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上有个理论叫“吸引力法则”。通俗地说,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你与什么人为友,也会变成什么样的人。
一个人的朋友圈,决定了他的特质,反过来也是,一个人的特质,决定了他会有什么样的朋友圈。
长期喝茶的人,兼具朴素、不争等品质,也许各自有不同的圈子,但有3个圈子,最好不要深交。
所谓“时尚”的圈子
任何圈子都有它的特性,而喝茶的人,注定很难混进所谓“时尚”的圈子。
以前说到“时尚”,是指时兴的风尚,现在味道变了,变成了年轻、潮流、奢侈、名牌的代名词。
新的含义,让“时尚”变得狭隘,这样的“时尚”,也是爱茶人所不喜欢、不愿意混的。
喝茶所追崇的美丽,应该是内心的那份朴素与沉静,正如法国作家莫鲁瓦所说:
“最朴素的往往是最华丽的,最简单的往往最时髦,素装淡抹常常胜过浓妆艳服。”
有一位花匠曾告诉林清玄:
“几乎是所有的白花都很香,越是颜色艳丽的花越是缺乏芬芳。”
由此,林清玄得出一个结论:
“人也是一样,越朴素单纯的人,越有内在的芳香。”
深以为然,所谓茶香,也是如此。
茶叶经过复杂的工序后,呈现出来的往往是最真实朴素的味道,比做成奶茶之类,要纯粹得多。
也许纯粹的味道,够不着所谓“时尚”的标签,正如喜欢喝茶的人,追求的也不是肤浅的“时尚”一样。
喝茶的人,不混“时尚”的圈子,因为在朴素的茶里,他们已经品出了人生的真味,清楚真正的美不是外在的时尚,而是内心的丰满。
不懂生活的圈子
司马迁讲: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名与利,能消百般忧愁;名与利,也能带来万般苦恼。钱这东西,少了不顶用,多了太疲惫,适当就好。
钱可以储存,而时间不能储存,你怎么花时间,决定了你一生的生活质量。
一个追名逐利的人,无论赚到再多的钱,都不会懂得什么是生活,只有那些参悟的人,才明白人生就是一架天平,名利多了,生活就少了。
要想懂得生活,就必然要在名利上点到为止,给生活腾点缝隙。
喝茶的人注重生活的质量,在乎内心感受,故而,他们往往更不喜欢跟只讲名利的圈子混一块。
庄子在《逍遥游》里写道:
“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
人生能赚的钱是无限的,但日常生活所需其实并没那么多。
劳碌之后,给自己腾点茶空间,远离喧嚣,手机调静音,静静煮上一壶茶。
有三五佳友的话,更不妨邀约。一起讲些与名利不沾边的废话,莳花弄草、养猫逗狗,闲坐个几小时。
这种看似没有价值的聚会,才是人心接受的滋味。
人生在世,钱是要赚的,但生活的滋味不能丢。一个只有名利,没有人情味的圈子,不值得喝茶人的投入。
谈论是非的圈子
“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世间永远有那么一类人,以搬弄是非为趣,传播流言蜚语,时刻在寻找新鲜的话题,没有话题会制造话题。
与这样的人聊天,就像面对一只肥头绿苍蝇,在你耳边嗡嗡直叫,一群搬弄是非者,就是一群的绿苍蝇。
没有人喜欢跟苍蝇为伍,喝茶的人也不例外。
越喜欢喝茶的人,越喜欢安静,而谈论是非的圈子,与他们天然相反,融不进,也不想融进。
喝茶人首先喜欢安静,其次是有三五知己,再外围是几个优秀的圈子。
杯小茶认为,品茶就是“偷得浮生半日闲”,在繁忙的俗世里腾出来的片刻金玉时间,这些时间不该放在谈论是非的人身上。
“是非终日有,不听自然无。”
泡一壶茶,关上门,远离喧嚣,远离那些搬弄是非的人,世间也就跟着清净了。
子曰: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与什么人相处久了,你也会变成什么样的人。
虽然人生难免要跟三教九流各种人接触,但空余时间,一定要尽量远离这三种人。
宁可三五,绝不违和;宁可独处,绝不凑合。有茶陪伴的日子,圈子小点也没关系,舒服就好。