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评宋朝张载的“横渠四句”

教育   2025-01-11 21:30   河北  


宋朝大儒张载有四句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话出自《横渠语录》,冯友兰称之为“横渠四句”。认为这冠冕堂皇的句话徒有虚名,大而无当,好听而已,在过去和现在对历史和现实都没有什么价值

儒家主张“克己复礼”,将“礼”视为界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准则,特别强调尊卑有序,男女有别。在这种意识之下,不可能萌生人人平等的观念来。两千多年中国历朝历代都尊崇儒术,但没有一个大儒胆敢提倡一夫一妻制,建议皇帝废除没有人道的宦官、后宫制度,主张解放成千上万的太监和宫女。儒家所倡导的“忠孝节义”,不过是维护不平等制度的精神枷锁而已。

孔子云:“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儒家见义忘利,只一味提倡空洞的仁义否定人性的合理追求,不知义利合一,相辅相成,无义即无利,有利就是有义,利之所存,亦义之所存。人性是趋向利益的,而儒道是要崇尚“仁义”的,这势必使得儒家后学多是口是心非的伪君子。

儒家的核心思想在于“忠孝节义”,不肯定不顺应人性,从根本上就错了。张载“横渠四句”里的“”、“绝学”这几个儒家的名词概念,也站不住脚。张载这几句,本质上是希望通过道德建设来实现世界太平,这好似缘木求鱼,注定劳而无功。

天地本来没有生命怎能帮它“立心”?生民自有其命,何须靠他人?前人的学说都快绝迹了,说明它已经被时代淘汰,要存亡续绝,没有必要,也是不可能做到的。儒家的“心”、“命”、“绝学”等概念都不合理不科学,无法用它来经世致用,怎能用它来“开万世太平”?用一根木棍一片草叶,怎能打开沉重的铁锁?

儒家学派的读书人,好像都自命不凡。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时刻记在心里,先天下之忧而忧”天天挂在脸上。他们的教义思想内容有限,千百年来儒家始终迈不出一个“忠孝”之坎,不可能提出与皇帝分权的制度建议,就不能实现权力下放,让国家的管理权实现与贵族或市民共享,始终不能改变家天下的现实,就走不出朝代存亡的周期律来。思想源头有毒,选择路径不对,儒家学派的继承者永远实现不了世太平。不敢触动皇权专制,那些儒家的忠臣良将们不但实现不了远大的理想,连自己和家人命都保不住。

胡适批评儒家,一千年时间,连女人的小脚都解放不了,更不可能改良这个社会。我想,两千年时间,儒家学派有足够多的时间研究建议,但他们始终没有提出一条跟平等、自由、民主、人权等观念相近的主张来,满门抄斩、千刀万剐、株连九族等惨无人道的恶行,长期在神州大地上发生,成千上万的宫女太监,终身被囚禁在富丽堂皇的宫殿里。那些希望靠儒家思想来实现强国之梦的人,那些神神叨叨天天背诵子曰诗云、横渠四句的人,应该醒醒了。

冯友兰对张载这句话非常欣赏,将它当做自己的使命,老年拼命努力最终写成《三松堂集》。我认为,这四句话虽然有局限性,但也有进步意义,可以用它来做座右铭激励自己用功努力,做出一番有利于国家和人民的事业来。但若将它当真,以为古人的绝学可以开万世太平,那就荒谬了

我认为,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也有自己享受幸福的权利。这一代人,不必为下一代或下几代甚至几十代人代劳,把本来属于他们的工作一并做完了。人能过好自己一辈子,做好自己的本分,过好自己的人生,就很不错了,凭一己之力要为万世开太平 ,除了神,任何人都不可能做到,也不必去做。


感谢阅读关注,欢迎转发分享。
相关链接:《论语十二章》教后感

无辞竹叶醉尊前
讨论科技、教育、社会、人生等各类题材,尝试以散文化结构与语言写小说,宣传正能量,匡扶正义,自娱自乐,吃瓜。个人公众号,不插任何广告,不涉及利益,永远不开通流量主,不谋一分钱利益,纯属兴趣,欢迎关注, 欢迎转发,更欢迎投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