; 原则上距离药品失效期长于6个月。
(2)结余药品入账:药学部建立了结余药品管理台账,每月定期统计各科室的结余药品数量,并汇总相关信息,由信息管理科协助完成结余药品统计报表的编制。该报表经医保办和财务处审核后,由财务处完成结余药品入账手续。如遇药品调价导致账物不符等情况,需详细说明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以符合审计和监管要求,确保结余药品管理的规范化和透明度。
(3)结余药品专项资金使用和上报:财务处设立了结余药品专项资金项目,该项目符合医院财务管理相关规定,纳入本单位财务统一核算。该专项资金可以用于报销在医院治疗的贫困患者、“三无病人”或义诊活动等公益性项目的支出,但需经医务处审核同意后方可使用。财务处每年度在医院内部工作平台对结余药品的科室、数量、金额以及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公示,详细说明支出的事由、对象和额度等。此外,医院财务处及药学部每年还需向同级财政和卫生健康管理部门报告结余药品的收益及使用情况。
(五)监督与整改:为保障结余药品管理的规范化和透明化,我院制定了以下监督与整改措施。一是建立了及时通报机制,医务处、药学部和护理部发现结余药品未及时交回药学请领部门,或者药品不合理结余现象时,应立即进行通报,以便及时处理和纠正。二是监督管理贫困患者和公益项目,医务处负责公益性项目的审批和管理,确保结余药品专项资金的合理使用。三是定期进行讨论与分析,药事会定期对结余药品管理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其产生原因,并制定针对性措施,以减少结余药品的产生,持续优化结余药品管理质量。四是建立违规处理措施,针对无正当理由选择不适宜规格药品,隐瞒患者用药情形,故意截留药品等涉及违反医疗、药品、资金及医保等法律法规的行为,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若行为构成犯罪的,将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三、成效
2023年5月起,某大型三级医院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通过7个月的结余药品管理探索,取得了良好成效。截至2023年11月,医院制定了包含17种药品的拆零计费药品目录,明确了不同药品的约定计价单位,减少了结余药品的产生; 制定了合理结余药品目录,包括5种麻醉科用药、16种儿科用药、18种放射科用药和135种口服药物分包中心药品,实现了对结余药品的全流程规范化管理。结余药品管理实践共惠及患者136908例,平均每位患者节约了873.61元。因患者的医保报销信息无法准确获取,若患者均为本地居民医保,则可节约医保资金约3470万元; 若患者均为本地职工医保,则可节约医保资金约4974万元; 若患者均为异地医保,则可节约医保资金约4165万元。此外,为确保医务人员全面了解结余药品管理,医院举办了4次结余药品管理培训,提升了全院医务人员对结余药品管理和安全用药的认知水平。这些成效充分证实了结余药品管理实践的有效性和必要性,同时也凸显了规范结余药品管理对医院整体运营管理的积极影响。
四、讨论
在医疗机构诊疗活动中,因处方用量与药品规格不一致,通常会产生结余药品,这不仅浪费了医疗资源,还增加了患者经济负担。结余药品的有效管理离不开医疗机构健全的管理机制。我院从组织架构、部门职责、源头控制和管理流程等多方面出发,探索了结余药品管理实践,初步实现了结余药品的有效管理,促进了医保资金的合理使用和医疗资源的高效利用。结余药品管理不仅是药品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系统工程[10],须不断发展完善。目前,我院结余药品管理仍存在一些有待改进之处,如尚未覆盖所有结余药品品种,未建立配套的患者知情同意制度,缺少相应的绩效奖励机制等。为解决这些问题,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议。
(一)拓宽结余药品品种范围:目前,国内外关于结余药品管理策略大体相同,尚未覆盖所有可能结余的药品品种。如美国医保与医助服务中心允许在特殊情况下共享剩余药物[11]; 意大利和摩洛哥等国家通过实施小瓶共享策略,减少了高成本药物的浪费 [12-13]; 我国一些医疗机构在儿科和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进行小范围的结余药品管理[14-16]。我院合理结余药品目录虽然纳入了多个临床科室常见的结余药品品种,但有待进一步拓宽和完善。医院有必要建立结余药品管理申请途径,定期组织专家讨论,逐步扩大结余药品品种范围,建立合理、安全、精准的结余药品品种范围; 积极开展结余药品稳定性研究,为新增结余药品品种提供科学依据,确保所有结余药品在流通环节保持其质量和安全; 优化结余药品管理信息系统,实时追踪结余药品状态,科学评估管理成效,保障管理质量。
(二)保障患者的知情同意权:患者知情同意是药品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17-18]。医院有必要建立明确的结余药品使用知情同意程序,采取合适的方式向患者介绍结余药品的产生原因、可能影响以及患者选择权利,这有助于提高患者对结余药品使用的透明度和信任度,同时也保障了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另外,由于我国尚未建立统一的结余药品管理标准,同一药品品种在不同医院之间的管理方式存在差异,这可能会增加患者对结余药品管理规定的理解难度。因此,医院在制定知情同意程序时,需特别注重提供清晰简明的信息,确保患者充分理解。
(三)建立绩效激励机制:医疗机构开展结余药品管理会增加相关部门/科室的工作量,若缺少相应的激励机制,可能会影响医务人员的积极性[19]。为推动结余药品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医院有必要制定相关绩效激励机制,包括对有效管理结余药品的部门/科室给予经济奖励,表彰在结余药品管理中表现突出的部门/科室或个人,并将结余药品管理纳入医院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此外,医院应为药学部等管理部门提供专项经费,支持医务人员培训、改进信息化管理系统以及结余药品相关科研项目等,全方位提升医院结余药品管理水平。
综上,目前,我国医疗机构结余药品管理整体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为规范医疗机构结余药品管理,保障药品安全和避免药品浪费,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结余药品管理政策法规的制定,为医疗机构提供明确的指导,包括结余药品管理范围、管理方向、标准流程和监管机制等; 同时,应鼓励医疗机构拓宽结余药品管理品种范围,对积极开展药品捐赠和再利用的医疗机构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和奖励,以推动我国医疗机构结余药品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率。
利益冲突 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声明 李冬艳:论文撰写、数据整理和收集; 付伟:参与项目设计和实施; 裘琳:信息化流程设计、数据收集; 吴广杰:参与管理实践; 信凡雪:开展临床调研; 郑鉴凌:管理流程设计; 戴小喆:参与项目设计和财务管理相关实践; 陈倩:参与项目设计和医保管理相关实践; 刘燕:参与项目设计和审计相关实践; 谭莉:参与项目设计和医院感染控制管理相关实践; 刘东:项目设计、论文修改; 李娟:研究设计与指导、论文修改
参考文献(略)
亲爱的读者:
若您新收到的纸质杂志有破损等情况,请在微信公众号中发送破损杂志照片+您的邮寄信息后,拨打电话010-65257767或85113642,联系编辑部调换。
敬请关注《中华医院管理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