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字长文:到底是时代造就品牌,还是品牌造就时代?

学术   2024-10-02 22:07   中国香港  



点击下方关注公众号

立即发送【品牌】关键词

获取品牌经典书籍3件套+私教课名额+获取HBG系统品牌100篇干货









HBG导语:

本文节选自HBG院长麦青老师播客,语音转文字,原汁原味呈现给大家。收听播客全文,可以关注播客、小宇宙、喜马拉雅等搜索【HBG品牌增长研究院】官方账号,上面有非常多长篇深度解读内容。可直接关注播客,点击收听50篇系统品牌底层逻辑拆解。



欢迎校友们在小宇宙、苹果podcast、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等平台收听完整音频


今天想和大家聊聊这个有趣的话题。之所以聊起这个,是因为最近去了不少企业,涵盖各行各业,从初创阶段到三四百亿规模的都有。可以看到,企业类型各异,发展周期也不同,有五六十年前、三四十年前、二十年前创立的,也有近十年诞生的新品牌。这时,你会由衷感慨,真的是时代造就品牌,每个时代都有其创业的风口,谁能果敢地抓住,谁更具胆量、初心、愿景,更有心力,更能狠下心并具备超强行动力,谁就能打造出符合当时时代的品牌。

然而,品牌跨越生命周期是极其艰难的。有些品牌在走下坡路,有些则蒸蒸日上,而一些新锐品牌,明显在走老品牌的老路,已经出现大公司病,有了“后宫甄嬛传”般的政治斗争,年纪轻轻却未老先衰,又开始了新的循环。

所以,品牌的新老更替,有时真让人感慨,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每个时代的年轻一代都斗志昂扬,认为自己能颠覆前辈,能把前浪拍在沙滩上,但没过几年,只要生意做大,自己又会变成前浪,被下一代的后浪推到沙滩上。这是一个既诡异又无奈的现象。

如今再看那些百年基业长青的品牌,如宝洁、可口可乐这类大型品牌,以及中国目前的千亿级体量企业,能存活这么久实属不易。因为一代创始人能服务好一代用户就已非常了不起,还要让企业不过度扩张并穿越周期,这非常费力,需要系统性的品牌体系化效率来支撑。

今天咱们探讨时,还是一如既往,大家都熟悉咱们的风格,更偏重底层逻辑,不讲故事。



时代到底是如何造就品牌的?


到底时代是如何造就品牌的?为什么会有一代又一代的新品牌层出不穷?

首先,是大渗透途径变化,造就新品牌的诞生机会。

每一个时代,最先发生变化的往往是用户的营销和渠道的大渗透途径。

也许在这个时候,用户的需求并没有改变,就像20年前用户对健康与美的需求,到现在用户对健康美的需求本质上并没有太大变化,但是营销和渠道却已经几经更迭,甚至每5年就会变换一次,如今更是两三年就变换一次。

所以,营销和渠道大渗透的途径,改变的是如今品牌渗透到用户面前的方式方法。正因这种途径方法的改变,使得每个时代都存在营销和渠道的红利,而这个红利正是这个时代创业的创始人能够抓住的东西。

而且越是年轻的创始人,越是在这个时代中成长起来的,就对这个时代的营销和渠道的媒介方式途径更为熟悉。

相较于前一代的创始人,他们更能够抓住这个风口,至少能够看到这个风口。传统的企业家可能也能看到这个风口,但是要知道人是有思维路径的,这就是认知依赖。在全球经典的认知心理学、行为经济学中已经探讨过这个现象,企业家也是人,大家也都是非理性的,过去的成长路径和认知依赖会阻碍自己看到真相的效率。

比如我们来看抖音、小红书这个平台,40-60岁的人看这个平台,和现在20多岁年轻人看这个平台,想法和视角就完全不同。年长的人再去看抖音和小红书时,更多是带有一种批判的维度,尤其是当老板的人,会带有批判和审视的维度,有点像批奏章的感觉,会从外部视角去观察,最多也就是做到好奇这个程度。

但是生活在抖音小红书上的年轻一代创业者们,在看这个平台时,会觉得这是他们生活的环境,这是他们的空气,他们日日就生活在这个自然而然的环境当中,所以非常熟悉,如鱼得水。

这就是营销和渠道大渗透途径,本身就会创造一些红利期,给每个时代中契合这个时代的创业者提供机会。

第二,是用户心智的变化,造就新品牌的诞生机会。

所有的营销和渠道途径都会反向影响用户心智的变化。

在过去的传统年代,用户心智常受央视这类大型集中化广告以及线下大型超市、专柜、店铺、百货店等方式的影响。但如今,电商购物、直播间购物、私域社群购物、美团OTO购物等营销和渠道途径的改变,确实对用户心智接收和处理信息的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

我们就看当下,自从抖音短视频、快手短视频出现后,多少人的生活方式、接触世界的方式、处理信息的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或许很早以前,人们会花很多时间陪伴孩子、父母和朋友。而现在,几乎都抱着手机,手机已成为我们的另一只手、另一个大脑。

任何人都如此,身处这个时代,血肉之躯无法对抗整个时代的媒体和环境变化。

这也是为何全球有专门研究此行为的经典学科,经济学认为人类的行为会影响其认知。过去有本书叫《娱乐至死》,非常薄,推荐大家看,内容简单却道理深刻,是基础理论,指出我们作为人,所接触的媒介、使用的工具、处理和消化信息的方式,都会影响大脑的成长方式。大脑就像肌肉,不断被外在的营销、媒介途径以及渠道购买途径深深影响。

这就给每个时代的新创业者带来了红利机会,因为只有新创业者身处这个时代,如鱼得水般长大,所以深知这个环境中用户的需求,以及应以何种信息传达方式渗透到用户心智中——知道该说什么话、用何种语调、何种公式、何种媒介触及用户心智,这就是每个时代新创业者的红利机会。

第三,是因为不同时代下创始人身上的共性。

这个共性,其实跨越时代,自古至今,千年以来,包括王朝更迭,都是共性。

这个共性叫什么?就是创始人的愿力和狠厉。

这里的“狠厉”是厉害的“厉”,是个中性词,描述的是人的一种状态、做事的决心、坚决力、决断力,是愿意动手去做、愿意做出改变、愿意挣钱、愿意获取更大财富、愿意成就更大事业、愿意改变世界的愿力以及行动力、决断力的结合。

每个时代都如此,朝代更迭中也能看到,每个时代品牌创始人的共通点就是“狠厉”,又可拆解为4个力,即心力、愿力、决断力和行动力。


创始人身上的4重特质:心力、愿力、决断力和行动力


在此,我再重点讲讲这四个力的细节。大家也可对照自身,当然,并非每个人都具备这四个力,但不具备不代表不优秀。这世上优秀的方式众多,为社会创造贡献的方法也很多。大家不要唯钱论、唯创业成功论、唯企业家论。若如此思考,就与过去封建社会的士农工商分阶层差不多了。

我们先看心力,每个时代的创始人都极富心力,即特别有精力和吸引力。

在创业这件事情上,第二个关键因素是愿力。

愿力是什么呢?它远超于心力,比心力更为重要。用英语来表达,可能是更“desperate”,更“aggressive”,更狠厉一些。或许有心力的人不少,但不是每个人都有愿力,也就是拥有很大的愿望。

很多人觉得做个白日梦、许个愿很容易,比如生日愿望。但你可能许不出“我今天要做一个百亿级甚至千亿级体量的企业,而且要在十年之内达成”这样的愿望,你会觉得不可思议、不对劲,根本想不到这一层。

然而,每个时代中那些成功的创业者,但凡能成事,都是有强大的愿力支撑,有极大的野心支撑。而且在他们很年轻的时候,就怀有巨大的野心,比如要在全球做一番大事业。

如果周围人听到他说这样的话,大概率会觉得他疯了,因为那时他可能连个苹果手机都买不起。但他在年轻时就有如此强烈的愿力,这愿力就像一团火,在他内心深处不断熊熊燃烧,迫使他不停地向前迈进。而且这种推动不是像打工那种被迫上班的感觉,而是他主动牵引着这团熊熊燃烧的大火前行。

与其说前方有一团火在牵引创业者,不如说创始人心中本身就自带火炬,他手举火炬向前走。


愿力有大有小,但无高低贵贱


所以愿力是一种非常强大的存在。

我现在越来越觉得愿力很重要,不同的人愿力大小不同。有的人愿力大,所以能做更大的事;有的人愿力小,就做相对较小的事。

或许愿力小的人在专业化能力上更强一些。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企业的创始人不一定很全面,不一定很专业,但身边却有很强的“诸葛亮”。刘备的专业化能力肯定比不上诸葛亮的智慧,也比不上赵云的武功,但因为他有极大的愿力,而其他王侯将相没有这么大的愿力,所以他容易聚拢这些人才在身边。于是,所有人都为了创始人心中那团熊熊燃烧的大火和愿力一同前行。

我这么多年见过太多的创始人,身边有很多好兄弟一直支持他、跟随他。兄弟们称赞他并非因为他有多大能耐,而是钦佩他有如此大的愿力,如此渴望做一件大事,而自己没有这种想法。所以愿意跟着他干,愿意支持他,让他负责梦想,兄弟们来帮忙实现。所以天下很多创始人都是依靠这团愿力熊熊燃烧的大火,才能在自己的时代抓住机会,并且愿意去抓住。

你要知道,很多人明明看到了机会却不去抓住,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压根没想过要去抓,没有那种想要去抓的愿力。而那些愿意去抓的人,他们的愿力极其强大,能量也十分充沛,要知道人都是具备能量的,这种能量会辐射到周围的人,使得他们甘愿为了这份能量去拼搏奋斗。

实际上,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拥有自己的愿力,愿力的大小并没有好坏之分,也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别。

在小愿力把小事办好,在大愿力把大事办妥,我们都是社会中的一份子,做好各自的分工即可。就算是小愿力里,我们也有这样的体会,当你特别渴望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身边自然而然就会有贵人出手相助,很多人都愿意帮你,因为他们能够感受到你的愿力。在众多创始人及高管身上,我们能够清晰地感知到什么是真正的愿力,什么又是虚假的或伪装的愿力。

真正的愿力是阻挡不住的,有时候听他们讲话就像是痴人说梦,然而他们却无比认真地阐述这件事,觉得自己要改变世界,要做出与众不同的成就。然后你在一旁倾听,尽管不太理解,但会深受触动,并且由衷地钦佩,会觉得这个人的愿力太了不起了,虽然自己没有,但他有,那就全力协助他去改变世界。

但有些伪装的愿力又是什么情况呢?

他们可能嘴上说要打造一个规模庞大的品牌,可实际上所谓大的品牌规模通常都不会太大,基本上不会超过10个亿,甚至说出10个亿都显得很勉强,心里还直发怵,觉得肯定无法达成,认为要是自己做不到,别人也不可能做到。而且他们所有发愿的第二句话往往又是能够赚很多钱。

赚钱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好,但赚钱并非愿力的基础。我们看到每个时代中真正能够把事情做成的那些创始人,赚钱不过是顺带的事情。也许他们的初衷当中包含有赚钱的部分,很多创始人的出身背景确实艰苦,所以才会发愿,先从改变自己的小家开始,再到大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有先后顺序的。但倘若仅仅谈论钱,就表明他们对能否赚到钱并不太确定,只是在碰运气,在筛选机会,如同某些高管一般比较机会A、B、C的优劣,这便是伪装的愿力。伪装的愿力实际上很难成就创业这件事,但这也并不意味着它毫无可取之处。

当然,我觉得伪装的愿力也有好的一面,它或许能够保护普通人、平凡人。因为创业的确存在风险,每个时代虽然群星闪耀,但也就那么寥寥几颗,不可能所有人都能成功。

再次强调,工作不分好坏,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人也没有三六九等,切勿用钱财地位等因素去划分人的等级。清洁工阿姨也有自己创造的价值,如今我们这些创始人的家里哪个不请阿姨帮忙呢?人家同样在创造价值,只要是在创造价值就都十分出色。只要我们不做坏事,对世界充满善意,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来推动世界一点点进步就足够了。

所以说,不是每个人都要成为唐明皇,也不是每个人都要成为李白,在历史的长河中有着形形色色的人。当我们剖析这些逻辑的时候,千万不要被世俗的框架所束缚,要明白人与人之间没有贵贱之别,没有三六九等之分,每个人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不想做就不做。

咱们有咱们自己想干的事,那就把咱自己想干的事做好。而且这么大的愿力往往确实会伴随着巨大的牺牲。对于大家来说,可能最大的收获就是不必牺牲这些东西。比如你的家庭、你的幸福、你的身体健康、你的人际关系,还有你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你都不会去牺牲掉。

你知道很多创始人是没有休假的,对吧?谁敢休假,天天冲在一线,但他们也甘之如饴。你不让他们工作,他们觉得累;你让他们休假,他们觉得是在受罪;你让他们放松,他们反而觉得无聊。所以你看,人和人就是不太一样,各自追求自己需要的就行。

决断力VS.迟钝力


咱们除了心力、愿力,再讲一下决断力。决断力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而且决断力和愿力紧密相连。

有时候,人有心力,但如果没有强大的愿力,即便有能力,也很难做出决断。为什么犹犹豫豫不敢下决定?这就是决断力的重要性。创始人必须要有强大的决断力,才能抓住机会,因为机会稍纵即逝。

接着我们再谈谈行动力。

行动力与前面的愿力、决断力密切相关。创始人几乎都是想到一个点,马上就投入行动,立刻迈出第一步,迅速执行。这种行动力非常强大。

与此相对的是“迟钝力”。我把它称为“迟钝力”,不是说它完全是坏事。迟钝力往往体现在管理层身上,他们的反应较慢也是一种必要的素质。

创始人总是在往前冲,充满乐观情绪,甚至在管理层眼中显得有些盲目乐观。而管理层的迟钝力有助于把创始人的大愿拆解成OKR、CPS、OGSM等工具,然后再用到企业当中。这当然需要时间差,所以行动上显得犹犹豫豫,腿也迈不开,因为他们需要周全考虑。迟钝力的好处在于帮助我们把创始人发的大愿落实到企业当中。

另一个好处是,创始人变化太快。信息量大、愿力强的创始人,天天发愿,天天变。如果高管也跟着创始人天天变,这个企业就没有规矩,没有体系。无规矩不成方圆。

企业过了几亿规模如果还没有规矩,增长肯定会磕磕绊绊。我见过很多已经增长到百亿规模的企业,还是个草台班子,草台得非常明显。而这些草台班子的钱是怎么来的呢?往往是通过单细胞复制或外在合作的方式,但这不是长久之计。


为什么很多品牌没法跨越时代?


所以,决断力、行动力、愿力、心力是每个时代创始人的共同特征。我们再探讨一个问题,为什么一个时代的创始人能成功,但在跨越下一个时代时就不一定了?这里面有几个要素。

第一个,就是营销和渠道媒介的变化,如我们刚才所讨论的,营销和渠道的大渗透途径直接影响品牌如何接触用户、如何渗透到用户面前,如何服务用户的整个路径。

也就是说,企业的命脉被新的时代潮流掌控。如果创始人还依赖于过去的路径,那在新的时代就难以适应。理论大家都懂,但问题是人类作为非理性动物,往往依赖过去的成功路径,不愿打破自己的认知。即便是创始人,往往会变得盲目自信,拒绝接受新的信息。

比如现在90后、00后还很年轻,但不代表大家不会老。

我们看到一些年纪轻轻的创始人,已经开始未老先衰,陷入路径依赖和自我设限。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简单将老化与年龄挂钩。看看袁隆平爷爷,八九十岁了还在地里工作,他的生命力和思维依然非常活跃。所以问题不在年龄,而在于认知。很多人年纪轻轻,心态却早已固步自封,缺乏开放性和创新力。

创始人要认清这一点,成功不意味着一劳永逸。如果营销和渠道的变化导致用户心智发生变化,而创始人拒绝接受这些变化,他的品牌就可能忽略用户的需求。这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品牌的核心是用户心智,做品牌就是在长期经营用户心智。如果忽略了用户,那品牌就无法持续成长。

你可能会问,老师,我不做品牌能把生意做大吗?答案是否定的。世界是公平的,品牌是用户心智的结果,做品牌才能把生意做大。如果做生意不需要品牌,谁还会去做品牌呢?因此,做品牌是不可或缺的。

其次就是,就是创始人的愿力、决断力和行动力在跨越时代时会受到挑战。

他们可能仍具备这些力量,但会被层层障碍阻挡。这些障碍是可以被突破的,但只有当创始人愿意打破自己的认知局限,企业才能顺利度过不同的时代变迁。

最后,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创始人也会面临组织内部的矛盾和权力斗争。这种内耗不可避免,但如果企业没有搭建起体系化的管理效率,单点的成功就可能成为阻碍。曾经让企业成功的局部效率,在新的时代中可能不再适用。

总结来看,品牌的体系化效率至关重要。企业不能只依赖过去的单点优势,而是需要不断适应新的时代要求,构建完整的品牌体系,才能在未来继续成功。


品牌没法跨越时代:背后的阻碍


我们归结为一点: 企业在扩张时,如果过于依赖局部的单点效率,最终会面临新的时代挑战。当年让企业成功的单点优势,可能在下一个阶段反而成为障碍。比如,你曾经擅长做线下,但到了线上市场就难以适应;又或者,你在抖音上成功了,但到了小红书,突然不知道如何运作。所以,过去某个时代的单点优势,并不一定能适应新的市场环境。

真正阻碍我们前行的,永远都不是时代本身的变化,而是我们内心的认知局限。

正是这种认知局限决定了每个人的天花板。这个观点适用于所有人,包括我自己。我也有自己的认知局限,也有自己的天花板,这同样让我感到焦虑。作为人类,我们的认知和能力有限,无法在短短的几十年中掌握所有信息,理解所有复杂事物。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教育能够帮助我们突破认知局限。

教育是启蒙的力量,是让人觉醒的武器。尤其对于创始人来说,提升自己的认知尤为重要。很多人熟悉局部的工作流程,但不知道如何将这些工作系统化、体系化地串联起来。

很多企业家知道过去如何成功,但不知道未来该如何应对变化。他们好奇为什么像宝洁、联合利华、可口可乐这样的百年品牌依然长青,即使在企业内部有政治斗争和复杂的管理问题,品牌依然能够成功传递价值。

这些百年品牌之所以能够历经风雨而长存,是因为他们的品牌体系化已经深植于企业文化和运营中。即便在企业内部有诸多挑战,这些挑战也不会影响品牌向用户提供价值。品牌的长期稳定性和对外持续的价值创造,成为企业的护城河,而这一切都是通过品牌体系化的效率来支撑的。


中国品牌的伟大愿景:跨越时代,基业长青


我们回到国货品牌, 国货品牌创始人需要发出一个更大的愿景:不仅要创造当下的成功,还要活过百年。就像马云曾经说的,“我要让阿里巴巴活102年”。这样的愿景不只停留在赚钱或自证自我,而是为了让品牌真正服务好用户,服务好下一代。

传承不仅仅是财富的传递,更是品牌价值的延续。无论是通过家族企业的形式,还是通过职业经理人或上市公司的方式传承,重要的是让品牌得以延续。

企业存在的目的,是为用户持续创造价值。品牌创始人必须时刻把用户的需求放在心里,才能确保企业基业长青。我们要始终以品牌为导向,以用户为核心,不断精进自己的品牌体系化建设。

宝洁用了接近100年才初步建立起品牌体系化的1.0版本。这个版本的关键里程碑就是品牌经理制度的确立。但今天,许多国货品牌中根本没有“品牌经理”这一职位,取而代之的是“销售经理”。企业过度依赖销售,而忽视品牌建设的长期价值。更为可悲的是,许多高管在企业中被称为“伪高管”,他们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培养和发展。

企业招了高管,就要去培养他们。高管不是工具,他们是企业发展的推动力。我们不仅要管理人,还要开发人的潜力。不要把员工当成一次性的工具使用,而是要去挖掘他们的潜能,培养他们的能力。如果企业只是一味地要求绩效,一旦员工无法胜任就直接踢走,这种做法在当今的00后、90后群体中行不通。他们有更高的自我意识和反抗能力,企业需要更加尊重个体,创造平等的管理氛围。


创始人必须要持续精进品牌体系化能力


我们做一个总结:每个时代都造就了一批品牌创始人,跨越时代的创始人和品牌虽然罕见,但他们的成功背后有着深刻的道理。尤其是那些能够经历二代、三代传承的品牌,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未来品牌的增长之路仍然艰难漫长,需要创始人具备长远的眼光,不仅要关注当下的成功,还要着眼于如何让品牌在未来持续创造价值。

我们要超越短期的成就,放眼未来,服务好一代又一代的用户。这不仅仅是为了财富的积累,更是为了品牌的传承与延续。品牌创始人必须有用户思维,持续精进自己,构建品牌体系化的能力。

创始人如果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 也应该尽量进行一些系统的思维训练。教育的作用在于启迪思维,帮助我们理解复杂的世界。

品牌的成长就是一个从个人英雄主义走向体系化管理的过程。不要反感体系化,它是企业长大后必须依赖的规则。企业不仅仅是个人的梦想,它是契约精神的体现,是规则和秩序的实践。

创始人是企业中的一个角色,只是整个体系中的一部分。每个创始人都要不断精进,不断锤炼体系化的思维训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企业做大。

创业不容易,每一代的创始人都在造就这个时代,同时服务着这个时代的用户。希望大家能够穿越周期,服务好一代又一代的用户,以品牌为使命,以用户为明灯,不断前行。

最后,创始人要记住:趁年轻,尽快构建品牌体系化能力。体系化的品牌建设将不再依赖个别的机会和个人的能力,而是依靠一个稳定的系统来支撑企业的长期发展。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稳步前行,不再被个别的危机或短期的挫折所击倒。即便面对挑战,企业依然能够通过体系化的人才复制和品牌管理,持续为用户创造价值,活得更加长久,基业长青。

再看品牌体系化背后的精髓, 这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系统,不是一篇文章可以涵盖的。大家可以翻阅之前的内容,或者关注HBG品牌增长研究院的公众号,那里有更多的系统内容供大家参考。










1.出海黄金时代,如何体系化做品牌?

2.如何做好用户洞察、抢占全球市场先机?

3.如何避免低价竞争,提升全球品牌竞争力?

4.多品牌大时代,如何系统管理多品牌矩阵?

5.全球化+多品牌背后,组织和供应链如何支撑?

6.从0到1、从1到10、从10到100不同阶段的落地侧重?


即将进行新一场HBG创始人私教课10月场《品牌全球化BGM与多品牌战略》,打造全球品牌竞争力、多品牌矩阵壁垒!同场走进HBG校友企业正浩EcoFlow游学依然是小班、闭门、名额有限。立即发送【私教】给到文末可可提前锁定名额!









麦青Mandy专栏
北大毕业,前宝洁品牌专家,HBG品牌研究院创始人。宝洁/安克/珀莱雅/全棉时代/谷雨/九阳等私教导师。10年+品牌操盘手,历经过百亿多品牌、操盘数10亿快速增长品牌,也搭建过从0到1,至今依然在品牌一线实战。著有《品牌大渗透》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