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严格落实校园招聘“三严禁”要求:
严禁发布含有限定985高校、211高校等字样的招聘信息;
严禁发布违反国家规定的有关性别、户籍、学历等歧视性条款的需求信息;
严禁发布虚假和欺诈等非法就业信息。积极营造公平就业环境。配合有关部门依法打击招聘欺诈等涉就业违法违规行为。
先不说教育部这个通知有没有用,但至少说明现在严禁的几件事有多么的普遍和恶劣。
今年有位博导,她家孩子填报志愿,她也首选有帽子的学校。她跟我解释,当年他们上学没有98、211名头,现在有些双非院校在她看来实力很强的,有些人虽然本科不是985大学,但在博士期间干的工作很出色,一点不比本硕博都是985的学生差。但是,她说,为了保险起见,她孩子也尽量读985、211,否则再有本事,简历关都过不去。
不单单是高校要求,中央部委、各地政府机关、央企、国企都有此类要求。最夸张的是,金融圈,喊出的口号就是清北复交。清北复交以下不要读金融。
这几年,我给学生填报志愿,对此深有体会。几乎所有学生强烈要求985、211等名头,即便是某所211大学的王牌学科远比某些985大学的要好,大家还是首选有帽子的大学。
现在越演越烈,国家总算出手要遏制了。
不过发个通知,我估计大概率没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你可以在招聘的时候不做要求,但在过简历的时候,按照985、211择优挑选。人不知鬼不觉。现在很多单位都这么干。而且如果不这么干,比如美国,据说
中国的毕业生比美国还多,更困难。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222万人,同比增加43万人。要在半年时间内,让这么多学生都找到工作,难度太大了,所以招聘单位就采用懒人办法,985、211的学生虽然不是每个学生都出色,但大概率是比双非学生好。
虽然很难做到每个单位杜绝对双非、对女生的歧视,但我觉得门面工作要做做。选调生,组织部选拔后备干部的招聘活动,它的歧视最为赤裸裸,连985都不见得够格。最权威的政府机构第一个歧视双非,上梁不正下梁歪,其他部门和单位为什么不能歧视呢?这算不算刑不上大夫?
要真正地贯彻“三严禁”,还是希望政府自己第一个带头做到。
另外,对于学生来说,虽说985、211很重要,但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人的能力上来。所以,对于不论上没上985大学,学生要有清醒认识,还是要以提高自身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第一要务。
第三个严禁,主要是针对企业的。国家为了促进就业,对招聘大学生多的企业有奖励,有些不法企业多招学生赚奖励,拿到奖励后就开人。非常恶劣。这个需要严惩才可以杜绝。
总的来说,这个通知也就是通知而已,不能多做指望。
大家如果要高考咨询,请扫码加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