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彭拜新闻报道:9月14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附属中学(简称“南航苏州附中”)发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附属中学 勤杂工临聘合同制工作人员 录用公示》。
根据《苏州工业园区教育系统临聘人员招聘指导意见》,经过公告发布、材料审核、校内面试、校长办公会议评议、党委会议审核,录用李X康为临聘合同制工作人员。具体内容显示为“勤杂工,李X康,男,200003生,硕士研究生,物理学”。公示时间为9月14日到9月25日。
此事在网上迅速发酵,南航苏州附中随即撤下该公示,但还是被细心的网友给扒出来了。大家愤愤不平,认为物理学硕士当勤杂工是过度内卷,侮辱了物理学,侮辱了硕士,学历贬值太严重。本人作为一名理论物理学教授,从当初“工转理”跨专业考研至今,在高能物理领域摸爬滚打28年,颇多感慨!
第一,物理学门槛越来越高,所需前期准备越来越多,这就像吃肉,好肉都吃光了,啃骨头十分硌牙。以理论物理为例,《量子场论》博大精深,就像汪洋大海,实在够人喝一壶的。当初我在中国科大跟阮老师学李政道先生的《场论与粒子物理导引》,共听了7个学期的课程,每学期80个学时,共560个学时,但还是没能掌握李先生的微言精义,当然了,我是笨了些,但真正能在硕士期间入门者,凤毛麟角。
第二,物理学越来越冷门,甚至“物理”都改称“物理与电子...”,实行标题党诱惑,生源越来越差,本科录取以低分+调剂为主,绝大多数人学物理,根本就不是为了兴趣,不是为了科学献身,而是没办法,考研呢,是没办法+从众(别人考研)。在这种情况下,学习积极性不可能高,混毕业成为必然归宿,但实际上,考研被录取并不等于拿到硕士学位。既然不好就业,导师就心虚,不敢严格要求,因为严格要求,依然不好就业,当个勤杂工,用得着相对论吗?不严格要求,自毁长城,形成恶性循环。
第三,各个高校拼命扩招,部分985高校研究生录取人数远大于本科生,211及双非院校又不甘落后,人多自乱,鸡多不下蛋,研究生培养拼命注水。硕导博导的水准持续滑坡,如果我们以“能够在本领域公认的正规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为标准来规范导师,恐怕有相当大的导师不合格,那么他(或她)所培养学生的水平,可想而知。如果我们以“能够在本领域公认的正规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为标准来规范学生,那么可能99%的硕士生不合格。
综上述三点,我们是不是可以得出结论,物理学的硕士水准,基本等于勤杂工水准?如果你不幸被物理专业录取,一是拼命考公考编,二是跨专业考研,三是挺到博士毕业,四是到社会上打拼,除此之外,没有好法子,吃学位红利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