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心血管内科介入团队(结构组)成功完成了一例生物可降解卵圆孔未闭封堵术。
三年前,42岁的黄女士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呈阵发性发作,两侧太阳穴跳痛,尤其在休息欠佳、疲劳、感冒后加重。发作时还伴有耳鸣、记忆力下降等症状,严重影响了她的日常生活。黄女士曾自行口服药物治疗,但症状反复,时轻时重。为求进一步诊治,黄女士来到了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心血管内科。
罗钢教授接诊后,详细询问其病史并结合临床症状,完善右心声学、食道心脏彩超等相关检查。检查结果提示卵圆孔未闭(PFO)伴大量分流。罗钢教授立即组织心血管内科专家及神经内科专家讨论,综合分析后认为,卵圆孔未闭正是导致患者反复头痛的罪魁祸首,符合PFO介入封堵指征。
卵圆孔未闭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结构异常,成年人中约有20%至25%的人群存在此问题。虽然许多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但长期卵圆孔未闭可能导致心脏内血流在右心压力升高时出现明显的右向左异常分流,进而引发头痛、头晕、呼吸困难等一系列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引起缺血性脑卒中、心肌梗死等严重后果。
心血管内科专家讨论后,明确了诊断及最优化的治疗方案:采用最新的生物可降解卵圆孔未闭封堵术进行治疗。罗钢教授介绍,该新型封堵器采用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制成,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植入人体后,它能够实现即刻封堵作用,在3个月内保持结构和力学性能不变,6个月完全内皮化后逐渐降解,并促进自体组织的再生修复,约一年左右降解完全,最终实现“植入无残留”。
手术当天,心血管介入团队(结构组)罗钢教授、唐志豪医生、超声影像科毛怡技师等多学科专家紧密配合,顺利完成手术。术后超声复查显示,封堵器位置、形态稳定,无残余分流,手术效果令人满意。黄女士术后恢复良好,头痛、耳鸣、记忆力下降等症状均得到了明显缓解。
据罗钢教授介绍,此项技术避免了金属封堵器终身留于体内;未闭卵圆孔自然愈合关闭,形成完整的房间隔结构,保留组织弹性,实现了完美封堵,利于患者长远期的安全获益,其具有安全、有效、恢复快、美观等优势。
罗钢
教授
医学硕士
心血管内科副主任
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
西南医科大学硕士生导师
从事临床工作10余年,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及介入方法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衰、头晕、头痛、失眠、脑出血、脑梗塞等心脑血管疾病。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心血管内科始终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追求卓越,深化技术创新,优化服务流程。专科常规开展各类心脏介入手术:
起搏器方向: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单腔起搏器、双腔起搏器、左束支起搏、植入型除颤器(ICD)、全皮下植入式除颤器(S-ICD)无导线胶囊起搏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P/CRT-D)、心脏收缩力调节器植入(CCM)等。
冠脉介入方向:冠状动脉造影术及支架置入术、冠脉内旋磨术、冠脉内震波球囊技术、冠脉血管内超声(IVOUS)、冠脉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检测(FFR)、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等。
电生理方向:三维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术、房颤冷冻消融术、电脉冲消融术等。
结构心脏病方向:卵圆孔未闭封堵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左心耳封堵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二尖瓣关闭不全钳夹术、主动脉、二尖瓣狭窄球囊扩张术等。
未来,科室将继续致力于引进和推广前沿的医疗技术,中西医并举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全面、优质的医疗服务。
预约挂号
点击下面关键词,了解更多健康资讯:
挂号方法 | 胃肠镜检查 | 内分泌失调 | 止痛药不能乱吃
供稿/唐志豪
审稿/马艳萍
编辑/梁龙杰
校对/蒲胜坤
投稿邮箱:XNYDZYYXCB@126.COM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